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9081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池满水试验领域,尤其是一种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pp(聚乙烯)模块拼装水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水池做法,主要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工程、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的雨水调蓄、存储和回用。pp模块拼装水池根据蓄水量需求,由若干块标准尺寸的pp模块通过堆叠码放拼装而成,以pp模块作为水池的骨架,整个池体外围包裹防渗复合土工布、聚苯板作为防水层和维护结构,土方回填后形成地下贮水池。

根据《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水池施工完毕必须进行满水试验,不得有漏水现象。pp模块拼装水池池壁由复合土工膜和聚苯板维护结构构成,聚苯板主要起到保护土工膜不被回填土中硬物刮破的作用,整个池壁不具备强度和刚度,不能抵抗池内水体的侧向水压力,而主要依靠基坑回填后四周土体承担池中水的侧压力,所以该类型水池的满水试验宜在水池安装完成、基坑土方回填后进行。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pp模块拼装水池池壁是柔性结构,池体注水后,池壁不能抵抗池内水体的侧向水压力,池壁容易变形、失稳,导致池内水平面不稳定,满水试验的结果不准确。

满水试验宜在水池回填后进行。如果试验不合格,说明作为防水结构的复合土工膜出现渗透,漏点位置难确定,需将已回填的土方重新挖出,查找漏点补漏,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费工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该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具有提高池壁的强度和刚度,抵抗池内水的侧压力产生的变形,确保池体满水试验过程中池内水平面的稳定,满足满水试验的条件;在基坑回填前对水池进行满水试验,便于发现渗漏点,并对渗漏点及时进行修复,避免了回填后再重新开挖补漏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包括木板桩、横撑和撑杠,所述的木板桩包括多个,沿pp模块拼装水池的池壁四周竖向连续布置,pp模块拼装水池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横撑,所述的横撑横向水平布置,所述的横撑与木板桩相固定,所述的横撑与基坑之间设置有撑杠,所述的撑杠为伸缩撑杠,所述的撑杠一端支撑在横撑上,另一端支撑在基坑上,撑杠与基坑之间设置有垫板。

所述的撑杠包括固定撑杆和活动撑杆,所述的活动撑杆的一端伸入固定撑杆内,且与固定撑杆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撑杆的一端支撑在横撑上,活动撑杆的另一端与垫板相固定。

pp模块拼装水池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的外侧上下两端距离端部5-10cm处分别设置有一道横撑,且中间每间隔不大于50cm布置一道横撑。

所述的横撑与木板桩之间通过钢钉相固定,且钢钉不能穿透木板桩。

所述的横撑的断面尺寸不小于5cm×10cm。

所述的撑杠沿横撑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且每间隔50cm布置一道。

所述的撑杠采用钢制材料制成。

所述的木板桩采用硬质木材制成,且厚度不小于5cm。

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pp模块拼装水池的的池壁四周密布木板桩作为池壁维护结构,木板桩采用长条形的硬质木材制成,沿池壁四周竖向连续布置,拼装接缝紧密;

采用横撑将pp模块拼装水池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连成整体,用钢钉将横撑与木板桩固定,将木板桩连成整体,且钢钉不能穿透木板桩;

采用可调节长度的多个钢制伸缩撑杠作为木板桩的支撑构件,撑杠一端支撑在横撑上,另一端支撑在基坑上,撑杠与基坑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垫板,撑杠通过垫板支撑在基坑上;

pp模块拼装水池池壁加固完成,即可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满水试验。

本发明的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在基坑回填前对水池进行满水试验,便于发现渗漏点,并对渗漏点及时进行修复,避免了回填后再重新开挖补漏的缺点;通过对池壁采取加固措施,提高池壁的强度和刚度,抵抗池内水的侧压力产生的变形,确保池体满水试验过程中池内水平面的稳定,满足满水试验的条件,施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工期短,效率高,池壁加固效果好;加固装置可周转使用,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基坑边坡为斜面时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是基坑边坡为垂直面时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3是垫板为圆形时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的侧面图;

附图4是垫板为方形时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的侧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木板桩,2、横撑,3、撑杠,31、固定撑杆,32、活动撑杆,4、pp模块拼装水池,5、基坑,6、垫板,7、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对本发明的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与加固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pp模块拼装水池满水试验加固装置,包括木板桩1、横撑2和撑杠3,所述的木板桩1包括多个,沿pp模块拼装水池4的池壁四周竖向连续布置,pp模块拼装水池4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1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横撑2,所述的横撑2横向水平布置,所述的横撑2与木板桩1相固定,所述的横撑2与基坑之间设置有撑杠3,所述的撑杠3为伸缩撑杠3,所述的撑杠3一端支撑在横撑2上,另一端支撑在基坑5上,撑杠3与基坑5之间设置有垫板6,垫板6为圆形或者方形。

所述的撑杠3包括固定撑杆31和活动撑杆32,所述的活动撑杆32的一端伸入固定撑杆31内,且与固定撑杆31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撑杆31的一端支撑在横撑2上,活动撑杆32的另一端与垫板6相固定。

pp模块拼装水池4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1的外侧上下两端距离端部5-10cm处分别设置有一道横撑2,且中间每间隔不大于50cm布置一道横撑2。

所述的横撑2与木板桩1之间通过钢钉7相固定,且钢钉7不能穿透木板桩1,防止破坏水池防水层。

所述的横撑2的断面尺寸不小于5cm×10cm。

所述的撑杠3沿横撑2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且每间隔50cm布置一道。

所述的撑杠3采用钢制材料制成。

所述的木板桩1采用硬质木材制成,确保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防止变形能力,加工成长条形,尺寸规格方正,板面平整,且厚度不小于5cm。

pp模块拼装水池4满水试验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pp模块拼装水池4的的池壁四周密布木板桩1作为池壁维护结构,木板桩1采用长条形的硬质木材制成,沿池壁四周竖向连续布置,拼装接缝紧密;

采用横撑2将pp模块拼装水池4每个侧面上的木板桩1连成整体,用钢钉7将横撑2与木板桩1固定,将木板桩1连成整体,且钢钉7不能穿透木板桩1;

采用可调节长度的多个钢制伸缩撑杠3作为木板桩1的支撑构件,撑杠3一端支撑在横撑2上,另一端支撑在基坑5上,基坑5支撑端必须稳定、牢固,撑杠3与基坑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垫板6,撑杠3通过垫板6支撑在基坑5上;当基坑边坡为斜面时,将与垫板6接触处的基坑边坡处整成平面,然后再将垫板6支撑在基坑5上;

pp模块拼装水池4池壁加固完成,即可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满水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池内清理干净,池体的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进行临时封堵,经检查不得渗漏;

2)充水水源采用清水,水源充足;

3)设置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无盖的水池安装测量蒸发量的设备。

应注意的事项:

1)池体复合土工膜质量是防水的关键,应严格控制防渗材料的类型、规格、性能、质量,控制连接、焊接部位的施工质量,保证防渗性能要求。土工膜铺设、土方回填、满水试验板桩的安装过程中应避免硬物、尖锐物体刮破、刺穿土工膜。

2)满水试验过程中,应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保证池体维护木板桩1不变形,不位移,做好防雨和降排水措施,支撑后背土体稳定,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支撑体系稳定性的监测,禁止扰动基坑5和支撑。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发明之用,并非是对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