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玻璃钢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196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井盖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玻璃钢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网(包括供水管网、通讯设施等)的观察井井盖多为玻璃钢材质的圆状盖体,在盖体的周边有止口,通过止口与井口处固在地面上的座圈相配合。在盖体上设有多个有规则的通透孔和用于加强的凸起棱。这种结构的玻璃钢井盖强度小,抗变形能力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特别是经常有车辆经过,井盖会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影响了使用寿命,更换频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玻璃钢井盖,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玻璃钢井盖,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外侧边缘设置环状凸棱,所述井盖本体底部内侧设置加强筋网,所述加强筋网外侧设置横向加强筋和多根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多根纵向加强筋均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网采用不锈钢丝网。优选的,所述井盖本体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15-30份、纳米陶瓷颗粒20-30份、硅烷偶联剂5-15份、纳米玻璃纤维3-10份、可膨胀石墨5-15份、轻质碳酸钙8-20份、硅微粉4-10份、高分子韧性剂2-8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2-8份。优选的,优选的成分配比为:酚醛树脂30份、环氧树脂22份、纳米陶瓷颗粒25份、硅烷偶联剂10份、纳米玻璃纤维7份、可膨胀石墨10份、轻质碳酸钙14份、硅微粉7份、高分子韧性剂5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5份。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300-600转/分,混炼温度为40℃-60℃,混炼时间为10min-3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000-4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30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强度大、韧性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冲击性能,同时还具有优越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和抗变形的能力,使用寿命长;本发明采用的井盖本体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阻燃、抗冲击、抗变形的优点,使用寿命长,能够延长井盖整体使用寿命,适合于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玻璃钢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所述井盖本体1外侧边缘设置环状凸棱2,所述井盖本体1底部内侧设置加强筋网3,加强筋网3采用不锈钢丝网;设置的不锈钢丝网具有耐腐、耐磨的优点;所述加强筋网3外侧设置横向加强筋4和多根纵向加强筋5,所述横向加强筋4与多根纵向加强筋5均垂直设置。设置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能够进一步提高了井盖的抗压能力。本发明中,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20-40份、环氧树脂15-30份、纳米陶瓷颗粒20-30份、硅烷偶联剂5-15份、纳米玻璃纤维3-10份、可膨胀石墨5-15份、轻质碳酸钙8-20份、硅微粉4-10份、高分子韧性剂2-8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2-8份。实施例一: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20份、环氧树脂15份、纳米陶瓷颗粒20份、硅烷偶联剂5份、纳米玻璃纤维3份、可膨胀石墨5份、轻质碳酸钙8份、硅微粉4份、高分子韧性剂2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2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300转/分,混炼温度为40℃,混炼时间为1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000转/分,搅拌时间为20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施例二: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40份、环氧树脂30份、纳米陶瓷颗粒30份、硅烷偶联剂15份、纳米玻璃纤维10份、可膨胀石墨15份、轻质碳酸钙20份、硅微粉10份、高分子韧性剂8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8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600转/分,混炼温度为60℃,混炼时间为3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4000转/分,搅拌时间为30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施例三: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25份、环氧树脂17份、纳米陶瓷颗粒22份、硅烷偶联剂7份、纳米玻璃纤维4份、可膨胀石墨6份、轻质碳酸钙10份、硅微粉5份、高分子韧性剂3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3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400转/分,混炼温度为45℃,混炼时间为15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200转/分,搅拌时间为22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施例四: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35份、环氧树脂25份、纳米陶瓷颗粒28份、硅烷偶联剂14份、纳米玻璃纤维9份、可膨胀石墨14份、轻质碳酸钙18份、硅微粉9份、高分子韧性剂7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7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550转/分,混炼温度为55℃,混炼时间为25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800转/分,搅拌时间为28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施例五: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34份、环氧树脂26份、纳米陶瓷颗粒26份、硅烷偶联剂12份、纳米玻璃纤维7份、可膨胀石墨13份、轻质碳酸钙15份、硅微粉7份、高分子韧性剂4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4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500转/分,混炼温度为52℃,混炼时间为18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600转/分,搅拌时间为26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施例六:井盖本体1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酚醛树脂30份、环氧树脂22份、纳米陶瓷颗粒25份、硅烷偶联剂10份、纳米玻璃纤维7份、可膨胀石墨10份、轻质碳酸钙14份、硅微粉7份、高分子韧性剂5份以及抗冲击改性剂5份。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纳米陶瓷颗粒、硅烷偶联剂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混炼机转速为450转/分,混炼温度为50℃,混炼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a;b、在混合物a中加入纳米玻璃纤维、可膨胀石墨、轻质碳酸钙、硅微粉、高分子韧性剂、抗冲击改性剂,混合后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速率为3500转/分,搅拌时间为25min,静置得到混合物b;c、将混合物b中加入预成型模中进行预成型;d、之后将预成型物放入成型加热模具中;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通过加热连续固化成型,得到井盖本体。实验例:将本发明各实施例制得的井盖本体与现有技术中常规方法制得的井盖本体进行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试验,得到数据如下表:抗冲磨强度(h(kg/m2)抗压强度(mpa)常规方法5.538.8实施例一11.572.5实施例二11.472.5实施例三11.472.8实施例四11.272.9实施例五11.672.2实施例六12.173.2由以上表格数据可知,实施例六制得的井盖本体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强度大、韧性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冲击性能,同时还具有优越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和抗变形的能力,使用寿命长;本发明采用的井盖本体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抗老化、阻燃、抗冲击、抗变形的优点,使用寿命长,能够延长井盖整体使用寿命,适合于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