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淋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78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淋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淋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由于清洗的需求必须使用到各种不同温度的中温热水,例如浴室淋浴冲洗等均有使用到中温热水,由于所使用的中温热水用量不多,且各种用途的中温热水在使用时,清洗放水多属非连续性用法的情况下,浴室淋浴器在使用后所排放出的热废水,较难将残留的热能收回重复利用,造成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淋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浴室淋浴器在使用后所排放出的热废水,较难将残留的热能收回重复利用,造成热能浪费的技术问题。

一种节能淋浴器,包括:水温控制机构、热交换器、热水加热器、清洗盆体以及热交换器;所述水温控制机构设置有回温龙头,所述回温龙头设置有座体,在所述座体内形成有温水室,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调控柄以及与所述温水室相通的出水口,所述调控柄与位于所述温水室内的阀体连接以控制阀体的位置,所述座体内的温水室通过两管体分别与热水加热器连接,经所述热交换器升温后的温水与经所述热水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水在所述温水室内由阀体混合调节后由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清洗盆体的下方,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外部水源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温水室,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清洗盆体相互连通。

所述座体的一端处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冷水入口以及冷水出口,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温水入口、温水出口以及热水入口,所述温水入口、温水出口以及热水入口与所述温水室相通,所述冷水入口与提供外部水源的冷水管连接,所述冷水出口与输冷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冷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热交换管的一端,所述温水入口与所述热交换管另一端所连接的输温管相互连接,所述温水出口通过温水管与热水加热器一端连接,所述热水加热器另一端通过热水管连接至所述热水入口。

所述座体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内凹阻绝导热的隔温槽,所述隔温槽的一侧为所述冷水入口及冷水出口位置,另一侧为所述温水入口及温水出口位置。

所述热交换器设置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设置为由中空状壳体形成,所述流道位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流道处的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突伸位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废热水入口以及废热水出口,所述废热水入口与所述清洗盆体相互连接,所述废热水出口连接至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淋浴器将排放的温水再利用,同时对欲加热的冷水通过热交换器先行预热,减少加热冷水所需的能源,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水温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水温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热交换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热交换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节能淋浴器清理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淋浴器包括水温控制机构1、热交换器2、热水加热器3以及清洗盆体4。

如图2、图3所示,水温控制机构1设置有回温龙头10,回温龙头10设置有座体11,座体11上形成有内凹状阻绝导热的隔温槽110,座体11内部形成有温水室111,温水室111位于隔温槽110一侧,座体11的一端设有冷水入口112以及冷水出口113,冷水入口112以及冷水出口113相互连接且位于隔温槽110的另一侧,以降低隔温槽110两侧的导热,其中冷水入口112与提供清水水源的冷水管12连接,而冷水出口113与输冷管13连接,输冷管13连接至热交换器2处。

座体11还设置有温水入口114、温水出口115以及热水入口116,温水入口114、温水出口115与温水室111内部相连通,其中温水入口114与输温管14的一端连接,输温管14的另一端连接至热交换器2处,温水出口115与温水管15的一端连接,温水管15的另一端与热水加热器3的入水口连接,热水入口116与热水管16的一端连接,热水管16的另一端与热水加热器3的出水口连接。

座体11上还设置有调控柄17以及出水口18,座体11内部相对于调控柄17设置有阀体,阀体分别与温水室111、热水入口116以及出水口18相通,通过调控柄17驱动阀体位置,以调节温水的水量及热水水量成一定比例,使得调节后可提供使用者淋浴的水由出水口18流出使用。

实际使用时,冷水管12将外部常温的水源经座体11的冷水入口112及冷水出口113进入输冷管13,再进入相互连接且位在热交换器2内的热交换管22,热交换管22内部的水经预热后水温将提升,经升温的温水由输温管14通过温水入口114导入座体11的温水室111内,温水可与阀体相通,温水可经温水出口115以及温水管15进入热水加热器3内将温水进行加热至所设定的高温热水,由于将温水加热至热水的温差较小,可在较少加热能源下完成,起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热水加热器3所输出的热水通过热水管16后进入座体11的热水入口116,使用者可依据所需使用水温操作调控柄17的阀体,经调节后的水由出水口18流出使用。

如图4-6所示,热交换器2包括热交换室20以及热交换管22,热交换室20设置在壳体21内部,壳体21设置为中空状,其内部形成有流道212,热交换管22可穿设位在热交换室20内的流道212处,壳体21上设置有废热水入口213以及废热水出口214,废热水入口213以及废热水出口214与壳体21内部的流道212相通。流道212的设置方式为:在壳体21内设置隔板211,隔板211连接在壳体21的上壁面、下壁面及其中一端面,隔板211的另一端面没有与壳体21内壁面连接封闭,以形成呈U型水流通道,呈U型的流道212的一端与废热水入口213相通,另一端与废热水出口214相通,热交换管22呈U型,热交换管22的管体在隔板211两侧形成呈U型的流道212,热交换管22的管体端部位于壳体21外部,如图1所示,清洗盆体4的底壁面设置有盆体排水头40,盆体排水头40与废热水入口213相连通,废热水出口214经由排水管215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连接。

使用者在淋浴时,通过与出水口18连接的莲蓬头喷出热水供淋浴使用,用后的废热水由废热水入口213进入壳体21的流道212内再由废热水出口214排出,常温干净清水由输冷管13进入位于废热水出口214一侧的热交换管22内,再朝向位于废热水入口213一侧的热交换管22流动,热交换管22的管材具有较佳导热效果,使得管壁外部为废热水可与管壁内部的常温清水进行较高效率的热交换,使得常温清水的温度可以提升至一定温度的干净温水后输出。

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室20内进一步设置有清理器23,清理器23包括链条231、多个转向器232以及弹性元件,链条231一端可贯穿盆体排水头40所设的穿孔41后连接有把手401,另一端连接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1的内壁面或热交换管22管壁上,各转向器232分别设置在热交换管22两端处的壳体21内壁面或热交换管22管壁上,借以使链条231可接近或贴靠在热交换管22的管体处,由于链条231可绕设在各转向器232上进行引导,使得热交换管22的管壁外侧设置有一段以上的链条231以供贴靠,使用者可拉动链条231移动后,若热交换管22的管体外侧积存有污泥,可通过移动的链条231予以清除,再利用废热水在流道212内流动将污泥清除,使得热交换管22保持较佳的热交换功能,进一步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淋浴器将排放的温水再利用,同时对欲加热的冷水通过热交换器先行预热,减少加热冷水所需的能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