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80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基础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地下电力设备及电缆基础井。电缆井需要充足的地下空间,用于解决配电设备与周围的环境条件不协调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在发热时会产生热量,从而生成水蒸汽。这些水蒸气会在配电设备和电缆上形成冷凝水,从而使降低配电设备和电缆处于潮湿状态,降低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由于供电设备都设置在地下空间,这样就对其共组的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要求,申请号为201610660918.8的发明专利申请中,采用了阻水堰将井体分成了两个空间,这样虽然可以防止水倒灌,但是占用了较大空间,也限制了供电设备的安放,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该配电井避免了水淹没供电设备,并且可以监控配电井的状态,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保证了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包括井体,在井体底部设置排水口,井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多个通孔,支撑板的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柱,在井体顶部设置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在通气孔内设置有斜挡板,所述的斜挡板远离通气孔的一端高于斜挡板靠近通气孔的一端;在井体一侧的中部和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通。

在井体内设置气体传感器qm、光敏电阻rg和热敏电阻rt,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容c1与供电电源并联,气体传感器qm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滑动变阻器w1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和非门f3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2和非门f4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1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3与所述继电器j1并联,非门f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2与电容c1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4与继电器j2并联,光敏电阻rg的一端与通过开关k与稳压管vs的正极连接,稳压管vs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光敏电阻rg的另一端与非门f4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4的输入端通过滑动变阻器w3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与电容c1负极连接,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和非门f1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1的输入端通过变阻器w1与稳压管vs的正极连接,非门f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4和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与抽风机m串联,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与照明灯l串联。

所述的在通气孔上设置有防尘网。在斜挡板上设置用于加热空气的电加热丝。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在井体底部设置排水口,可以用于排水,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有支撑柱,可以用于支撑配电设备,这样避免井体进水浸坏配电设备,并且使用支撑板和支撑柱可以进行更换,便于安装使用,在支撑板上设置多个通孔,便于透气和水流下,并且这样不需要使用阻水堰,降低了施工难度;有通气孔便于通气,便于水蒸气蒸发,挡雨板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淋到井体中,在通气孔内的斜挡板避免雨水流入,并且在斜挡板上有电加热丝,可以对通风孔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在通气孔设置防尘网,这样可以避免灰尘进入井体,并且也可以预防一些虫子进入井体,避免配电设备被短路;在井体上设置出风口,并且出风口与抽风机连通,这样一旦井体内过热或者发生火灾时,可以及时的将热气或烟尘抽出;在井体内设置气体传感器可以及时的监测井体内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有热敏电阻,可以及时的检测井体内温度;有光敏电阻,可以感知光照情况,并且有开关k可以控制光敏电阻是否工作;当井体内温度过高或者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则风机启动,将热气或易燃易爆气体抽出;当需要自动控制照明时,关闭开关k,则光敏电阻工作,可以控制照明灯照明。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中,1为井体,2为排水口,3为支撑板,4为通孔,5为支撑柱,6为通气孔,7为挡雨板,8为斜挡板,9为出风口,10为照明灯,11为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配电设备基础井,包括井体1,在井体1底部设置排水口2,井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支撑板3,在支撑板3上设置多个通孔4,支撑板3的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柱5,在井体1顶部设置多个通气孔6,通气孔6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7,在通气孔6内设置有斜挡板8,所述的斜挡板8远离通气孔6的一端高于斜挡板8靠近通气孔6的一端;在井体1一侧的中部和底部设置有出风口9,所述出风口9通过管道与抽风机11连通。所述的在通气孔6上设置有防尘网。在斜挡板7上设置用于加热空气的电加热丝。在井体1的顶部设置照明灯10。

在井体内设置气体传感器qm、光敏电阻rg和热敏电阻rt,所述气体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电容c1与供电电源并联,气体传感器qm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滑动变阻器w1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和非门f3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2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2和非门f4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1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3与所述继电器j1并联,非门f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j2与电容c1正极连接,有二极管d4与继电器j2并联,光敏电阻rg的一端与通过开关k与稳压管vs的正极连接,稳压管vs的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光敏电阻rg的另一端与非门f4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4的输入端通过滑动变阻器w3与电容c1的负极连接,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与电容c1负极连接,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和非门f1的输入端连接,非门f1的输入端通过变阻器w1与稳压管vs的正极连接,非门f1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4和非门f2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与抽风机m串联,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与照明灯l串联。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设备基础井,包括井体,在井体底部设置排水口,井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多个通孔,支撑板的下方设置多个支撑柱,在井体顶部设置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在通气孔内设置有斜挡板,所述的斜挡板远离通气孔的一端高于斜挡板靠近通气孔的一端;在井体一侧的中部和底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通。该配电井避免了水淹没供电设备,并且可以监控配电井的状态,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保证了供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陈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6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