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18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平面钢闸门,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孔口、高水头的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



背景技术:

现有水利水电工程中所用闸门均为传统的滑动支承或滚动支承(滚动支承又包括定轮支承、链轮支承等)。滑动支承摩擦系数较高,不适宜用于大孔口、高水头闸门;定轮支承虽适用于大孔口、高水头闸门,但是定轮支承荷载有限,制造、安装工作量大,技术工艺复杂,且要求门槽预留空间大,埋件构造复杂;链轮支承是一种适宜用于大孔口且能够承受超高水头的滚动支承形式,但由于其对制造、安装及维护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且造价非常昂贵,目前在国内采用链轮支承的工程只有极少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荷载高,适用于大孔口、高水头的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包括设置于闸门槽内的钢闸门本体,在所述钢闸门本体背水面上靠近左、右两侧边沿处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对充压支承,所述充压支承为开口向外的箱型结构,所述充压支承的开口边沿与固设于所述闸门槽内侧壁上的轨道相贴合形成储水空腔;在所述钢闸门本体上设置有自其迎水面水平穿入的充压主管,所述充压主管通过向两侧延伸的充压支管分别与所述储水空腔相连通;在所述充压主管上设置有加压水泵,每一所述充压支管上均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

在所述充压支承的开口边沿处固设有环形卡板,紧贴所述环形卡板内侧环面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贴合的支撑调整块,所述支撑调整块活动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板与充压支承间形成的卡槽内,在所述支撑调整块与所述卡槽槽底贴合面上设置有阻水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及使用简便,维护成本低,钢闸门本体运行时的启闭力大大降低。通过加压水泵、充压主管和充压支管将钢闸门本体上游水加压后输送至充压支承与轨道之间形成的储水空腔中,使其形成高压水腔室,高压水对轨道的反作用力作用于钢闸门本体上,从而抵抗钢闸门本体上游水压力,减小轨道与充压支承间的压力,使钢闸门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与闸门槽侧壁的滑动摩阻力大为减小,适于大孔口、高水头闸门使用,大大降低了闸门的启闭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钢闸门本体背水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压支承式平面钢闸门,包括设置于闸门槽1内的钢闸门本体2,在钢闸门本体2背水面上靠近左、右两侧边沿处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对充压支承3,充压支承3为开口向外的箱型结构;充压支承3的开口边沿与固设于闸门槽1内侧壁上的轨道4相贴合形成储水空腔5,轨道4为预埋在闸门槽1混凝土中的预埋件,表面贴有不锈钢板;在钢闸门本体2上设置有自其迎水面水平穿入的充压主管6,充压主管6通过向两侧延伸的充压支管7分别与储水空腔5相连通;在充压主管6上设置有加压水泵8,每一充压支管7上均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9。当闸门需要启闭时,加压水泵8首先工作,抽取钢闸门本体2上游水加压后沿充压支管7分别进入储水空腔5中,高压水使储水空腔5形成高压腔室,对充压支承3形成反作用力,作用于钢闸门本体2上,从而抵抗上游水给钢闸门本体2带来的压力,减小轨道4与充压支承3间的压力,减小钢闸门本体2在开启时的滑动摩阻力,大大降低了闸门的启闭力。

由于闸门上游水压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钢闸门本体2在局部开启时上游水压分布更加复杂,充压支承3沿钢闸门本体2高度方向设置若干对,这样每个储水空腔5的压力自动适应上游水压的大小,保证了闸门本体2在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当然充压支承3可根据闸门本体2的结构选择是否均匀布置;设置流量调节阀9使得每个充压支管7中流量相等,有效保证了每个充压支承3的储水空腔都能够形成有效压力而适应上游水压。

由于钢闸门本体2在水压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加之钢闸门本体2和轨道4制作精度的限制,为了保证每一个储水空腔5都能有效密封,在充压支承3的开口边沿处固设有环形卡板10,紧贴环形卡板10内侧环面设置有与轨道4相贴合的支撑调整块11(支撑调整块11一般多由铜或工程塑料制成,既具有一定的强度、耐腐蚀,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受到高水压时具有一定的变形量),支撑调整块11活动安装于环形卡板10与充压支承3间形成的卡槽内,并在卡槽内沿槽宽方向前后移动,其移动行程一般为5~15mm,在向储水空腔5内输送高压水时,支撑调整块11会被顶出,从而适应钢闸门本体2的变形量;在支撑调整块11与卡槽槽底贴合面上设置有阻水密封环12,防止高压水沿卡槽槽底缝隙流出,保证储水空腔5内的压力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