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测量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施工完成后按规范要求需对桩基进行静载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小应变检测确定桩身完整性,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地质、施工不当原因造成桩身断裂、倾斜或微小质量缺陷等质量问题,综合考虑项目工期、成本因素,通常做法是对管桩质量缺陷进行纠偏补强处理,根据检测报告小应变反应波仅能初步推算第一缺陷位置,无法判断第一缺陷以下部位有无缺陷,难以确认桩身缺陷准确位置,给桩基补强处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纠偏处理过程中难以控制地下桩基修复施工质量,常常造成桩基处理后小应变、静载试验复测不合格的问题时有发生,则需进行补桩等措施确保地基承载力,将造成工期严重延误和工程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准确、直观地检查发现管桩桩身质量缺陷部位,为桩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并在桩基纠偏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复查,提高桩基纠偏处理修复质量和合格率,保证建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具有施工工艺简明直观、纠偏进度快、保证桩基纠偏处理质量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内窥镜、测量绳、影像设备和支架;所述内窥镜具有照明装置和拍摄部件,其固定在所述测量绳的起始端;所述测量绳上标有米数刻度值;所述支架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及滑动机构,所述测量绳通过该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并能利用该机构上下滑动及固定和360度旋转;所述影像设备具有存储部件和显示屏,其与内窥镜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十字形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上述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机械钻杆清理出管桩的桩芯内全部泥土杂物,并清洗该管桩内壁,排出桩芯内积水;
步骤二:将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支架固定在管桩的桩顶,通过支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将内窥镜缓慢放入管桩的桩孔内,并在放入的过程中通过支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旋转测量绳进而带动内窥镜在桩孔内旋转,通过影像设备的显示屏检查管桩内部各位置质量情况,若发现管桩的桩身存在质量缺陷部位,立即通过支架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对测量绳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内窥镜对缺陷部位进行全方位观测、拍照或录像,并记录管桩编号和质量缺陷部位的深度,继续下放测量绳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及记录,直至整个桩身检查完毕;
步骤三:根据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数据制定纠偏处理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对管桩质量缺陷部位实施纠偏处理;
步骤四:在管桩纠偏处理过程中,利用内窥镜对管桩质量缺陷部位的复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直至纠偏合格;
步骤五:纠偏处理完成后,重复步骤二对管桩再次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缺陷部位处理符合要求;
此外,在桩基处理的必要工艺中,还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六:根据规范要求计算钢筋笼长度,制作钢筋笼并在桩芯安放,浇筑桩芯混凝土;
步骤七:养护完成后对管桩进行大应变、小应变检测,经检测判定合格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利用常有材料及设备快速制作;(2)利用内窥镜配合影像设备可以很能够准确、直观地检查发现管桩桩身质量缺陷部位,为桩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3)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在纠偏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复查,提高桩基纠偏处理修复质量和合格率,保证建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具有施工工艺简明直观、纠偏进度快、保证桩基纠偏处理质量的优点;(4)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中:1.内窥镜2.测量绳3.影像设备4.支架5.管桩6.质量缺陷部位ⅰ7.质量缺陷部位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内窥镜1、测量绳2、影像设备3和支架4;所述内窥镜1具有照明装置和拍摄部件,其固定在所述测量绳2的起始端;所述测量绳2上标有米数刻度值;所述支架4中心位置设置有旋转及滑动机构,所述测量绳2通过该机构设置在支架4上,并能利用该机构上下滑动及固定和360度旋转;所述影像设备3具有存储部件和显示屏,其与内窥镜1之间连接有数据传输线。内窥镜1具有照明设备的好处在于当该内窥镜1配合影像设备3在光线暗的环境中使用时,可以很清楚的显示内窥镜1所观察到的影像;内窥镜1具有拍摄部件的作用是在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拍摄或录像,为后续工作提供影像参考材料;这里的支架4上设置的旋转及滑动机构,该机构可让测量绳2上下滑动,并且能在指定位置固定测量绳2,同时,还可以让测量绳2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或固定在某位置时进行旋转;在测量绳2上设置米数刻度线,便于对管桩进行检测时,可以很方便和准确的记录质理缺陷部位的深度位置;影像设备3具有存储部件和显示屏,可以很方便实时观看内窥镜1所检测到的影像,并可根据需要对拍照或拍摄的影像数据进行保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4为十字形结构。采用十字形结构,当该支架4放置时更加稳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利用实施例1所述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纠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机械钻杆清理出管桩5的桩芯内全部泥土杂物,并清洗该管桩5内壁,排出桩芯内积水;
步骤二:将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的支架4固定在管桩5的桩顶,通过支架4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将内窥镜1缓慢放入管桩5的桩孔内,并在放入的过程中通过支架4的旋转及滑动机构旋转测量绳2进而带动内窥镜1在桩孔内旋转,通过影像设备3的显示屏检查管桩5内部各位置质量情况,若发现管桩5的桩身存在质量缺陷部位,例如图2中的质量缺陷部位ⅰ6,立即通过支架4的旋转及滑动机构对测量绳2进行固定,然后利用内窥镜1对缺陷部位进行全方位观测、拍照或录像,并记录管桩5编号和质量缺陷部位的深度,继续下放测量绳2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及记录,例如再次检测到质量缺陷部位ⅱ7,直至整个桩身检查完毕;
步骤三:根据该管桩质量缺陷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数据制定纠偏处理方案,经专家论证后对管桩5质量缺陷部位实施纠偏处理;
步骤四:在管桩5纠偏处理过程中,利用内窥镜1对管桩质量缺陷部位的复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直至纠偏合格;
步骤五:纠偏处理完成后,重复步骤二对管桩5再次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缺陷部位处理符合要求;
此外,在桩基处理的必要工艺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六:根据规范要求计算钢筋笼长度,制作钢筋笼并在桩芯安放,浇筑桩芯混凝土;
步骤七:养护完成后对管桩5进行大应变、小应变检测,经检测判定合格后方可进入后续施工。
本发明能够准确、直观地检查发现管桩桩身质量缺陷部位,为桩基处理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并在桩基纠偏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复查,提高桩基纠偏处理修复质量和合格率,保证建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具有施工工艺简明直观、纠偏进度快、保证桩基纠偏处理质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