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5021发布日期:2018-07-20 21:0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工程建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的改良土壤加浅层防护加固与绿化相结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山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推进。山区高速公路、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岩质边坡。边坡按组成物质性质可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岩质边坡按坡体结构分为顺向坡、反向坡、横向坡、斜向坡。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岩体自身物理力学性质的缘故,自稳能力较土质边坡强,因而坡度通常更陡。另外岩质边坡保水性差且相对贫瘠,难以提供植被生长必备的基质条件。因此岩质边坡的生态治理技术有较高的难度。

岩质边坡通常是由山体开挖产生的,开挖形成的边坡,山体中应力将进行调整。岩体长期裸露会面临强烈的风化作用,受自身结构和岩土体性质因素的影响,可能无法满足自身结构的稳定,而发生局部或者大面积的边坡失稳问题。生态护坡技术就相当于岩体的保护层,减弱风化作用,恢复其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岩质边坡的改良土壤加浅层防护加固与绿化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与锚杆相配合,形成稳固的岩质坡体;利用膨胀支撑架竖直插装在缓坡平台上,形成稳固的缓坡平台,两者相结合形成坚固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有效地进行固土,提供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客观环境,实现对岩质边坡进行浅层加固与绿化综合处理的目的,适用于公路、铁路、水电以及市政工程的岩质边坡的防护绿化工程。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构建的步骤: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级缓坡带,每一级缓坡带包括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每个缓坡平台的台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每个缓坡平台的宽度为0.8-1.2m,缓坡平台的长度为5-10m;每个岩质坡体的长度为3-5m,坡比为1:1.2;

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岩质坡体上打入锚杆,然后开挖地梁坑槽;锚杆预留钢筋与地梁钢筋笼绑扎;所述地梁坑槽由多个横向地梁坑槽和多个纵向地梁坑槽组成;在各个横向地梁坑槽和纵向地梁坑槽上铺设地梁钢筋笼,进行地梁整体浇注,形成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地梁框架结构围合形成多个生态种植区;

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缓坡平台上沿缓坡平台长度方向挖取横向槽,并向横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然后在横向槽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下钻取竖向槽,并向竖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分别向横向和竖向的膨胀支撑架灌入膨胀黏胶浆料,待完全膨胀固化后,形成半框形膨胀支撑架;所述竖向槽的深度为1-2m;

生态种植的步骤:然后在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上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技术铺填养殖土;种植、养护藤条类植物。

进一步地,在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锚杆设置于横向地梁坑槽与纵向地梁坑槽交叉点上和两交叉点之间,两相邻锚杆间距为1-1.5m,锚杆长为1-2m。

进一步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膨胀支撑架包括沿轴向方向切割而成第一槽型管和第二槽型管,第一槽型管与第二槽型管扣合形成完整的管道;所述第一槽型管与第二槽型管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半框形膨胀支撑架的两个末端设有开叉支撑架。

进一步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膨胀黏胶浆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膨胀剂钙矾石按照质量比3.5:1:2.5:2:0.5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层,去除水层后,加入膨胀剂钙矾石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液;该黏胶浆液在1个h内完成灌注,5-10h后固化;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醋、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40:25:0.1:0.3:1在62-65℃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2h制得。

进一步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缓坡平台的外侧安装喷水管道,缓坡平台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沟;喷水管道与排水沟分别位于横向槽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养殖土的厚度为15-25cm。

进一步地,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养殖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而成:泥土100份、沙土20份、堆肥组合物35份;所述堆肥组合物为利用园林废物经堆肥发酵而成,具体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堆肥发酵而成:园林植物废弃物100份、秸秆腐解物10-25份、畜禽粪便10-25份、余厨废弃物10-25份、复合发酵菌2-5份、ph调节剂0.5-1.5份、导电率调节剂1-2份。

进一步地,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生态种植区还包括无纺布膜,所述无纺布膜覆盖于养殖土表面。

进一步地,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藤条类植物为爬山虎、常春油麻藤、凌霄、葛藤、牵牛花中的一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与锚杆相配合,形成稳固的岩质坡体;利用膨胀支撑架竖直插装在缓坡平台上,形成稳固的缓坡平台,两者相结合形成坚固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有效地进行固土,提供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客观环境,实现对岩质边坡进行浅层加固与绿化综合处理的目的,适用于公路、铁路、水电以及市政工程的岩质边坡的防护绿化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岩质边坡主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梁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膨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岩质坡体;11、横向地梁坑槽;12、纵向地梁坑槽;2、缓坡平台;3、锚杆;4、膨胀支撑架;41、第一槽型管;42、第二槽型管;43、连接件;5、开叉支撑架;6、喷水管道;7、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提供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构建的步骤: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级缓坡带,每一级缓坡带包括岩质坡体1和缓坡平台2;每个缓坡平台的台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0°;每个缓坡平台的宽度为0.8-1.2m,缓坡平台的长度为5-10m;每个岩质坡体的长度为3-5m,坡比为1: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岩质坡体上最顶部地梁与缓坡平台的台面形成更稳固的倾斜扣合面,另一方面,该倾斜扣合面由于地梁的坚固质地可以更好地抵挡风雨的冲刷,避免崩提。

(2)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岩质坡体上打入锚杆3,然后开挖地梁坑槽;锚杆预留钢筋与地梁钢筋笼绑扎;所述地梁坑槽由多个横向地梁坑槽11和多个纵向地梁坑槽12组成;在各个横向地梁坑槽和纵向地梁坑槽上铺设地梁钢筋笼,进行地梁整体浇注,形成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地梁框架结构围合形成多个生态种植区,如图2所示;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有利于将各个生态种植区的土壤保护在框架内,防止种植区域移动或者滑落。

为了让地梁框架结构更好地抓地,所述锚杆设置于横向地梁坑槽与纵向地梁坑槽交叉点上和两交叉点之间,两相邻锚杆间距为1-1.5m,锚杆长为1-2m。

(3)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缓坡平台上沿缓坡平台长度方向挖取横向槽,并向横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然后在横向槽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下钻取竖向槽,并向竖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4,分别向横向和竖向的膨胀支撑架灌入膨胀黏胶浆料,待完全膨胀固化后,形成半框形膨胀支撑架;所述竖向槽的深度为1-2m;

本发明的膨胀支撑架为可拆卸的装配组合件,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插装进入横向槽和竖向槽内。由于连接件的连接作用,在灌注膨胀黏胶浆料后,使膨胀支撑架在有限的范围内膨胀,从而逼紧与岩质层的接触,从而更加稳固地实施缓坡平台。与岩质坡体的稳固结构相结合,能够形成稳固的岩质边坡主体结构。具体地,所述膨胀支撑架4包括沿轴向方向切割而成第一槽型管41和第二槽型管42,第一槽型管与第二槽型管扣合形成完整的管道;所述第一槽型管与第二槽型管通过多个连接件43连接,如图3所示。

为了更加好地抓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半框形膨胀支撑架的两个末端设有开叉支撑架5。

本发明的膨胀黏胶浆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膨胀剂钙矾石按照质量比3.5:1:2.5:2:0.5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层,去除水层后,加入膨胀剂钙矾石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液;该黏胶浆液在1个h内完成灌注,5-10h后固化;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醋、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40:25:0.1:0.3:1在62-65℃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2h制得。

为了方便后期种植和维护生态植物,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缓坡平台的外侧安装喷水管道6,缓坡平台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沟7;喷水管道与排水沟分别位于横向槽的左右两侧。预埋喷水设备,保证土壤湿度,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4)生态种植的步骤:然后在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上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技术铺填养殖土;种植、养护藤条类植物。优选地,所述藤条类植物为爬山虎、常春油麻藤、凌霄、葛藤、牵牛花中的一种。

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养殖土的厚度为15-25cm。

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养殖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而成:泥土100份、沙土20份、堆肥组合物35份;所述堆肥组合物为利用园林废物经堆肥发酵而成,具体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堆肥发酵而成:园林植物废弃物100份、秸秆腐解物10-25份、畜禽粪便10-25份、余厨废弃物10-25份、复合发酵菌2-5份、ph调节剂0.5-1.5份、导电率调节剂1-2份。具体地,所述秸秆腐解物由质量比为1:2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经腐解混合而成。所述畜禽粪便为由质量比为2:1的牛粪与鸡粪经混合而成的混合粪便。所述余厨废弃物取自高校饭堂的餐饮厨房废弃物,该餐饮厨房废弃物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构成:有机固形物20%-25%、液态物占75%-80%、油脂占2%、杂质占1%,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所述复合发酵菌为放线菌、真菌、芽孢杆菌以质量比为1:1:1混合的复合发酵菌;总含菌不少于6.5×109cfu·ml-1,各菌种不少于3×109cfu·ml-1。所述ph调节剂为竹酢液,该竹酢液是竹炭生产过程中竹材热解成分的冷凝回收液。所述导电率调节剂为麦饭石粉,该麦饭石粉由麦饭石原矿经过筛选,粉碎,分级加工而成的粉末。

该堆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园林植物废弃物预处理的步骤:将收集的园林落叶、废枝、杂草进行分拣,废枝需裁剪处理,然后经过粉碎成长度为5-8cm的植物废弃物;

发酵物预处理的步骤:将配方量的复合发酵菌、ph调节剂、导电率调节剂用水稀释后喷洒于园林植物废弃物中,然后加入推翻机中将物料混合均匀,并调整物料质量分数为60-65%;

一次堆肥发酵的步骤:将园林植物废弃物堆成长为10m,宽为8m,高为0.8m的条形堆肥池的底部,然后依次铺上畜禽粪便、余厨废弃物和秸秆腐解物,其中铺上畜禽粪便的厚度为0.05-0.08m,余厨废弃物的厚度为0.1-0.15m,秸秆腐解物的厚度为0.2-0.25m;发酵温度为45-58℃,发酵时间大于10天,得到一次堆肥料;

粉碎的步骤:将一次堆肥料置于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成粒径小于1cm的堆肥粉末;

二次堆肥发酵的步骤:将上述粉碎的堆肥粉末再次加入至上述条形堆肥池内,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3:00测定堆体温度,并观察其颜色和气味变化;堆置第3天后,当堆温升至65℃时进行第1次翻堆,其后每隔2d翻堆1次,共翻堆3次,即得堆肥组合物。

本发明还利用针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后的产品养分不足,改进养殖土的配方,尤其是堆肥配方以及堆肥方法,提高园林废弃物堆肥植物的养分利用率,从而更加适用于岩质边坡的生长环境需求,从而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加入秸秆腐解物、畜禽粪便、余厨废弃物、复合发酵菌、ph调节剂、导电率调节剂,一方面通过调整ph值、电导率,令堆肥组合物更加适合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对幼苗根部的损害;另一方面通过复合发酵菌借助微生物活动以及产生的有机酸活化园林植物废弃物、秸秆腐解物、余厨废弃物、畜禽粪便,从而维持堆肥产品长久保持高效的养分资源,加速腐熟的目的。在堆肥方法中,通过多次堆肥发酵,控制发酵时间、温度,以及各个组分的配比关系,进而促进堆肥养分释放,可以缩短堆肥时间,提高对养分利用率,从而获得更好的发挥其价值,更适合应用在岩质边坡上植物生长,营养需要更加适合于岩质边坡植物所需。

在生态种植的步骤中,所述生态种植区还包括无纺布膜,所述无纺布膜覆盖于养殖土表面。该无纺布膜的设置针对于风力较大的区域,用于保护养殖土不被吹起。

以下时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在下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设备等除特殊限定外均可以通过购买方式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1)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构建的步骤: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级缓坡带,每一级缓坡带包括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每个缓坡平台的台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每个缓坡平台的宽度为0.8m,缓坡平台的长度为5-10m;每个岩质坡体的长度为3m,坡比为1:1.2;

(2)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岩质坡体上打入锚杆,然后开挖地梁坑槽;锚杆预留钢筋与地梁钢筋笼绑扎;所述地梁坑槽由多个横向地梁坑槽和多个纵向地梁坑槽组成;在各个横向地梁坑槽和纵向地梁坑槽上铺设地梁钢筋笼,进行地梁整体浇注,形成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地梁框架结构围合形成多个生态种植区;为了让地梁框架结构更好地抓地,所述锚杆设置于横向地梁坑槽与纵向地梁坑槽交叉点上和两交叉点之间,两相邻锚杆间距为1m,锚杆长为1m。

(3)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缓坡平台上沿缓坡平台长度方向挖取横向槽,并向横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然后在横向槽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下钻取竖向槽,并向竖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分别向横向和竖向的膨胀支撑架灌入膨胀黏胶浆料,待完全膨胀固化后,形成半框形膨胀支撑架;所述竖向槽的深度为1m;

本发明的膨胀黏胶浆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膨胀剂钙矾石按照质量比3.5:1:2.5:2:0.5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层,去除水层后,加入膨胀剂钙矾石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液;该黏胶浆液在1个h内完成灌注,5-10h后固化;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醋、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40:25:0.1:0.3:1在62-65℃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2h制得。

(4)生态种植的步骤:然后在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上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技术铺填养殖土;所述养殖土的厚度为15cm。种植、养护爬山虎植物。

所述养殖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而成:泥土100份、沙土20份、堆肥组合物35份;所述堆肥组合物为利用园林废物经堆肥发酵而成,具体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堆肥发酵而成:园林植物废弃物100份、秸秆腐解物10-25份、畜禽粪便10-25份、余厨废弃物10-25份、复合发酵菌2-5份、ph调节剂0.5-1.5份、导电率调节剂1-2份。

实施例2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1)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构建的步骤: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级缓坡带,每一级缓坡带包括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每个缓坡平台的台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8°;每个缓坡平台的宽度为1m,缓坡平台的长度为8m;每个岩质坡体的长度为4m,坡比为1:1.2;

(2)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岩质坡体上打入锚杆,然后开挖地梁坑槽;锚杆预留钢筋与地梁钢筋笼绑扎;所述地梁坑槽由多个横向地梁坑槽和多个纵向地梁坑槽组成;在各个横向地梁坑槽和纵向地梁坑槽上铺设地梁钢筋笼,进行地梁整体浇注,形成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地梁框架结构围合形成多个生态种植区;为了让地梁框架结构更好地抓地,所述锚杆设置于横向地梁坑槽与纵向地梁坑槽交叉点上和两交叉点之间,两相邻锚杆间距为1.3m,锚杆长为1.5m。

(3)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缓坡平台上沿缓坡平台长度方向挖取横向槽,并向横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然后在横向槽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下钻取竖向槽,并向竖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分别向横向和竖向的膨胀支撑架灌入膨胀黏胶浆料,待完全膨胀固化后,形成半框形膨胀支撑架;所述竖向槽的深度为1.5m;

为了更加好地抓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半框形膨胀支撑架的两个末端设有开叉支撑架。

本发明的膨胀黏胶浆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膨胀剂钙矾石按照质量比3.5:1:2.5:2:0.5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层,去除水层后,加入膨胀剂钙矾石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液;该黏胶浆液在1个h内完成灌注,5-10h后固化;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醋、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40:25:0.1:0.3:1在62-65℃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5h制得。

为了方便后期种植和维护生态植物,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缓坡平台的外侧安装喷水管道,缓坡平台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沟;喷水管道与排水沟分别位于横向槽的左右两侧。

(4)生态种植的步骤:然后在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上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技术铺填养殖土;所述养殖土的厚度为20cm。种植、养护藤条类植物。所述藤条类植物为常春油麻藤。所述养殖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而成:泥土100份、沙土20份、堆肥组合物35份;所述堆肥组合物为利用园林废物经堆肥发酵而成,具体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堆肥发酵而成:园林植物废弃物100份、秸秆腐解物10-25份、畜禽粪便10-25份、余厨废弃物10-25份、复合发酵菌2-5份、ph调节剂0.5-1.5份、导电率调节剂1-2份。

实施例3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1)岩质边坡主体结构构建的步骤:将岩质边坡修筑成多级缓坡带,每一级缓坡带包括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每个缓坡平台的台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每个缓坡平台的宽度为1.2m,缓坡平台的长度为5-10m;每个岩质坡体的长度为5m,坡比为1:1.2;

(2)岩质坡体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岩质坡体上打入锚杆,然后开挖地梁坑槽;锚杆预留钢筋与地梁钢筋笼绑扎;所述地梁坑槽由多个横向地梁坑槽和多个纵向地梁坑槽组成;在各个横向地梁坑槽和纵向地梁坑槽上铺设地梁钢筋笼,进行地梁整体浇注,形成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地梁框架结构围合形成多个生态种植区;纵横交错设置的地梁框架结构有利于将各个生态种植区的土壤保护在框架内,防止种植区域移动或者滑落。

为了让地梁框架结构更好地抓地,所述锚杆设置于横向地梁坑槽与纵向地梁坑槽交叉点上和两交叉点之间,两相邻锚杆间距为1.5m,锚杆长为2m。

(3)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在每个缓坡平台上沿缓坡平台长度方向挖取横向槽,并向横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然后在横向槽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下钻取竖向槽,并向竖向槽插装膨胀支撑架,分别向横向和竖向的膨胀支撑架灌入膨胀黏胶浆料,待完全膨胀固化后,形成半框形膨胀支撑架;所述竖向槽的深度为2m;

为了更加好地抓地,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半框形膨胀支撑架的两个末端设有开叉支撑架。

本实施例的膨胀黏胶浆料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和膨胀剂钙矾石按照质量比3.5:1:2.5:2:0.5制成,其制备方法如下:由聚氨酯预聚体、水泥、熟石灰、水在混合罐中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黏胶浆液,静置2h使黏胶浆液形成黏胶浆料层和水层,去除水层后,加入膨胀剂钙矾石再次搅拌制成黏胶浆液;该黏胶浆液在1个h内完成灌注,5-10h后固化;其中聚氨酯预聚体由异氰酸醋、聚乙二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二辛基焦磷酰氧基)钛酸异丙酯和水按照40:25:0.1:0.3:1在62-65℃且具有氮气保护的真空反应罐中搅拌1-2h制得。

为了方便后期种植和维护生态植物,在缓坡平台加固施工的步骤中,所述缓坡平台的外侧安装喷水管道,缓坡平台的内侧上设有排水沟;喷水管道与排水沟分别位于横向槽的左右两侧。

(4)生态种植的步骤:然后在岩质坡体和缓坡平台上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技术铺填养殖土;所述养殖土的厚度为25cm。种植、养护藤条类植物。优选地,所述藤条类植物为葛藤。所述养殖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而成:泥土100份、沙土20份、堆肥组合物35份;所述堆肥组合物为利用园林废物经堆肥发酵而成,具体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经堆肥发酵而成:园林植物废弃物100份、秸秆腐解物10-25份、畜禽粪便10-25份、余厨废弃物10-25份、复合发酵菌2-5份、ph调节剂0.5-1.5份、导电率调节剂1-2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