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805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我们可以把收集来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当然浇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灭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户。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可以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同时有效降低雨污合流,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

目前,雨水收集与净化一直成本较高,收集的范围、雨水渗漏流失以及净化一直是雨水收集有待解决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解决了雨水收集的范围、有效的防止收集到的雨水渗漏流失并解决了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包括场地(1)、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分隔框板(4)、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防水层(6)、地板(7)、分配水箱(8)、分配水管(9)、水泵(10)、室外出水管(11)、水阀(12)、室内出水管(13)、进水管(14)、建筑落水管(15)、建筑结构墙体(16)、底部联通管(17)和滤筒(18),场地(1)内设置有建筑基础底板(2),建筑基础底板(2)为水平底板,边框板(3)为外侧竖板,地板(7)为水平顶板;分隔框板(4)将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地板(7)围成的空间分隔成若干长方体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所有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的底部、顶部和四周均设置防水层(6);边框板(3)的上部,靠近地板(7)的位置采用进水管(14)穿过边框板(3),进水管(14)深入到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内100-300mm,且末端向下30~60°延伸,端部距离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和地板(7)均不小于50mm,防止冲刷侵蚀;进水管(14)的室外一端与建筑落水管(15)相连接;在相邻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之间设置底部联通管(17),底部联通管(17)在分隔框板(4)的下部穿过,底部联通管(17)为u形,两端翘起,翘起角度为30~45°,末端距离建筑基础底板(2)和分隔框板(4)均不小于50mm,防止冲刷侵蚀;在靠近边框板(3)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的底部设置一个滤筒(18),室外出水管(11)从外侧深入到滤筒(18)内,室外出水管(11)的室外一端设置水阀(12);室内出水管(13)由室内穿入到滤筒(18)内,在滤筒(18)内或地板(7)上部设置水泵(10),由水泵(10)抽出水通过分配水管(9)进入分配水箱(8),分配水箱(8)与建筑结构墙体(16)相连接,高于地板(7)2~2.5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分隔框板(4)均采用混凝土制作,地板(7)优先采用混凝土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水管(14)优先采用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水层(6)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层,并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层外侧设置一层防水透气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采用建筑基础进行集水、蓄水,蓄水量大,并具有蓄能调温作用,节能环保;采用承重砾石、碎石或卵石填充,不仅大幅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而进水管,联通管的设计也进一步防止了雨水的冲刷,通过调整雨水的分布,能够在室内外方便使用收集的雨水,本发明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提高了雨水收集效果,并利用天然资源对雨水进行生态净化,并有效防止收集到的雨水渗漏流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场地;2为建筑基础底板;3为边框板;4为分隔框板;5为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6为防水层;7为地板;8为分配水箱;9为分配水管;10为水泵;11为室外出水管;12为水阀;13为室内出水管;14为进水管;15为建筑落水管;16为建筑结构墙体;17为底部联通管;18为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收集存储雨水的建筑基础,如图1所示,包括场地(1)、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分隔框板(4)、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防水层(6)、地板(7)、分配水箱(8)、分配水管(9)、水泵(10)、室外出水管(11)、水阀(12)、室内出水管(13)、进水管(14)、建筑落水管(15)、建筑结构墙体(16)、底部联通管(17)和滤筒(18)。

场地(1)内设置有建筑基础底板(2),建筑基础底板(2)为水平底板,边框板(3)为外侧竖板,地板(7)为水平顶板,在内部有建筑结构墙体(16)处设置竖直的分隔框板(4),分隔框板(4)将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地板(7)围成的空间分隔成若干长方体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所有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的底部、顶部和四周均设置防水层(6);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分隔框板(4)均采用混凝土制作,地板(7)优先采用混凝土制作;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采用水洗过的承重砾石、碎石或卵石,对地板(7)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左右,并有效减轻雨水对建筑结构及维护的冲刷侵蚀。

在边框板(3)的上部,靠近地板(7)的位置采用进水管(14)穿过边框板(3),进水管(14)优先采用pvc管,进水管(14)深入到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内100-300mm,且末端向下30~60°延伸,端部距离建筑基础底板(2)、边框板(3)和地板(7)均不小于50mm,防止冲刷侵蚀;进水管(14)的室外一端与建筑落水管(15)相连接。

在相邻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之间设置底部联通管(17),底部联通管(17)在分隔框板(4)的下部穿过,底部联通管(17)为u形,两端翘起,翘起角度为30~45°,末端距离建筑基础底板(2)和分隔框板(4)均不小于50mm,防止冲刷侵蚀。

在靠近边框板(3)的建筑基础雨水储存库(5)的底部设置一个滤筒(18),室外出水管(11)从外侧深入到滤筒(18)内,室外出水管(11)的室外一端设置水阀(12);室内出水管(13)由室内穿入到滤筒(18)内,在滤筒(18)内或地板(7)上部设置水泵(10),由水泵(10)抽出水通过分配水管(9)进入分配水箱(8),分配水箱(8)与建筑结构墙体(16)相连接,高于地板(7)2~2.5米。

防水层(6)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层,并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层外侧设置一层防水透气布。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