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7568阅读:31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进度快、质量高的凿除桩头混凝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桩头混凝土凿除的施工过程中,人工量消耗大,成本高,且凿除后钢筋弯曲,受混凝土包裹后无法清洗干净,影响后续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进度快、质量高的凿除桩头混凝土的方法。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桩头施工前,在桩头钢筋笼的锚固筋端头套装空心管,再将套装空心管的桩头钢筋笼安放后,进行混凝土浇注,使锚固区的混凝土与钢筋笼的锚固筋之间由空心管隔开,无法形成握裹力,浇注完成后,挖开桩头基坑,用风镐在桩头打孔,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并快速分块脱落。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管采用珍珠棉空心泡沫管。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准备采用壁厚为8-12mm,内径与锚固筋外径相同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备用

2)钢筋笼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在钢筋笼的每根锚固筋上人工穿入步骤1)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穿入后将珍珠棉空心泡沫管长出锚固筋部分手工拧断,至珍珠棉空心泡沫管至少与锚固筋顶部齐平;

3)钢筋笼安放

将步骤2)安装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钢筋笼吊装至预先打好的桩孔内,并下放到设计标高;

4)混凝土灌注

钢筋笼下放并清孔完成后,开始灌注混凝土至锚固筋内,并养护,混凝土需要灌注至钢筋笼顶部即最上部的水平钢筋位置,因为采用水下砼的灌注,为了保证桩顶的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砼加灌0.5-1.0m,以保证桩顶即最上部的水平钢筋位置的砼的质量;

5)开挖凿除

待步骤4)的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开挖基坑土方,用风镐在桩顶均匀打孔,使混凝土瞬间产生裂缝并整体脱落;

6)去除珍珠棉空心泡沫管

锚固区混凝土凿除后,露出被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包裹的锚固筋,将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剥除后,得到顺直,表面干净的锚固筋。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准备采用壁厚为10mm。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底部与锚固筋之间采用扎丝或塑料卡扣固定。

所述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长度至少与锚固筋长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钢筋笼桩头锚固筋上套装珍珠棉空心泡沫管,隔绝混凝土与锚固区上锚固筋的粘结,使之无法形成握裹力,基坑开挖后,只需用风镐在桩头打几个孔,混凝土裂缝产生后,由于没有钢筋的粘结,混凝土快速分块脱落,大大降低了桩头凿除的人工费,加快施工进度,且钢筋没有受到污染,依然保持顺直及干净的表面,提高与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本发明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

1)操作简单、快捷:只需在钢筋笼上安装泡沫管,易于操作,凿除工作速度快,免去了钢筋表面污染的清洗工序,加快工程进度;

2)良好的经济效果:安装泡沫管,投入成本低,大大减少了后期人工凿除工作量,节约成本;

3)质量保证:隔绝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保护了钢筋不受污染,减少了后期处理工艺,因此能大大提高其与上部连接结构中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保证了后期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适于地下连续墙、围护桩及工程桩的施工,其运用广泛,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本发明的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桩头施工前,在桩头钢筋笼的锚固筋端头套装空心管,再将套装空心管的桩头钢筋笼安放后,进行混凝土浇注,使锚固区的混凝土与钢筋笼的锚固筋之间由空心管隔开,无法形成握裹力,浇注完成后,挖开桩头基坑,用风镐在桩头打孔,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并快速分块脱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心管采用珍珠棉空心泡沫管,该泡沫管的长度为2m/根,具体规格可根据需要定制或直接拧断使用,该管具有柔韧、质轻、耐腐蚀的特点,以下以珍珠棉空心泡沫管为例,本发明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准备采用壁厚为8-12mm,内径与锚固筋外径相同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备用,本发明优选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壁厚为10mm;

2)钢筋笼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在钢筋笼的每根锚固筋上人工穿入步骤1)的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穿入后将珍珠棉空心泡沫管长出锚固筋部分手工拧断,至珍珠棉空心泡沫管与锚固筋顶部齐平或比锚固筋顶部长1-2cm,为了防止浇注过程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移位,本发明在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底部与锚固筋之间采用扎丝或塑料卡扣固定;

3)钢筋笼安放

将步骤2)安装珍珠棉空心泡沫管的钢筋笼吊装至预先打好的桩孔内,并下放到设计标高;

4)混凝土灌注

钢筋笼下放并清孔完成后,开始灌注混凝土至锚固筋内,并养护,通常施工中,理论上混凝土需要灌注至钢筋笼顶部即最上部的水平钢筋位置,因为采用水下砼的灌注,为了保证桩顶的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将砼加灌0.5-1.0m,以保证桩顶即最上部的水平钢筋位置的砼的质量;

5)开挖凿除

待步骤4)的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开挖基坑土方,用风镐在桩顶均匀打孔,使混凝土瞬间产生裂缝并整体脱落;

6)去除珍珠棉空心泡沫管

锚固区混凝土凿除后,露出被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包裹的锚固筋,将珍珠棉空心泡沫管剥除后,得到顺直,表面干净的锚固筋,该锚固筋上面再浇注混凝土时,它干净、顺直的特点,能提高与上部连接结构中的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通过在钢筋笼桩头锚固筋上套装珍珠棉空心泡沫管,隔绝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使之无法形成握裹力,基坑开挖后,只需用风镐在桩头打几个孔,混凝土裂缝产生后,由于没有钢筋的粘结,混凝土快速分块脱落,大大降低了桩头凿除的人工费,加快施工进度,且钢筋没有受到污染,依然保持顺直及新鲜的表面,提高与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本发明施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用于基坑围护及工程桩,运用广泛,易于推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头混凝土施工及凿除方法,它通过在钢筋笼桩头锚固筋上套装珍珠棉空心泡沫管,隔绝混凝土与锚固区上锚固筋的粘结,使之无法形成握裹力,基坑开挖后,只需用风镐在桩头打几个孔,混凝土裂缝产生后,由于没有钢筋的粘结,混凝土快速分块脱落,大大降低了桩头凿除的人工费,加快施工进度,且钢筋没有受到污染,依然保持顺直及干净的表面,提高与上部连接结构中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其操作简单、快捷,能大大提高其与新浇混凝土的粘结握裹力,保证了后期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适于地下连续墙、围护桩及工程桩的施工,其运用广泛,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勇;翁奔哲;何侃侃;程立远;姚鑫林;王星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地矿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0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