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调节自动翻转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320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水位调节自动翻转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基础设施,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能够根据水位高低转换堰体摆放形式并达到蓄水或安全行洪的水位调节自动翻转堰。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河流中的水流,通常修筑各种各样挡水堰体。目前使用的挡水堰体一般采用固定式挡水结构、橡胶坝或液压钢板坝等形式;固定式挡水堰体由于堰体高度固定,在汛期存在阻碍行洪,并可能使河床抬高,形成洪涝灾害;橡胶坝或液压钢板坝虽然能够解决河道行洪障碍、减少河床抬高的问题,但仍存在操作运行管理困难、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问题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科学、施工简单、节省成本、使用安全方便的可根据水位高低实现堰体自动翻转,从而及时调节水位,达到高水位安全行洪、低水位蓄水的全自动水位调节翻转堰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翻转堰体包括固定堰基和活动堰体组成,所述活动堰体分为挡水堰体和配重堰体两部分,并在挡水堰体和配重堰体交接处下游侧设置与横轴形成隅合的圆形凹槽,横轴固定安装在固定堰基迎水侧顶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固定堰基上设置了活动堰体,当堰前水位升至设计水位时,活动堰体所受水压力产生的翻转力矩超过配重堰体的重力产生的稳定力矩,从而使活动堰体自动翻转至水平位置,增大溢流量,达到及时泄洪的目的。当水位降至一定高度后,活动堰体在配重堰体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翻转复位,从而实现拦蓄河水,获得更多的储水空间。通过调整垂直堰体的结构形式及高低和配重堰体的结构形式及重量,可以实现不同的蓄水高度,具有结构科学、施工简单、节省成本、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水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受力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泄洪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受力示意图。

图中:1为固定堰基,2为挡水堰体,3为配重堰体,4为横轴,5为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水位调节自动翻转堰是由固定堰基1和活动堰体组成,所述活动堰体分为挡水堰体2和配重堰体3两部分,并在挡水堰体2和配重堰体3交接处下游侧设置与横轴4形成隅合的圆形凹槽,横轴4固定安装在固定堰基1迎水侧顶角处。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在河流需要挡水的地方砌筑水位调节自动翻转堰,由于处于垂直状态的挡水堰体2侧面所受水压力以及处于水下的配重堰体3下表面所受水压力产生翻转力矩小于配重堰体3上表面和侧表面所受水压力以及自身重力产生抵抗翻转的稳定力矩,从而使挡水堰体2处于垂直挡水状态(如图2所示),达到蓄水的目的。当洪水来临时,随着水位的不断增高,挡水堰体2所受水压力随之不断增大,处于垂直状态的挡水堰体2侧面所受水压力以及处于水下的配重堰体3下表面所受水压力产生翻转力矩达到大于配重堰体3上表面和侧表面所受水压力以及自身重力产生抵抗翻转的稳定力矩时,活动堰体则自动绕转轴4旋转使挡水堰体2至水平叠放于固定堰基1上(如图3所示),达到排涝泄洪的目的。当堰前水位降低至一定高度时,通过配重堰体3的重力产生的力矩反方向翻转,恢复至初始挡水蓄水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