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021阅读:6375来源:国知局
农村用蹲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已有厕屋农户的卫生厕所改造,具体地说是农村用蹲便器。



背景技术:

世界厕所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人每天要上6-8次厕所,一年约上2500次厕所,一生中约有3年时间在厕所度过。数据显示,全球约80%的疾病源自人类排泄物,在无厕人口集中地区,霍乱、肠道寄生虫、肺炎、腹泻等每年夺取220万人的生命,致命率比艾滋病或肺结核还高。

旱厕的蹲坑下面都有一个贮粪池或粪缸等埋入地下,用来贮藏粪尿。由于旱厕没有冲水设备、下水道和能分解处理粪尿的设备,因此旱厕的贮粪池、蹲坑、小便池和粪缸里面的粪尿不能及时清掏,因此这种厕所有臭气熏天的气味,会招来蚊蝇和滋生蛆虫。中国的旱厕绝大部分在城镇棚户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镇绝大部分旱厕和农村部分旱厕被冲水式厕所和各种环保生态厕所替代。

为了改善“如厕”问题,中国政府近几年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陕西省也积极推动农村改水改厕,希望能够通过改水改厕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善农村的环境面貌。改厕的目标就是消除“旱厕”,让水冲卫生厕所走进每一个农户的家中。申请人就是陕西农村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有几亩果园,还有一个自己的小菜园,申请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种着土地,靠着土地生活。申请人也深知农村旱厕的不卫生会容易带来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夏天,气味难闻,但是人类粪便人体排泄的尿和粪的混合物,但是他又觉得丢之可惜,造成资源浪费,因为人粪约含70%~80%水分,20%的有机质(纤维类、脂肪类、蛋白质和硅、磷、钙、镁、钾、钠等盐类及氯化物),少量粪臭质、粪胆质和色素等。人尿含水分和尿素、食盐、尿酸、马尿酸、磷酸盐、铵盐、微量元素及生长素等。人粪尿碳氮比(C/N)较低,极易分解;含氮素较多,腐熟后可作速效氮肥用,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与磷、钾肥配合施用。

目前农村旱厕改造大多采用传统技术,功能单一,效果差,技术滞后严重,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现有农村旱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厕所,不但响应国家规划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干净卫生,还能将资源再生利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农村用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旱厕是在农户家一平方米见方的地方实施改进的,其中,一平方米见方的坑内设置有贮粪桶、贮粪桶上安装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与可拆卸盖板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可拆卸盖板上部是蹲位位置,排污管道一侧与冲水管道相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贮粪桶设置在贮粪池内,贮粪池内壁通过混凝土加固层加固设置。

作为优选,排污管道出口处设置有反味挡板,反味挡板顶端固定在排污管道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农村用蹲便器,结构简单,防反溅污水,造价低,200-300元成本就可以完成旱厕改造,普通老百姓容易接受的价格就可以将其改造成功,同时响应了国家规划,使用方便,干净卫生,将可拆卸盖板取下,就可以拿出坑底的贮粪桶,送去村里统一的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变成堆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粪池;11-混凝土加固层;2-贮粪桶;3-排污管道;31-反味挡板;4-可拆卸盖板;5-冲水管道;6-蹲位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所示,农村用蹲便器,其特征在于:旱厕是在农户家一平方米见方的地方实施改进的,其中,一平方米见方的坑内设置有贮粪桶(2)、贮粪桶(2)上安装有排污管道(3),排污管道(3)与可拆卸盖板(4)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可拆卸盖板(4)上部是蹲位位置(6),排污管道(3)一侧与冲水管道(5)相连通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贮粪桶(2)设置在贮粪池(1)内,贮粪池(1)内壁通过混凝土加固层(11)加固设置。

作为优选,排污管道(3)出口处设置有反味挡板(31),反味挡板(31)顶端固定在排污管道(3)出口处。

实施例1,以户为单位进行旱厕改进,在农户家里一平方米见方的地方,先挖出一个坑,将坑内土挖出后,在坑内壁上用混凝土加固,形成一个贮粪池(1),贮粪池(1)内主要用于放置贮粪桶(2),贮粪桶(2)上安装有排污管道(3),排污管道(3)与可拆卸盖板(4)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可拆卸盖板(4)上部是蹲位位置(6),排污管道(3)一侧与冲水管道(5)相连通设置。排污管道(3)出口处设置有反味挡板(31),反味挡板(31)顶端固定在排污管道(3)出口处。

根据情况隔段时间,将可拆卸盖板(4)取下,拿出贮粪桶(2)送至村里集中的化粪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变成堆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