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20404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滑坡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砍伐树木、破坏深林,导致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当发生大雨时,斜坡上的泥土容易发生滑坡现象,发生滑坡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易发生滑坡的斜坡面,很多都采用不同形式的措施来防止滑坡的发生。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小于4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施工工艺的灌注桩。现有技术中的防滑坡措施很多都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实现的,而且防滑坡能力差,经常需要进行维护,增加财政投入,不利于民生和环境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场地平整,利用工程机械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平整,带状宽度方向内、外侧高差≤5.0cm,长度方向消除陡坎和急变坡,做到表面平整,坡度顺畅;

b、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桩位平面图和坐标,用全站仪测放微型桩轴线点(特征点),轴线点(特征点)订木桩用水泥砂浆固定,作为桩定位和校核的基准点,中间桩位用花杆和钢尺测放,用φ20钢筋打孔填白灰灌实标记,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为轴线偏差±10mm,桩位偏差±20mm;

c、成孔,采用地质钻机对所述步骤b中确定的钻孔点进行钻孔,钻头中心和桩位点在一垂直线上并用吊锤进行吊正,直到孔深和孔径达到合适的要求后停止;

d、滑坡平整,对滑坡进行清理和平整,使滑坡的倾斜角不大于80°;

e、预埋斜柱,在斜坡面上由上往下依次朝向所述步骤c中的孔方向钻直径不大于100mm的通孔,通过钻通后向孔内预埋斜柱;

f、清孔,对所述步骤c得到的孔底部进行清理,清除坠土和浮土;

g、钢管预制,使用台钻在钢管底部加工多排出浆孔,每排4个,多跟所述钢管之间采用连接钢筋焊接在一起呈梅花状结构;

h、钢管吊装,使用卷扬机将所述步骤g中得到的钢管架放入所述步骤c得到的孔内;

i、注浆成柱,所述钢管内设置3*c32钢筋,孔口封堵采用专用封堵器封孔,采用注浆机从所述封堵器的灌浆口向所述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直至水泥砂浆达到所述钢管上端,所述钢管外部同样灌注所述水泥砂浆最终形成微型桩;

j、冠梁施工,每处所述微型桩施工完成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按设计图纸绑扎纵横向钢筋形成连接钢网,浇筑c25混凝土冠梁,形成整体框架的加固台;

k、滑坡施工,在滑坡上铺设护坡砖,滑坡底部砌筑排水渠,滑坡顶部到达所述加固台的位置平整成向外倾斜的斜坡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的钻孔点共有2-3排,相邻两个钻孔点的间距为1.2-1.5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的钻孔直径小于400mm,钻孔深度不小于2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的所述斜柱的直径不小于20mm,所述斜柱为木质、钢筋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的所述斜柱伸入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孔内部与钢架浇筑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的上下两排所述出浆孔之间的间距为1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j中的所述加固台的上表面与地面向平,所述加固台的厚度为20cm-4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k中的所述斜坡面倾斜角度不超过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微型桩和斜柱配合一体化施工的方式,使得微型桩系统与桩间岩土体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增加了土层的连接强度,减少了滑坡现象的发生,而且施工简单,速度快,成本低,利于对山区滑坡工程快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的施工后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的微型桩俯视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的钢管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斜柱;2、排水渠;3、护坡砖;4、斜坡面;5、加固台;6、连接钢网;7、冠梁;8、微型桩;9、封堵器;10、灌浆口;11、水泥砂浆;12、连接钢筋;13、钢管;14、出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滑坡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场地平整,利用工程机械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平整,带状宽度方向内、外侧高差≤5.0cm,长度方向消除陡坎和急变坡,做到表面平整,坡度顺畅;

b、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提供的桩位平面图和坐标,用全站仪测放微型桩8轴线点(特征点),轴线点(特征点)订木桩用水泥砂浆11固定,作为桩定位和校核的基准点,中间桩位用花杆和钢尺测放,用φ20钢筋打孔填白灰灌实标记,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为轴线偏差±10mm,桩位偏差±20mm;

c、成孔,采用地质钻机对所述步骤b中确定的钻孔点进行钻孔,钻头中心和桩位点在一垂直线上并用吊锤进行吊正,直到孔深和孔径达到合适的要求后停止;

d、滑坡平整,对滑坡进行清理和平整,使滑坡的倾斜角不大于80°;

e、预埋斜柱,在斜坡面4上由上往下依次朝向所述步骤c中的孔方向钻直径不大于100mm的通孔,通过钻通后向孔内预埋斜柱1;

f、清孔,对所述步骤c得到的孔底部进行清理,清除坠土和浮土;

g、钢管预制,使用台钻在钢管13底部加工多排出浆孔14,每排4个,多跟所述钢管13之间采用连接钢筋12焊接在一起呈梅花状结构;

h、钢管吊装,使用卷扬机将所述步骤g中得到的钢管13架放入所述步骤c得到的孔内;

i、注浆成柱,所述钢管13内设置3*c32钢筋,孔口封堵采用专用封堵器9封孔,采用注浆机从所述封堵器9的灌浆口10向所述钢管13内注入水泥砂浆11,直至水泥砂浆11达到所述钢管13上端,所述钢管13外部同样灌注所述水泥砂浆11最终形成微型桩8;

j、冠梁施工,每处所述微型桩8施工完成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按设计图纸绑扎纵横向钢筋形成连接钢网6,浇筑c25混凝土冠梁7,形成整体框架的加固台5;

k、滑坡施工,在滑坡上铺设护坡砖3,滑坡底部砌筑排水渠2,滑坡顶部到达所述加固台5的位置平整成向外倾斜的斜坡面4。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的钻孔点共有2-3排,相邻两个钻孔点的间距为1.2-1.5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的钻孔直径小于400mm,钻孔深度不小于2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的所述斜柱1的直径不小于20mm,所述斜柱1为木质、钢筋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的所述斜柱1伸入所述步骤c中得到的孔内部与钢架浇筑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的上下两排所述出浆孔14之间的间距为1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j中的所述加固台5的上表面与地面向平,所述加固台5的厚度为20cm-4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k中的所述斜坡面4倾斜角度不超过1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