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制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826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制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水造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制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饮用水的再次改革,空气制水渐渐地为人们所熟悉,空气制水机也越来越普及,但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空气制水机还存在滤芯更换不方便、滤芯更换漏水、水箱拆卸不方便以及结构所占空间体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制水机,其能解决滤芯更换不方便,滤芯更换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制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水机构,用于抽吸空气并将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水滴进行收集存储;

水净化机构,用于将所述制水机构收集存储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水净化机构包括多个滤芯和滤芯安装模块,所述多个滤芯包括滤芯盖、滤芯盖连接架以及滤芯体,所述滤芯体与所述滤芯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滤芯盖与所述滤芯盖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滤芯安装模块包括滤芯安装板和板框,所述板框与滤芯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滤芯盖连接架卡夹固定于所述板框与所述滤芯安装板之间,所述滤芯安装板包括多个固定筒,所述板框包括板框底板,所述板框底板设有与所述多个固定筒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多个滤芯体倒置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多个滤芯盖连接,所述多个滤芯盖倒置设置在所述固定筒中;

水输出机构,用于将所述水净化机构净化处理完成的水并将水输送出;

安装底板,作为所述制水机构、所述水净化机构以及所述水输出机构安装的承载体。

优选的,所述滤芯安装板还包括挡水边框和排水道,所述挡水边框与滤芯安装板板边连接,所述排水道与挡水边框连接,所述挡水边框防止所述滤芯安装板板的水流向板外,所述排水道对所述滤芯安装板内的水进行导流排出;所述板框底板积聚的水经过所述通孔流至所述滤芯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制水机构包括抽吸空气装置、水冷凝装置以及水接存装置,所述水接存装置包括集水盘、水箱以及水箱框架,所述抽吸空气装置抽吸空气至所述水冷凝装置冷凝成水滴,所述集水盘收集水滴送至所述水箱,所述排水道导引水流向所述集水盘。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设有一方开口的卡接框条,所述卡接框条与水箱相适配,所述水箱从卡接框条的开口置于卡接框条中固定。

优选的,所述抽吸空气装置包括风机和空气过滤网,所述风机对外部空气进行抽吸,经过所述空气过滤网过滤,至所述水冷凝装置冷凝成水。

优选的,所述水冷凝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对所述风机抽吸的空气中的水蒸汽进行冷凝成水。

优选的,所述水净化机构还包括紫外光杀菌器,水依次经过多个滤芯、紫外光杀菌器流向水箱。

优选的,所述水输出机构包括出水泵和出水嘴,所述水箱中的水经出水泵吸取,输送到出水嘴中流出。

优选的,所述水箱框架套于水箱上,所述风机、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水箱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安装在安装底板上,所述滤芯安装模块位于压缩机上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滤芯安装板和板框以及在滤芯安装板上设置固定筒,使得滤芯盖倒插在固定筒中,通过将滤芯盖连接架安装在固定连接的滤芯安装板与板框之间,使得滤芯盖固定在滤芯安装模块上,通过在板框底板上设置与滤芯体相适配的通孔,使得滤芯体能方便通过板框底板进行插拔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空气制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接存装置及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与滤芯安装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及滤芯安装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及滤芯安装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三;图8 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水箱与安装底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制水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0、制水机构;11、抽吸空气装置;111、空气过滤网; 112、风机;12、水冷凝装置;121、压缩机;122、蒸发器;123、冷凝器;13、水接存装置;131、集水盘;132、水箱;133、水箱框架; 20、水净化机构;21、滤芯;211、滤芯盖连接架;212、滤芯盖;213、滤芯体;22、滤芯安装模块;221、滤芯安装板;2211、固定筒;2212、挡水边框;2213、排水道;2214、隔离连接柱;222、板框;2221、板框底板;2222、通孔;23、紫外杀菌器;30、水输出机构;31、出水嘴;32、出水泵;40、安装底板;41、卡接框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为了更好的描述具体实施例,以下描述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与说明书附图一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制水机,包括制水机构10,用于抽吸空气并将空气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水滴进行收集存储;水净化机构20,用于将制水机构收集存储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水输出机构30,用于将水净化机构净化处理完成的水输送出;安装底板40,作为制水机构、水净化机构以及水输出机构安装的承载体。如图10所示,水净化机构20包括三个滤芯21和滤芯安装模块22,滤芯的数量可根据具体净化需求而定,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本实施例为三个,如图5所示,滤芯21包括滤芯盖212、滤芯盖连接架211以及滤芯体213,滤芯盖与滤芯盖连接架固定连接,滤芯体与滤芯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为插拔连接,滤芯盖连接架起支撑固定整个滤芯作用,滤芯体起过滤功能,滤芯盖主要为进出水连接作用以及与滤芯盖连接架一起起连接固定作用,如图3所示,滤芯安装模块22包括滤芯安装板221和板框222,板框222与滤芯安装板221固定连接,如图2 所示,滤芯安装板包括三个固定筒2211,固定筒的数量大于等于滤芯的数量,具体数量可根据具体净化需求而定,本实施例中固定筒的数量与滤芯的数量相等,如图4所示,板框222包括板框底板2221,板框底板设有与三个固定筒相适配的通孔2222,如图3、图6、图7 所示,在安装滤芯时,将滤芯盖倒置设置在固定筒中,进行卡位固定,使滤芯盖在前后左右方向固定不动,为使得滤芯盖在插拔动作时上下方向固定不动,在滤芯安装板上设置隔离连接柱2214,隔离连接柱高度略大于滤芯盖连接架高度,使得板框与滤芯安装板固定之后具有一定空间,滤芯盖连接架卡夹固定于板框与滤芯安装板之间,这样整个滤芯盖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就被完全固定,三个滤芯体倒置穿过通孔与固定在固定筒中的三个滤芯盖进行可拆卸式连接,达到滤芯更换,只需对滤芯体进行插拔即可的效果。

为了防止滤芯体在拆卸中滤芯体内的水流至机器内部,导致水电混合危险,作为优选的方案,滤芯安装板221还包括挡水边框2212 和排水道2213,挡水边框2212与滤芯安装板板边连接,排水道2213 与挡水边框连接,挡水边框2212包围着滤芯安装板板面区域,防止滤芯安装板板面的水流至板外,排水道2213将滤芯安装板板面水积聚的水进行导流排出,防止板内的水积聚过多溢出;为防止在插拔滤芯体时,滤芯体抖动过大,水滴溅出,板框的高度需大于滤芯体的高度,这样,在插拔滤芯体时,溅出的水则被挡在板框内,流至板框底板上,由于板框底板2221上设有通孔2222,则积水可通过通过流至滤芯安装板板内,从而进行导流排出。

通过设置在滤芯安装板上设置固定筒将滤芯盖固定,通过将滤芯盖连接架置于固定的滤芯安装板与板框之间,将滤芯盖连接架固定,实现了滤芯倒置插拔拆卸方便;通过在滤芯安装板上设置挡水边框及排水道,可防止水流至整机内部,可及时将积水排出,防止积水溢出整机内部,通过设置板框,可防止滤芯在插拔拆卸中溅水至整机内部。

在图1中,水净化机构还包括紫外光杀菌器,制水机构水箱存储的水依次经过三个滤芯、紫外光杀菌器回流至水箱,经过滤芯过滤、除臭、除异味,再经过紫外光杀菌器杀菌消毒。

在图2、图10中,具体的,制水机构10包括抽吸空气装置11、水冷凝装置12以及水接存装置13,抽吸空气装置11抽吸空气至水冷凝装置12冷凝成水滴,水接存装置13将水进行收集存储,更为具体的,水接存装置13包括集水盘131、水箱132以及水箱框架133,在水接存装置中,集水盘收集水滴送至水箱存储,为了更好地利用回收水,排水道2213导引滤芯安装板内的积水流排向集水盘131;抽吸空气装置11包括风机112和空气过滤网111,风机对外部空气进行抽吸,经过空气过滤网过滤,至水冷凝装置冷凝成水。水冷凝装置 12包括压缩机121、冷凝器123以及蒸发器122,蒸发器对风机抽吸的空气中的水蒸汽进行冷凝成水。

如图8、图9所示,为了使得水箱清洗时拆卸安装更方便,安装底板40设有一方开口的卡接框条41,卡接框条41与水箱132相适配,水箱置于卡接框条内稳固,拆卸水箱时,水箱沿着开口方向拉出,安装时,水箱沿着卡接框条的开口推进置于卡接框条中固定。

在图1中,具体的,水输出机构30包括出水泵32和出水嘴31,水箱中的水经出水泵吸取,输送到出水嘴中流出,出水嘴嘴头位于安装框架外部,方便用户接水饮用。

在图1、图10中,具体的,水箱框架133套于水箱132上,风机112、蒸发器122、冷凝器123安装在水箱框架133上。压缩机121 安装在安装底板40上,滤芯安装模块22位于压缩机121上方。通过以上具体位置设置,使得空气制水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滤芯安装板上设置固定筒、挡水边框以及排水道,使得滤芯可方便倒置拆卸且在拆卸时可防止溅水积水至整机内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