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674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下水塞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洗漱池的下水塞一般为圆柱形,并且可以自由转动。下水时,就将塞子拨到一定的角度,水就可以从下水口流出。需要蓄水时,就把塞子拨到与下水口平行,堵住下水口,就可以蓄水。我们在使用中就会发现,有时会有杂物被冲进下水口,挡住了下水通道,致使下水不畅,需要我们去疏通管道,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下水塞存在的杂物容易被冲进下水口,挡住了下水通道,致使下水不畅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它包括圆柱形阻水塞和圆柱形过滤网,圆柱形阻水塞活动连接在连接轴上,圆柱形过滤网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圆柱形过滤网开口端套在圆柱形阻水塞的开口端上。

圆柱形阻水塞的开口端上设置有第二硅胶垫。

圆柱形过滤网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一硅胶垫。

连接轴上端设置有套筒,套筒顶端设置固定有垫片,圆柱形过滤网固定在垫片上,连接轴顶端用螺帽压紧圆柱形过滤网。

圆柱形过滤网上的漏孔面积等于或小于圆柱形阻水塞开口端面积。

圆柱形阻水塞的开口端直径比下水管直径小5-8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常规下水塞基础上增加圆柱形过滤网,圆柱形过滤网倒扣在圆柱形阻水塞上,防水时候,圆柱形过滤网倒扣在圆柱形阻水塞上,由于圆柱形阻水塞是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由于重力作用,圆柱形阻水塞位于连接轴底部,在圆柱形过滤网与圆柱形阻水塞之间形成缝隙,水流通过圆柱形过滤网后从缝隙之间流入下水道;垃圾遗留在圆柱形过滤网上,不会冲到下水道内;蓄水时候,将圆柱形阻水塞翻转到上表面,使圆柱形阻水塞位于上,圆柱形过滤网位于下,这时候圆柱形阻水塞与圆柱形过滤网紧密接触,堵死下水管,实现蓄水;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下水塞存在的杂物容易被冲进下水口,挡住了下水通道,致使下水不畅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圆柱形过滤网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它包括圆柱形阻水塞8和圆柱形过滤网7,圆柱形阻水塞8活动连接在连接轴4上,圆柱形过滤网7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圆柱形过滤网7开口端套在圆柱形阻水塞8的开口端上。

圆柱形阻水塞8的开口端上设置有第二硅胶垫2。

圆柱形过滤网7的柱壁上设置有第一硅胶垫1。

连接轴4上端设置有套筒3,套筒3顶端设置固定有垫片5,圆柱形过滤网7固定在垫片5上,连接轴4顶端用螺帽6压紧圆柱形过滤网7。

圆柱形过滤网7上的漏孔面积等于或小于圆柱形阻水塞8开口端面积。

圆柱形阻水塞8的开口端直径比下水管直径小5-8毫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用的水池下水塞结构,它包括圆柱形阻水塞(8)和圆柱形过滤网(7),圆柱形阻水塞(8)活动连接在连接轴(4)上,圆柱形过滤网(7)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圆柱形过滤网(7)开口端套在圆柱形阻水塞(8)的开口端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下水塞存在的杂物容易被冲进下水口,挡住了下水通道,致使下水不畅等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侯宗斌;龙祖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