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7051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闸门升降用启闭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



背景技术:

启闭机通常应用在各类给排水、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于控制各类大型、中型或小型铸铁闸门及钢制闸门的升降,达到开启与关闭闸门的目的。启闭机有很多种类,例如液压式启闭机、卷扬式启闭机及螺杆式启闭机等,其中,螺杆式启闭机是中、小型闸门的启闭较常采用的启闭机之一。

常见的螺杆式启闭机只有单手动或单电动的功能。单手动的启闭机日常操作麻烦、启闭效率低;而单电动的启闭机在遇到停电时,闸门无法进行开启、关闭操作。为此,有人开发了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然而,使用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进行电动操作时,操作人员与闸门有一定的距离,或者闸门已经下降到水下,因而往往无法准确判断闸门是否已经下降到底。如果闸门已经下降到底,而电机还在运行,则容易烧坏电机,也会损坏启闭机中的相关零部件,例如容易使螺杆弯曲变形、螺母磨损、轴承损坏等,进而缩短了启闭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的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在操作时无法准确判断闸门是否下降到底,容易导致电机和启闭机零部件损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以解决操作时无法准确判断闸门是否下降到底而引起的电机和启闭机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包括升降装置和定位停机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螺杆、蜗轮、第一蜗杆、皮带传动机构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螺杆垂直设置,所述蜗轮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蜗轮的中心并与所述蜗轮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第一蜗杆的转动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定位停机装置包括定位柱、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螺杆和第二蜗杆;所述定位柱为空心的柱体,柱体侧壁下端开有槽口,所述槽口处设有部分处于所述定位柱内、部分伸出所述定位柱外的挡块,所述挡块通过朝所述槽口方向水平设置的弹簧与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挡块的伸出定位柱外的部分设有向外向下倾斜的斜坡;与所述槽口位置对称的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壁上垂直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的正上方垂直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第二滑块;所述挡块的处于所述定位柱内的部分的顶面上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连杆固接;所述第二连杆上方设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串联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关电路中,且在被触发时断开所述开关电路;所述定位柱上方水平设有平行的两条所述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滑块,与位于下方的所述定位柱通过转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蜗杆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块上并与所述第二螺杆啮合。采用本实现方式,有效避免了启闭机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闸门是否下降到底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驱动电机和第一蜗杆等升降装置中的零部件的损坏,并且能耗低,操作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水平设置分隔板,所述第二连杆穿过所述分隔板并与所述分隔板活动密封连接,所述分隔板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设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采用本实现方式,有效得将水蒸发产生的蒸汽与限位开关进行隔离,避免水蒸气长期作用下导致限位开关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导致线路短路、触发点腐蚀钝化等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处于同一平面上并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主动轮的轮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的轮轴与所述第一蜗杆的转动轴连接。该皮带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第一螺杆、所述蜗轮、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定位停机装置上;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蜗杆的端部分别伸出所述壳体外。采用本实现方式,壳体起到隔离外界,防止外界的灰尘、水等容易造成启闭机故障的因素与零部件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内中部还架设有支承台,所述第一螺杆垂直穿过所述支承台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承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滑轨铺设于所述支承台上,所述支承台上在两条所述第三滑轨之间开有与所述第三滑轨平行的移动槽,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移动槽与所述定位柱连接。采用本实现方式,壳体和支承台协同起到固定升降装置和定位停机装置的作用,提高整个启闭机运行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蜗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升降摇把。通过安装升降摇把,可人工操作升降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蜗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定位摇把。通过安装定位摇把,可人工操作定位停机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块、所述弹簧、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涂覆防锈层或由塑料制成。采用本实现方式,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零部件生锈导致定位停机装置工作卡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螺杆式手动两用启闭机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螺杆式手动两用启闭机中定位停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螺杆式手动两用启闭机中的升降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升降装置1;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端部111;蜗轮12;第一螺杆13;皮带传动机构14;从动轮141;主动轮142;皮带143;驱动电机15;定位停机装置2;定位柱21;挡块211;弹簧212;第一滑轨213;第一滑块214;第二滑轨215;第二滑块216;第一连杆217;第二连杆218;限位开关219;分隔板210;第二螺杆22;第二蜗杆23;第三滑块24;第三滑轨25;壳体3;支承台31;闸门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中心”、“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包括升降装置1和定位停机装置2;升降装置1包括第一螺杆13、蜗轮12、第一蜗杆11、皮带传动机构14和驱动电机15,第一螺杆13垂直设置,蜗轮12水平设置,第一螺杆13穿过蜗轮12的中心并与蜗轮12螺纹配合连接,第一蜗杆11与蜗轮12啮合,第一蜗杆11的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4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定位停机装置2包括定位柱21、第三滑轨25、第三滑块22、第二螺杆22和第二蜗杆23;定位柱21为空心的柱体,柱体侧壁下端开有槽口,槽口处设有部分处于定位柱21内、部分伸出定位柱21外的挡块211,挡块211通过朝槽口方向水平设置的弹簧212与定位柱21的内侧壁连接,挡块211的伸出定位柱21外的部分设有向外向下倾斜的斜坡;与槽口位置对称的定位柱21的内侧壁上垂直设有第一滑轨213,第一滑轨213上滑动连接第一滑块214,第一滑轨213的正上方垂直设有第二滑轨215,第二滑轨215上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16;挡块211的处于定位柱21内的部分的顶面上铰接第一连杆217的一端,第一连杆217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214铰接,第一滑块214和第二滑块216通过第二连杆218固接;第二连杆218上方设有限位开关219,限位开关219串联于驱动电机15的开关电路中,且在被触发时断开开关电路;定位柱21上方水平设有平行的两条第三滑轨25,第三滑轨25上滑动连接第三滑块24,第二螺杆22穿过第三滑块24,与位于下方的定位柱21通过转动轴承连接,第二蜗杆23设置于第三滑块24上并与第二螺杆22啮合。

本实施例中的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在使用时安装于闸门4上方的地面或固定底座上,通过第一螺杆13与闸门4连接。工作时,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驱动皮带传动机构带动第一蜗杆11转动,第一蜗杆11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12转动,由于第一螺杆13与蜗轮12螺纹配合连接,从而使第一螺杆13上下升降,带动连接在第一螺杆13下方的闸门4使之完成启闭。

当需要关闭闸门4时,首先将定位柱21通过第三滑轨25和第三滑块24滑动至与闸门4的其中一面贴紧,然后通过转动第二蜗杆2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螺杆22,将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在第二螺杆22下方的定位柱21下降至底部。这里第二蜗杆23可以通过常用的电机来驱动,也可以通过在第二蜗杆23的端部安装可拆卸的定位摇把来手动控制。然后开启驱动电机15,使闸门4的一面贴着定位柱21逐渐下降,当闸门4下降至挡块211位置时,由于挡块211伸出定位柱21的部分设有由定位柱21内向定位柱21外、由上向下倾斜的斜坡,在闸门4下降过程中逐渐将挡块211由外向内推动,在闸门4下降到底的时候,挡块211被全部推入定位柱21内部。挡块211被推入的过程中,铰接在挡块211上的第一连杆217推动第一滑块214在第一滑轨213上向上移动,第一滑块214又通过第二连杆218推动第二滑块216在第二滑轨215上向上移动,并在挡块211被全部推入定位柱21内的时候,第二滑块216向上移动至触发安装在其上方的限位开关219,从而断开了驱动电机15的开关电路,避免了启闭机操作人员无法准确判断闸门4是否下降到底的问题,从而避免了驱动电机15和第一蜗杆11等升降装置1中的零部件的损坏。

驱动电机15由限位开关219驱动而自动停机后,操作人员可以关闭驱动电机电源,然后将定位柱21通过滑动第三滑块24,使之离开闸门4,由于弹簧212的弹力作用,挡块211的部分又被推出定位柱21外,带动第一连杆217和第二连杆218移动,使整个定位柱21内的部件都恢复至原始位置。再通过转动第二蜗杆23,可以将定位柱21收起。

第三滑块24在第三滑轨25上的移动可以通过常见的电机来实现。由于整个定位柱21相比于闸门4而言重量非常小,定位柱21的水平和垂直移动完全可以由手动轻松完成,即便由电机驱动,能耗也非常低。

该实施例中的皮带传动机构14包括主动轮142、从动轮141和皮带143,主动轮142和从动轮141处于同一平面上并通过皮带143连接,主动轮142的轮轴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从动轮141的轮轴与第一蜗杆11的转动轴连接。

请参见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滑轨213和第二滑轨215之间水平设置分隔板210,第二连杆218穿过分隔板210并与分隔板210活动密封连接,分隔板210上与第二连杆218的连接处设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挡块211、弹簧212、第一连杆217、第二连杆218、第一滑轨213和第二滑轨215涂覆防锈层或由塑料制成。

该实施例的启闭机在工作时定位柱21的下部会进入水中,通过在定位柱21中第一滑轨213和第二滑轨215之间设置分隔板210,将定位柱21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可以有效防止水蒸气接触限位开关219,避免水蒸气长期作用下导致限位开关219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导致线路短路、触发点腐蚀钝化等问题。由于定位柱21下部周围水环境和空气环境复杂,铁制的零部件长期工作下定位柱中的零部件容易生锈,尤其是第一连杆217两端的铰接点、第一滑轨213和挡块211,涂覆防锈层或这些零部件本身由塑料制成,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零部件生锈导致工作卡顿。

请参见图1,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螺杆式手电两用启闭机还包括壳体3,壳体3罩设在第一螺杆13、蜗轮12、第一蜗杆11和定位停机装置2上;第一蜗杆1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3的侧壁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蜗杆的端部111分别伸出壳体3外。壳体3内中部还架设有支承台31,第一螺杆13垂直穿过支承台31并通过轴承与支承台31活动连接;第三滑轨25铺设于支承台31上,支承台31上在两条第三滑轨25之间开有与第三滑轨25平行的移动槽,第一螺杆13穿过移动槽与定位柱21连接。

该实施例中,一方面壳体3起到隔离外界,防止外界的灰尘、水等容易造成启闭机故障的因素与零部件接触,另一方面,壳体3和支承台31起到固定升降装置1和定位停机装置2的作用,提高整个启闭机运行的稳定性。第一蜗杆11的端部伸出壳体3外,用于可拆卸安装摇把,使得升降装置1可以手动驱动,而在电动驱动时,将摇把拆卸下来,防止摇把同步转动,造成不必要的人工误操作和安全隐患。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