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易冲洗小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95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新型易冲洗小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易冲洗小便器。



背景技术:

男卫生间内通常都安装有小便器,这些小便器通常都具有冲水装置,方便人员对便槽进行便后清洁。然而,前述的供水装置一般都是将出水口设置在便槽上端,然后在便槽的三个内壁上喷淋并形成水帘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一是水帘不能兼顾便槽前方近开口处下端的清洁,二是耗费的水资源相对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新型易冲洗小便器,用以解决便槽前方近开口处下端的清洁问题,并且减少了冲洗时的耗水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易冲洗小便器,包括:

便槽,所述便槽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便槽内为用于承接小便的腔室,该便槽的上端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腔室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便槽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花洒,所述便槽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花洒,所述便槽的开口顶端设置有第三出水花洒;

供水装置,包括水管、阀体、红外感应器,所述水管一端连通外部的水源,另一端连通第一出水花洒、第二出水花洒、第三出水花洒;该阀体为一电磁阀,该阀体位于水管的中部,用于控制水管水流的流量;红外感应器用于感知该便槽的外侧是否有人员正在小便;

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红外感应器、阀体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水花洒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右侧内壁,所述第二出水花洒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左侧内壁,所述第三出水花洒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后侧内壁。

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位于便槽左侧内壁上设置的第一出水花洒、便槽右侧内壁上设置的第二出水花洒、便槽开口顶端设置的第三出水花洒。并且,前述三个出水花洒均采用发散喷淋的方式,出水时对便槽内壁形成冲击水流和喷溅水流,解决了便槽前方近开口处下端的清洁问题,并且,喷溅水流的冲洗方式相较于现有方式节省了冲洗时的耗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便槽;2、第一出水花洒;3、第二出水花洒;4、顶端出水花洒;5、排水口;6、红外感应器;7、水管;8、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

新型易冲洗小便器,包括:

便槽1,所述便槽1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便槽1内为用于承接小便的腔室,该便槽1的上端开设有排气孔8,该排气孔8用于连通外部抽气装置,用于抽离便槽中的异味空气。所述腔室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口5,所述便槽1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水花洒2,所述便槽1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花洒3,所述便槽1的开口顶端设置有第三出水花洒4;

供水装置,包括水管7、阀体、红外感应器6,所述水管7一端连通外部的水源,另一端连通第一出水花洒、第二出水花洒、第三出水花洒;该阀体为一电磁阀,该阀体位于水管7的中部,用于控制水管7水流的流量;红外感应器6用于感知该便槽1的外侧是否有人员正在小便;

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与红外感应器6、阀体均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花洒2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1右侧内壁,所述第二出水花洒3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1左侧内壁,所述第三出水花洒4的水流出射方向为发散地射向便槽1后侧内壁。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