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3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填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城郊填埋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郊垃圾填埋场离市区也越来越近,其中涉及的大气与水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同时,垃圾量的增加也不断的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新形式下,不断的优化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和技术,成为当前城市市政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现状。

许多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简单,填埋工序也很简单。在垃圾填埋工艺中,由于工艺缺陷,导致雨天清水进入垃圾堆体内,污水横流,污染环境,长此以往,垃圾堆体内部积液较多,最终会导致垃圾堆体失稳,发生局部性垃圾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雨天清水进入垃圾堆体内、将清水与污水有效隔开、杜绝了清水进堆体内增加垃圾堆体的负荷、清水与污水各自分开排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垃圾堆体一侧或两侧的清水沟和设于垃圾堆体底部的污水沟,所述清水沟由混凝土底面及设于混凝土底面两侧的砖砌体构成,所述垃圾堆体的顶面为坡面,所述砖砌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坡面的最低点衔接,所述坡面以及清水沟的侧壁、底壁铺设一连续的hdpe膜,所述污水沟位于所述混凝土底面的下方,且污水沟内铺设砂石或卵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污水沟内设有导水管,所述砂石或卵石包裹在导水管外,所述导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进水孔。

所述导水管与污水沟的底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导水管外壁采用土工布包裹。

所述导水管为hdpe管。

远离所述垃圾堆体的砖砌体的外侧设有混凝土垫层。

位于所述清水沟侧壁上的hdpe膜通过压条压紧。

所述hdpe膜焊接于砖砌体的上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排水系统,设置清水沟,hdpe膜从垃圾堆体的坡面一直延伸至整个清水沟,将清水与污水有效隔开,杜绝了清水进堆体内,增加堆体的负荷,保证了填埋场堆体稳定性,减少了清水进入垃圾堆体变污水的情况,降低了垃圾堆体水分,避免污水涌上垃圾作业面横流,污染环境;设置污水沟,将垃圾堆体内污水有效导出,减少了堆体内污水含量,间接保证了堆体的稳定;通过清水和污水的有效导排,解决现有填埋工艺成本高、环境污染、影响库容等难题,提高现有垃圾填埋工艺的水平和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垃圾堆体;11、坡面;2、清水沟;21、压条;3、污水沟;4、混凝土底面;5、砖砌体;6、hdpe膜;7、导水管;8、土工布;9、混凝土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垃圾堆体1一侧或两侧的清水沟2和设于垃圾堆体1底部的污水沟3,清水沟2由混凝土底面4及设于混凝土底面4两侧的砖砌体5构成,垃圾堆体1的顶面为坡面11,砖砌体5的上端面与坡面11的最低点衔接,坡面11以及清水沟2的侧壁、底壁铺设一连续的hdpe膜6,污水沟3位于混凝土底面4的下方,且污水沟3内铺设砂石或卵石。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清水沟2可以设置在垃圾堆体1一侧或两侧,主要根据垃圾填埋场的位置确定,通常般建在垃圾堆体1两侧与道路连接处。本实施例以清水沟2设置在垃圾堆体1一侧为例。垃圾堆体1位于垃圾填埋场内,清水沟2挖好后,四周及底部通过混凝土砌严实,两侧采用砖砌体5导槽,再在清水沟2侧壁以及沟底铺设hdpe膜6,hdpe膜6采用一个完整膜,从垃圾堆体1的坡面11一直延伸至整个清水沟2,全面保证清水沟2不渗水。清水沟2主要用于雨天排雨水,防止雨天清水进入垃圾堆体1内;垃圾堆体1底部设置污水沟3,主要用于排出垃圾堆体1内产生的污水。污水沟3用砂石或卵石铺设以防被堵。另外,污水沟3设置在清水沟2下方,当出现渗漏时,污水沟3内的污水不会渗透至清水沟2内。

本发明的排水系统,设置清水沟2,hdpe膜6从垃圾堆体1的坡面11一直延伸至整个清水沟2,将清水与污水有效隔开,杜绝了清水进堆体内增加堆体的负荷,保证了填埋场堆体稳定性,减少了清水进入垃圾堆体1变污水的情况,降低了垃圾堆体1水分,避免污水涌上垃圾作业面横流,污染环境;设置污水沟3,将垃圾堆体1内污水有效导出,减少了堆体内污水含量,间接保证了堆体的稳定。通过清水和污水的有效导排,且清水和污水分开排出;解决现有填埋工艺成本高、环境污染、影响库容等难题,提高现有垃圾填埋工艺的水平和技术。

本实施例中,位于清水沟2侧壁的hdpe膜6通过压条21压紧,起到防渗作用。hdpe膜6焊接于砖砌体5的上端面,保证hdpe膜6完美贴合在坡面11与砖砌体5的衔接处,同时保证hdpe膜6完美贴合在整个清水沟2上。

本实施例中,远离垃圾堆体1的砖砌体5的外侧设有混凝土垫层9,采用混凝土垫层9对清水沟2的外侧进行密实,减少渗漏。

本实施例中,污水沟3内设有导水管7,砂石或卵石包裹在导水管7外,导水管7的外壁设有多个进水孔。污水进入污水沟3后可以从进水孔进入导水管7由导水管7排出。导水管7外壁采用土工布8包裹。目的在于是将污水杂质隔绝在导水管7外,使渗滤液较干净的进入后续污水集液池中。导水管7与污水沟3的底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污水进入污水沟3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进入导水管7,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污水沟3底部的污泥沙子等进入导水管7。

本实施例中,导水管7为hdpe管。hdpe管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气候的特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垃圾堆体一侧或两侧的清水沟和设于垃圾堆体底部的污水沟,所述清水沟由混凝土底面及设于混凝土底面两侧的砖砌体构成,所述垃圾堆体的顶面为坡面,所述砖砌体的上端面与所述坡面的最低点衔接,所述坡面以及清水沟的侧壁、底壁铺设一连续的HDPE膜,所述污水沟位于所述混凝土底面的下方,且污水沟内铺设砂石或卵石。本发明将清水与污水有效隔开,杜绝了清水进堆体内,增加堆体的负荷,保证了填埋场堆体稳定性,减少了清水进入垃圾堆体变污水的情况,清水与污水通过各自的水沟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陈杰;伍兵;易新维;胡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8.04.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