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56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油机操作杆双节杆装配时,方轴与方孔很难一次性就对齐,需要来回旋转方轴或将方轴取出后重新装配,导致装配效率低,且若方轴未装配到位时会导致工作头不工作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可转动地设有第一传动轴,第二套管内可转动地设有第二传动轴;

所述第一传动轴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轴体和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二轴体,第一轴体的右端和第二轴体的左端同轴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通过连接管同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通过连接装置同轴相连,且连接装置位于连接管内;

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的右端上和第二套管的左端上,且第一套管的右端和第二套管的左端分别设有与连接管相配合的衬管;

所述连接装置的左端设有与第一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腔,所述连接装置的右端设有与第二传动轴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腔,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腔与第二轴体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腔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二轴体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

所述连接装置的左端设有用于引导第二轴体插入第一连接腔内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装置左端端面上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腔的腔口两侧,且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距离与第一连接腔的横截面的边长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腔的腔口位于连接装置的左端端面上,所述腔口由四条边首尾相连构成,且定义四条边中任意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边和第二边,且第一边的底端和第二边的底端通过第三边相连,第一边的顶端和第二边的顶端通过第四边相连;

所述第一导体呈设置在第一边上的门架状,所述第一导体包括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一边的正上方,且第一引导面沿着第一边自第一边的底端向第一边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第一引导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长连接柱和第一短连接柱固定在连接装置的左端端面上;

所述第二导体呈设置在第二边上的门架状,所述第二导体包括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边的正上方,且第二引导面沿着第二边自第二边的顶端向第二边的底端向上倾斜延伸;第二引导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长连接柱和第二短连接柱固定在连接装置的左端端面上;

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关于腔口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第二连接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腔与第二传动轴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通过轴承同轴设置在第一套管内和第二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第二轴91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没有重合时,第二轴91的右端端面会抵触在两侧的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上,且在第一传动轴91的插入作用力下,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对第二轴91产生转动力矩,驱动第一传动轴91转动至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相重合,从而引导第二轴91插入第一连接腔51内。导向装置有效解决了第二轴91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因不易对准而装配费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连接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一种汽油机的轴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所述第一套管10内可转动地设有第一传动轴9,第二套管1内可转动地设有第二传动轴3;第一套管10与第一传动轴9同轴设置,第二套管1与第二传动轴3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传动轴9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一轴体92和横截面为方形的第二轴体91,第一轴体92的右端和第二轴体91的左端同轴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轴3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1通过连接管7同轴相连,所述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3通过连接装置5同轴相连,且连接装置5位于连接管7内;

所述连接管7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10的右端上和第二套管1的左端上,且第一套管10的右端和第二套管1的左端分别设有与连接管7相配合的衬管6、4;衬管6、4与连接管7卡扣固定。

所述连接装置5的左端设有与第一传动轴9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腔51,所述连接装置5的右端设有与第二传动轴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腔52,第一连接腔51和第二连接腔52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腔51与第二轴体91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接腔51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分别与第二轴体91的横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

所述连接装置5的左端设有用于引导第二轴体91插入第一连接腔51内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装置5左端端面上的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两侧,且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的距离与第一连接腔51的横截面的边长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位于连接装置5的左端端面上,所述腔口511由四条边首尾相连构成,且定义四条边中任意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边a和第二边c,且第一边a的底端和第二边c的底端通过第三边b相连,第一边a的顶端和第二边c的顶端通过第四边d相连;

所述第一导体53呈设置在第一边a上的门架状,所述第一导体53包括第一引导面531,所述第一引导面531位于所述第一边a的正上方,且第一引导面531沿着第一边a自第一边a的底端向第一边a的顶端向上倾斜延伸;第一引导面53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长连接柱533和第一短连接柱532固定在连接装置5的左端端面上;

所述第二导体54呈设置在第二边c上的门架状,所述第二导体54包括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边c的正上方,且第二引导面沿着第二边c自第二边c的顶端向第二边c的底端向上倾斜延伸;第二引导面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长连接柱和第二短连接柱固定在连接装置5的左端端面上;

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关于腔口511的中心点中心对称;

第二连接腔5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腔5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521,所述第二传动轴3上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腔52与第二传动轴3通过内螺纹521和外螺纹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

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3分别通过轴承2(含油轴承)同轴设置在第一套管10内和第二套管1内。

第一引导面531的、第一长连接柱533和第一短连接柱532可一体式设置,同理,第二引导面的、第二长连接柱、第一短连接柱也一体式设置。例如,可用两根钢丝分别弯折成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

导向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装配时,第一传动轴9位于第一套管10内,第二传动轴3位于第二套管1内,先将第二传动轴3与第二连接腔52螺纹连接,再将第二套管1与连接管7装配,然后将第一套管10与连接管7装配,最后再将第一传动轴9插入第一连接腔内。

但是第一传动轴的第二轴91为方轴,只有当第二轴91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正好重合时(即第二轴91的方形截面与腔口511的方形开口正好重合),第二轴91才可直接插入第一连接腔51内;在第二轴91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没有重合时,第二轴91的右端端面会抵触在两侧的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上,且在第一传动轴91的插入作用力下(作用力沿第一传动轴91的轴向),第一导体53和第二导体54对第二轴91产生转动力矩,驱动第一传动轴91转动至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相重合,从而引导第二轴91插入第一连接腔51内。导向装置有效解决了第二轴91与第一连接腔51的腔口511因不易对准而装配费时的问题。

导向块61和凹槽71的设置,便于连接管7套入衬管6、4上。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