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8841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景观特征改造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



背景技术:

徽州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徽州地区现至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散落在徽州大大小小的村落中,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加速,徽州传统风貌建筑愈显得十分珍贵,但在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区域内,部分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因过度接待外来游客,用水量大大增加,加速了当地水资源的匮乏,尤其是当地建筑群落地下水的减少,地下水的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人员的生活,引用外来水便成为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何在不破坏原有传统风貌景观的前提下,将外来水引入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供区域内的人员进行使用,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基于遥感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结构化的建筑群落以及周边环境景观,采用不同的引水方法,从而在不破坏原有传统风貌景观的前提下,将外来水引入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供区域内的人员进行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采用遥感信息技术,对传统聚落的深层结构进行探测,包括对传统风貌建筑下的地下水层分布、存储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探测,对出现地下水使用过度的传统聚落区域进行及时的供水改造,在不改变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自来水厂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供水;

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向传统风貌建筑区域进行供水的管道在传统风貌建筑的街巷中,供水管道埋藏在街巷两边的绿化层下,供水主管道设置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的宽阔道路两侧,或供水主管道采用环绕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再通过网络式支管道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进行相应铺设;

采用遥感信息技术,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景观进行探测,包括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农田区域的观测,以及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山林和其他原始景观的观测,并通过信息传送传输系统,将观测采集到的景观分布信息传输给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

铺设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主管道途经原始山林地区,不可破坏原有林木,在需要进行避让林木的的拐角处采用弯头管道进行管道铺设连接。

其中,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向传统风貌建筑区域进行供水的管道原则上不允挪、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的建筑物。

其中,环绕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主管道采用两个半包围环式结构,并且在出水方向通向下一个传统风貌建筑群落。

其中,供水主管道在林木的拐角处的弯头管道的位置处采用地下电子标识器结构,地下标识器结构通过gis遥感定位技术与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进行互联。

其中,铺设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的网络式支管道在进行入院操作时,避免破坏原始墙体,支管道可采用倒u型处理方式进行翻墙入院操作,支管道的u型结构沿着院墙的边角处进行铺设,支管道边角转弯的角度在90至180度之间。

其中,遥感系统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景观进行探测并将观测采集到的景观分布信息传输给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内设置的区域化管理系统,将观测采集倒的景观分布进行精细的边界处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遥感信息技术,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的地下水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来划定需要进行外来引用水的区域;

2、将主管铺设在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并采用网络式支管道的方式,对建筑区域内进行供水,减少了在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的施工量,从而更好的保护传统建筑群落的原始风貌;

3、在途经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区域外景观的引水管道铺设过程前,利用遥感几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对景观地形进行区域边界化,设计出最优化的管道设计方案,提高了引水管道的铺设效率;

4、并且在保护林木等景观的弯管位置处采用地下电子标识器,能够及时的精准定位主管道的弯头位置,并减少开挖的事故率,降低了开挖成本。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技术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绕过山林景观林木的管道铺设中地下电子标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建筑群落的两个半包围式供水主管及支管道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其中:1-遥感卫星;2-电子标识器;3-连接弯管;4-计算机系统;5、手持遥感信息设备;6-定位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徽州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供水方法,采用遥感信息技术,对传统聚落的深层结构进行探测,包括对传统风貌建筑下的地下水层分布、存储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探测,对出现地下水使用过度的传统聚落区域进行及时的供水改造,在不改变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自来水厂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供水;

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向传统风貌建筑区域进行供水的管道在传统风貌建筑的街巷中,供水管道埋藏在街巷两边的绿化层下,供水主管道设置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的宽阔道路两侧,或供水主管道采用环绕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再通过网络式支管道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进行相应铺设;

采用遥感信息技术,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景观进行探测,包括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农田区域的观测,以及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山林和其他原始景观的观测,并通过信息传送传输系统,将观测采集到的景观分布信息传输给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

铺设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主管道途经原始山林地区,不可破坏原有林木,在需要进行避让林木的的拐角处采用弯头管道进行管道铺设连接。

进一步的,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向传统风貌建筑区域进行供水的管道原则上不允挪、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内的建筑物。

进一步的,环绕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的外环主管道采用两个半包围环式结构,并且在出水方向通向下一个传统风貌建筑群落。

进一步的,供水主管道在林木的拐角处的弯头管道的位置处采用地下电子标识器结构,地下标识器结构通过gis遥感定位技术与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进行互联。

进一步的,铺设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的网络式支管道在进行入院操作时,避免破坏原始墙体,支管道可采用倒u型处理方式进行翻墙入院操作,支管道的u型结构沿着院墙的边角处进行铺设,支管道边角转弯的角度在90至180度之间。

进一步的,遥感系统对传统风貌建筑区域外的景观进行探测并将观测采集到的景观分布信息传输给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内设置的区域化管理系统,将观测采集倒的景观分布进行精细的边界处理。

下面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更进一步的,针对传统风貌建筑群区域内已经不能在进行供水的水井,利用防晒防雨全包围式井盖,将其密封并且进行定期的勘测维护。

更进一步的,地下电子标识器埋藏在供水主管道在林木的拐角处的弯头管道的位置处,在主管道弯角处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的精准定位主管道的弯头位置,并减少开挖的事故率,降低了开挖成本;

更进一步的,在传统风貌建筑群落内的支管道铺设过程中,涉及倒管道转弯、翻墙的位置处,采用内设密封圈的法兰套结构连接,从而防止转弯连接的管道渗水导致的管道生锈,防止了锈质对传统风貌建筑的侵蚀。

更进一步的,计算机内的区域化管理系统将已经精细边界处理后的景观结构发送给管道铺设设计系统,由相关设计人员使用技术软件等手段完成管道铺设的优化设计。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