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窨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771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窨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窨井。



背景技术:

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此外,埋设在地下的电讯电缆检查井、电力电缆检查井,也叫窨井。

现有的窨井通常为水泥结构,窨井的井身通常采用水泥结构,自身重量大不便于运输安装,且窨井的高度通常是固定的不便于根据特定地点的需求调节窨井的高度。且目前的窨井通常只具备导流污水的功能,不能对窨井内的水进行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窨井,该智能窨井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手机等无线终端连接,远程控制水泵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控制喷淋孔是否进行喷水,井道由多段塑胶管单体连接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通过调节塑胶管单体的数量来调节井道的窨井的深度,且塑胶管单体的重量轻,储存运输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窨井,包括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上方的井道、以及用于密封井道上端口的井盖,所述井道的下端口与蓄水池连接,井道由多段塑胶管单体依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井道内设置有水泵,井盖开设有喷洒孔,水泵的进水端与蓄水池池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水泵的出水端与喷洒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还包括与水泵电连接的控制器和设置于井盖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井道内设置有液位计,液位计与控制器连接。

其中,还包括两根导流管和四通接头,井道的下端、两根导流管的一端以及蓄水池的上端开口分别与四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塑胶管单体的下端设置有插接头,塑胶管单体的上端设置有套体,插接头的外圈表面和套体的内圈表面均缠绕有电热丝。

其中,所述电热丝由多个V型金属丝依次首尾相连而成。

其中,所述井道的下端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所述导流管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蓄水池的上端开口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均夹设有电热丝。

其中,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雨水滤网箱。

其中,所述蓄水池和井道的连接处设置有雨水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手机等无线终端连接,远程控制水泵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控制喷淋孔是否进行喷水,井道由多段塑胶管单体连接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通过调节塑胶管单体的数量来调节井道的窨井的深度,且塑胶管单体的重量轻,储存运输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塑胶管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塑胶管单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蓄水池、2—井道、3—井盖、4—水泵、5—进水管、6—出水管、7—控制器、8—无线通信模块、9—液位计、10—插接头、11—套体、12—电热丝、13—雨水滤网箱、14—雨水过滤层、15—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图3,一种智能窨井,包括蓄水池1、设置于蓄水池1上方的井道2、以及用于密封井道2上端口的井盖3,所述井道2的下端口与蓄水池1连接,井道2由多段塑胶管单体依次首尾相连而成,所述井道2内设置有水泵4,井盖3开设有喷洒孔,水泵4的进水端与蓄水池1池底之间连接有进水管5,水泵4的出水端与喷洒孔之间连接有出水管6,还包括与水泵4电连接的控制器7和设置于井盖3且与控制器7电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8。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手机等无线终端连接,远程控制水泵4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控制喷淋孔是否进行喷水,井道2由多段塑胶管单体连接而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通过调节塑胶管单体的数量来调节井道2的窨井的深度,且塑胶管单体的重量轻,储存运输安装方便。

其中,所述井道2内设置有液位计9,液位计9与控制器7连接。现有的很多城市地下水管道中位于低洼的位置通常在下雨是与发生溢水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地面大量积水,阻断地面交通,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计9的设计,可以自动感应窨井内的水位,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液位计9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7,控制器7自动控制水泵4进行工作,将窨井内的水控制在合理高度,避免窨井内积水过度而溢出路面。

其中,还包括两根导流管15和四通接头,井道2的下端、两根导流管15的一端以及蓄水池1的上端开口分别与四通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塑胶管单体的下端设置有插接头10,塑胶管单体的上端设置有套体11,插接头10的外圈表面和套体11的内圈表面均缠绕有电热丝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装配过程中,塑胶管单体拼接完成后导通电热丝12,电热丝12加热塑胶管单体的连接部位,熔融塑胶管单体的塑胶材料完成粘结,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连接处的密封性好,井道2内的水不会发生渗漏而冲刷走窨井周围的泥土,避免发生路面塌陷现象。

其中,所述电热丝12由多个V型金属丝依次首尾相连而成。电热丝12采用这样的结构分布,能够确保塑胶管单体的连接处融化足够的塑胶材料进行粘连,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好。

其中,所述井道2的下端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所述导流管15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以及所述蓄水池1的上端开口与四通接头的连接处均夹设有电热丝12。具体地,四通接头、导流管15和蓄水池1均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制得。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装配过程中,塑胶管单体拼接完成后导通电热丝12,电热丝12加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位,熔融连接处的塑胶材料完成粘结,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连接处的密封性好,连接处不会发生渗漏而冲刷走周围的泥土,避免发生路面塌陷现象。

其中,所述进水管5的进水端连接有雨水滤网箱13。雨水滤网箱13的设置能够对蓄水池1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避免进水管5发生堵塞。

其中,所述蓄水池1和井道2的连接处设置有雨水过滤层14。雨水过滤层14能够对从井盖3流入蓄水池1内的雨水进行净化过滤,避免大颗粒杂物进入蓄水池1内。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