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植草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64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植草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安全防爆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植草砖。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路、铁路以及水库、河道等边坡上产生塌陷、冲刷危害,需要对边坡修筑防护工程,保护主体工程的正常使用。当前相关工程的边坡防护经常采用的形式为 :石砌边坡、现浇砼边坡和砼预制块砌筑边坡等防护形式,但是这些防护形式不环保,切断了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流,导致河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且常用生态砖不能有效解决护坡方式带来的土壤流失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阻止土壤和水流失,并且安装固定牢靠的生态植草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态植草砖,包括矩形的砖本体,所述砖本体的上平面开设有多个植草孔,所述砖本体四周还纵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形状为S型,所述砖本体的下平面为阶梯形斜面,所述砖本体下平面还开设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轴线方向与所述下平面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植草孔上部截面小于下部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植草孔截面为条状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砖本体四角均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植草孔设置有两个,两个矩形的植草孔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砖本体的上平面植草孔位置处的高度低于砖本体上平面四周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砖本体上开设植草孔,并且砖本体下平面为阶梯形斜面,阶梯形斜面用于安装在河道斜面上,方便卡爪河道斜面,而砖本体上平面可以形成梯田形状的植草平面,而砖本体侧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且第一切口为S型,用于方便砖本体与水泥之间的吸附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砖体的这种特殊结构,把坡面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花盆”式的水平面,通过种植草、灌木等植物使整个坡面达到稳定、绿色生态的效果,坡面的土壤流失状况由“剧烈”程度,变成少流失,甚至不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植草砖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植草砖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植草砖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植草砖,包括矩形的砖本体1,所述砖本体1的上平面2开设有多个植草孔3,所述砖本体1四周还纵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切口4,所述第一切口4形状为S型,所述砖本体1的下平面5为阶梯形斜面,所述砖本体1的下平面5还开设有第二切口6,所述第二切口6轴线方向与所述下平面5倾斜方向相同。通过在砖本体1上开设植草孔3,并且砖本体1下平面5为阶梯形斜面,阶梯形斜面用于安装在河道斜面上,方便卡爪河道斜面,而砖本体1上平面2可以形成梯田形状的植草平面,而砖本体1侧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4,且第一切口4为S型,用于方便砖本体与水泥之间的吸附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砖体的这种特殊结构,把坡面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花盆”式的水平面,通过种植草、灌木等植物使整个坡面达到稳定、绿色生态的效果,坡面的土壤流失状况由“剧烈”程度,变成少流失,甚至不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草孔3上部截面小于下部截面。用于方便草从植草孔中钻出。所述植草孔3截面为条状矩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圆形等形状。所述砖本体1四角均设置有倒角7。相邻植草砖之间还可以形成植草孔,让植物钻出。优选的,所述植草孔3设置有两个,两个矩形的植草孔3相互平行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也部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所述砖本体上平面2的植草孔3位置处的高度低于砖本体上平面2四周的高度。用于方便雨水能够从植草孔中漏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