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河道隔离珊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193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珊栏,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河道隔离珊栏。



背景技术:

为了拦截漂浮垃圾,一般采用防污栅栏对其进行拦截,而防污栅栏放入河道内后,长期受到冲击,珊栏容易松垮,导致珊栏被冲毁,现有技术中的珊栏的固定力还不够。而且珊栏的高度不可调节,如果水位过高,那么原本露出与水位上端的珊栏便会被河水淹没,进而不能达到隔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河水水位自行调节高低、且能够最大程度增加珊栏抗冲击强度的环境河道隔离珊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环境河道隔离珊栏,包括插入于河床中的一根以上的插板组成的珊栏,每根插板的顶部均开口,开端插入设置一升降板,每根插板的上端开口端均放入设置一弹簧,升降板的底部插入于插板中并与插板内部的弹簧上端面接触,珊栏的顶部安装一固定套,固定套的下端面开口,珊栏的上端分别插入于固定套的下端面,所述固定套的两侧活动连接一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设置于预埋在河床中的预埋件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的上端面开口,开口端形成一个容纳腔,容纳腔底面上设置一配重块,配重块顶部设置有松紧带,松紧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固定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均设置一凸部,所述支撑板通过铰链与该凸部活动铰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块升降板上均套装一块浮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每根插板的顶部均设置一升降板,可通过升降板实现整个珊栏与河水水面的高低平衡,其通过两侧的支撑板实现对中间珊栏的两侧平衡,保证珊栏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使用寿命更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包括插入于河床中的一根以上的插板5组成的珊栏,每根插板5的顶部均开口,开端插入设置一升降板9,每根插板5的上端开口端均放入设置一弹簧(未图示),升降板9的底部插入于插板5中并与插板5内部的弹簧上端面接触,珊栏的顶部安装一固定套8,固定套8的下端面开口,珊栏的上端分别插入于固定套8的下端面,固定套8的两侧活动连接一支撑板4,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于预埋在河床中的预埋件2内。

本实施例中,预埋件2的上端面开口,开口端形成一个容纳腔,容纳腔底面上设置一配重块1,配重块1顶部设置有松紧带3,松紧带3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4,由于通过松紧带3连接支撑板,因此支撑板4的高度可调,进而升降板相对插板的高度也可调节。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4的顶部通过铰链11连接固定套8,固定套的两侧均设置一凸部7,支撑板通过铰链11与该凸部7活动铰接,通过插板5两侧的支撑板,实现对插板两侧的平衡,保证河水冲击插板时能够足够承受冲击力度,增加整个珊栏的使用使用。

本实施例中,每块升降板上均套装一块浮体6,该浮体6的作用主要是起到阻挡以及上浮升降板9的作用,浮体6根据河道水面高低实现升降,而升降板9的高低调节通过松紧带实现,因此能够有效解决河水水位高度变化的问题,通过两侧的重力,将固定套向两侧方向拉紧,进而将插板压紧于河床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每根插板的顶部均设置一升降板,可通过升降板实现整个珊栏与河水水面的高低平衡,其通过两侧的支撑板实现对中间珊栏的两侧平衡,保证珊栏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使用寿命更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