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8675阅读:4059来源:国知局
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江河、湖、海水上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搭建水上施工平台进行项目施工或者存放相关工程设备。传统水上施工平台的搭建往往工序复杂并投资巨大,若是在水深较深的水域(≥10-15米)进行平台的搭建,施工难度及成本投入更是不可估计。

目前,常见的水上平台一般都规模较大且结构复杂,在提高了浮筒利用率和平台安全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平台投资成本、且设计和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搭建,耗时较长,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及其安装方法,其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搭建方便,所需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耗时少,不影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包括施工平台本体和设于其底部的数根钢管桩,所述施工平台本体包括数个固定连接的厢梁,所述施工平台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设于安装孔内的钢管桩套管,设于所述钢管桩套管上端的夹装器和设于夹装器上的的钢管支座,所述夹装器包括形成圆环的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所述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分别设有弹簧,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钢管支座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和吊孔,所述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之间通过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弹簧进行固定,数根所述钢管桩经所述连接器连接于所述施工平台本体。

进一步的,数根所述钢管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块。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钢管桩之间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剪刀撑、抱箍和连接杆,所述剪刀撑经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抱箍,所述抱箍设于所述钢管桩上。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平台本体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所述施工平台本体的两侧上设有围栏。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上对应设有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套管的周壁上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定位孔。

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安装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将通过数个厢梁组装好的施工平台本体通过吊车吊放于指定水面位置;

b、将施工平台本体定好位后,再通过吊车吊起振动锤分别将钢管桩从安装孔内打入水底的持力层,并通过连接器将施工平台本体和钢管桩进行固定连接,即将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基本搭建好;

c、在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基本搭建好后,再通过吊车吊起设有管桩内接头的钢管桩分别插入之前打入持力层的钢管桩内,再分别将连接器与设于钢管桩上的液压千斤顶连接,并松开连接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的螺杆,再通过液压千斤顶调整施工平台本体在钢管桩上的高矮位置;

d、将位置调制到指定位置后,将液压千斤顶与连接器分离,并通过吊车将钢管桩吊离;

e、再拧紧连接左环抱器和右环抱器的螺杆,将钢管桩高出施工平台本体的部分切除,使钢管桩与施工平台本体的连接端低于安装孔20~30mm,再将盖体盖于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安装座分别设于所述钢管桩的两侧,所述液压千斤顶分别通过合金钢拉杆连接于所述吊孔。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内接头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管桩的直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包括施工平台本体和设于其底部的数根钢管桩,施工平台本体包括数个固定连接的厢梁,施工平台本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连接器,数根钢管桩经连接器连接于施工平台本体,并可通过液压千斤顶配合合金钢拉杆连接于连接器上的吊孔调整施工平台本体在钢管桩上的高矮位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搭建方便,所需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耗时少,不影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俯视图;

图4是图3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方法中步骤a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方法中步骤b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安装方法中步骤c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安装方法中步骤d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安装方法中步骤e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安装好后结构示意图。

1、施工平台本体,2、钢管桩,3、厢梁,4、安装孔,5、连接器,6、钢管桩套管,7、夹装器,8、钢管支座,9、左环抱器,10、右环抱器,11、连接块,12、弹簧,13、螺杆,14、第一连接孔,15、第一定位块,16、第二连接孔,17、吊孔,18、凸块,19、加固装置,20、剪刀撑,21、抱箍,22、连接杆,23、围栏,24、加强筋,25、第二定位块,26、定位孔,27、防滑条,28、盖体,29、吊车,30、振动锤,31、管桩内接头,32、钢管桩,33、安装座,34、合金钢拉杆,35、液压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包括施工平台本体1和设于其底部的数根钢管桩2,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包括数个固定连接的厢梁3,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上设有安装孔4,所述安装孔4上设有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包括设于安装孔4内的钢管桩套管6,设于所述钢管桩套管6上端的夹装器7和设于夹装器7上的的钢管支座8,所述夹装器7包括形成圆环的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所述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内分别设有弹簧12,所述连接块12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钢管支座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块15,所述第一定位块15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16和吊孔17,所述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之间通过螺杆13穿过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6和弹簧12进行固定,数根所述钢管桩2经所述连接器5连接于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

其中,数根所述钢管桩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块18,便于配合施工平台本体1和钢管桩2的稳固连接和钢管桩2之间的加固装置19的稳固。

其中,相邻的所述钢管桩2之间设有加固装置19,所述加固装置19包括剪刀撑20、抱箍21和连接杆22,所述剪刀撑20经所述连接杆22连接于所述抱箍21,所述抱箍21设于所述钢管桩2上,用于加固钢管桩2,使水上承重施工平台更稳固。

其中,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条27,便于在施工平台本体1上施工时加大摩擦力,不易打滑从而引起的安全隐患,所述施工平台本体1的两侧上设有围栏23,消除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安装孔4上对应设有盖体28,使施工平台本体1更平整光滑,便于在施工平台本体1上施工。

其中,所述钢管桩套管6的周壁上设有加强筋24,使承重施工平台更牢固。

其中,所述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块25,所述第二定位块25上设有定位孔26。便于配合调整承重施工平台的高低位置。

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5所示;

a、将通过数个厢梁3组装好的施工平台本体1通过吊车29吊放于指定水面位置;

如图6所示;

b、将施工平台本体1定好位后,再通过吊车29吊起振动锤30分别将钢管桩2从安装孔4内打入水底的持力层,并通过连接器5将施工平台本体1和钢管桩2进行固定连接,即将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基本搭建好;

如图7所示;

c、在水上承重施工平台基本搭建好后,再通过吊车29吊起设有管桩内接头31的钢管桩32分别插入之前打入持力层的钢管桩2内,再分别将连接器5与设于钢管桩32上的液压千斤顶35连接,并松开连接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的螺杆13,再通过液压千斤顶35调整施工平台本体1在钢管桩2上的高矮位置;

如图8所示;

d、将位置调制到指定位置后,将液压千斤顶35与连接器5分离,并通过吊车29将钢管桩32吊离;

如图9所示;

e、再拧紧连接左环抱器9和右环抱器10的螺杆13,将钢管桩2高出施工平台本体1的部分切除,使钢管桩2与施工平台本体1的连接端低于安装孔420~30mm,再将盖体28盖于安装孔4上。

其中,所述液压千斤顶35通过安装座33分别设于所述钢管桩32的两侧,所述液压千斤顶35分别通过合金钢拉杆34连接于所述吊孔17,便于调节施工平台本体1的高矮程度,便于施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其中,所述管桩内接头31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管桩2的直径,便于将液压千斤顶35固定在钢管桩2上,进行调节该平台高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其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搭建方便,所需成本低,且施工周期短,耗时少,不影响效率。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