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006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水沟多隐蔽在路面以下,通过在排水沟沿线设置开口来收集地面污水,并在这些开口处安装地漏来防护。雨篦子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市政排水用的地漏装置。现有的雨篦子多为平板状的条形格栅,材质有铸铁、高分子材料、石材等多种,这种雨篦子能够起到排水和安全防护的效果,但这种雨篦子的格栅容易被板结的尘土遮盖,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且排水沟中容易产生臭气,也是老鼠进出的常用通道,现有的雨篦子在晴天时不能隔绝臭气,还给老鼠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雨篦子格栅容易被尘土遮盖造成排水不畅,且不能隔绝臭气和鼠类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包括矩形框状的主体,所述主体外围设置有带底的壳体,所述主体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无缝连接并构成中空腔体,所述主体和所述壳体上方盖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中部为肋型梁状向下凸起的格栅,所述格栅容纳于所述主体中部,所述格栅的空挡处设置有排水开关,所述排水开关包括两端带有圆柱状安装杆的叶片,所述主体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安装杆穿过所述通孔并在末端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上铰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上部伸缩杆件插接固定在固体浮力装置上;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排水开关上方,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所述进水口的排水量。

优选的,所述固体浮力装置环绕所述主体且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主体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的末端还设置有回位拉杆,所述回位拉杆与所述顶盖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顶盖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安装杆的末端还设置有回位拉杆,所述回位拉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与所述顶盖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安装杆上固定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上开设的通孔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还固定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与所述伸缩柱异边设置,且与所述固体浮力装置间隙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格栅为鱼骨状肋型梁,所述排水开关的叶片分为相适应的两片,所述叶片中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格栅中部的主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的圆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所述顶盖的格栅的空挡处设置可以翻转的排水开关,所述排水开关为铰接在所述主体上的叶片状装置,在带有格栅的所述顶盖下方设置壳体和主体来构成中空腔体,并在所述主体上设置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泄水孔,使所述中空腔体进水快、出水慢,又在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设置伸缩柱,将所述伸缩柱上部的伸缩杆件与固体浮力装置固定连接,当所述中空腔体内充满雨水时,所述固体浮力装置上浮并带动所述伸缩柱伸长,所述伸缩柱驱动所述摇臂转动,利用所述摇臂驱动所述叶片的两端的安装柱转动,从而使所述叶片偏转,打开排水口。在无污水时,所述排水开关的叶片闭合,可以起到隔绝臭气和鼠类的作用;污水的水量较小时,污水可以通过所述中空腔体排走;污水的水量较大时,所述中空腔体内水位上升,所述叶片偏转,打开排水口,起到排水的作用,另外所述叶片在偏转时可以将遮蔽在所述格栅上的尘土拨开,避免阻塞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篦子格栅容易被尘土遮盖造成排水不畅、不能隔绝臭气和鼠类的问题。

(2)通过设置所述回位拉杆和所述回位弹簧,在排水完成后,所述排水开关可以迅速自动闭合,所述扭簧的设置同理。

(3)通过将所述壳体与所述顶盖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顶盖可以打开,便于清理或维修所述排水开关及所述中空腔体。

(4)通过在未设置所述伸缩柱的矩形边上设置所述稳定柱,所述固体浮力装置可沿所述稳定柱上下滑动,防止所述固体浮力装置横向偏移,进一步稳定所述固体浮力装置。

(5)将所述格栅设置为中部主梁和多根次梁构成的鱼骨状肋型梁,相较于无主梁的设计,增大了所述格栅的负载能力,不易受压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排水开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c部分放大图;

图7为伸缩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主体;3-顶盖;4-排水开关;5-固体浮力装置;6-进水口;7-稳定柱;8-回位弹簧;9-回位拉杆;10-摇臂;11-伸缩柱;41-安装杆;42-叶片;43-连接杆;44-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自适应开合排水的雨篦子,包括矩形框状的主体2,所述主体2外围设置有带底的壳体1,所述主体2下端与所述壳体1的底部无缝连接并构成中空腔体,所述主体2和所述壳体1上方盖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中部为肋型梁状向下凸起的格栅,所述格栅容纳于所述主体2中部,所述格栅的空挡处设置有排水开关4,所述排水开关4包括两端带有圆柱状安装杆41的叶片42,所述主体2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杆41相适应的通孔,所述安装杆41穿过所述通孔并在末端设置有摇臂10,所述摇臂10上铰接有伸缩柱11,所述伸缩柱11下端固定在所述壳体1底部、上部伸缩杆件插接固定在固体浮力装置5上;所述主体2上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位于所述排水开关4上方,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排水量小于所述进水口的排水量。

在此对本实施例的原理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1所示,所述顶盖3的格栅的空挡处设置有可以翻转的排水开关4,如附图3所示,所述排水开关4为铰接在所述主体2上的叶片状装置,如附图2和6所示,在带有格栅的所述顶盖3下方设置壳体1和主体2来构成中空腔体,并在所述主体2上设置进水口、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泄水孔,使所述中空腔体进水快、出水慢;又在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设置伸缩柱11,将所述伸缩柱11上部的伸缩杆件与固体浮力装置5固定连接,当所述中空腔体内充满雨水时,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上浮并带动所述伸缩柱11伸长,所述伸缩柱11驱动所述摇臂10转动,利用所述摇臂10驱动所述叶片42的两端的安装柱41转动,从而使所述叶片42偏转,打开排水口。

在无污水时,所述排水开关4的叶片42闭合,可以起到隔绝臭气和鼠类的作用;污水的水量较小时,污水可以经由所述主体2上的进水口6和所述壳体1底部的泄水孔排走;污水的水量较大时,污水自所述主体2上的进水口6进入所述中空腔体,由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泄水孔排水量小于所述进水口6,所述中空腔体内水位持续上升,所述叶片42偏转,打开排水口,起到排水的作用,另外所述叶片42在偏转时可以将遮蔽在所述格栅上的尘土拨开,避免阻塞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篦子格栅容易被尘土遮盖造成排水不畅、不能隔绝臭气和鼠类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增大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的浮力,如附图2和3所示,将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设置为环绕所述主体2且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主体2不接触的环状,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排水体积,最大化的利用所述中部空腔内水流的浮力。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为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成,例如各种发泡后具有大量封闭孔洞的高分子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复合型酚醛发泡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顶盖3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主体2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41的末端还设置有回位拉杆9,所述回位拉杆9与所述顶盖2之间连接有回位弹簧8。

在排水结束后,或污水水量减小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逐渐下降,驱动所述伸缩柱11下移,拉动所述摇臂10转动,并通过所述安装杆41转动所述叶片42偏转。增设所述回位弹簧8和所述回位拉杆9后,所述回位拉杆9和所述摇臂10构成以所述安装杆41为支点的杠杆,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上浮,所述伸缩柱11伸长,所述摇臂10绕支点转动上升,所述回位拉杆9绕支点转动下降,所述回位弹簧8受到拉伸,所述回位弹簧8所具有的回复力可以增大所述安装杆41的回转力,协助所述叶片42闭合。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与所述顶盖3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安装杆41的末端还设置有回位拉杆9,所述回位拉杆9的自由端设置有回位弹簧8,所述回位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2上。

在排水结束后,或污水水量减小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逐渐下降,驱动所述伸缩柱11下移,拉动所述摇臂10转动,并通过所述安装杆41转动所述叶片42偏转。增设所述回位弹簧8和所述回位拉杆9后,所述回位拉杆9和所述摇臂10构成以所述安装杆41为支点的杠杆,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上浮,所述伸缩柱11伸长,所述摇臂10绕支点转动上升,所述回位拉杆9绕支点转动下降,所述回位弹簧8受到拉伸,所述回位弹簧8所具有的回复力可以增大所述安装杆41的回转力,协助所述叶片42闭合。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与所述顶盖3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安装杆41上固定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2上开设的通孔内壁上。

在排水结束后,或污水水量减小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水位逐渐下降,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逐渐下降,驱动所述伸缩柱11下移,拉动所述摇臂10转动,并通过所述安装杆41转动所述叶片42偏转。增设所述扭簧后,所述安装杆41转动使所述扭簧变形,所述扭簧所具有的回复力可以增大所述安装杆41的回转力,协助所述叶片42闭合。

另外,将所述壳体1与所述顶盖3的一边通过合页铰接,所述顶盖3可以打开,便于清理或维修所述排水开关4及所述中空腔体。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底部还固定有稳定柱7,所述稳定柱7与所述伸缩柱11异边设置,且与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间隙插接配合。

通过在未设置所述伸缩柱11的矩形边上设置所述稳定柱7,所述稳定柱7插接在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上,且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可沿所述稳定柱7上下滑动,防止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横向偏移,进一步稳定所述固体浮力装置5。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为鱼骨状肋型梁,所述排水开关4的叶片42分为相适应的两片,所述叶片42中间设置有连接杆43,所述格栅中部的主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43的圆孔。

所述格栅设置为鱼骨状肋型梁,所述鱼骨状肋型梁由中部的主梁和多根平行的次梁构成,相较于无主梁的设计,增设主梁后增大了所述格栅的负载能力,使所述顶盖3不易受压破坏,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相应的,如图5所示,所述排水开关4的叶片设置为与所述格栅相适应的两个,两个所述叶片中部设置用于连接的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穿过所述主梁上设置的圆孔,从而使得所述叶片42的安装也更为稳固。通过上述设置,增强本发明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