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286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



背景技术:

井体穿管装配模块就是一种检查井内部管道装配用模块,检查井,检查井是用在建筑小区(居住区、公共建筑区、厂区等)范围内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外径不大于800mm、埋设深度不大于6m,一般设在排水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等,为了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或下井操作检查用的塑料一体注塑而成或者砖砌成的井状构筑物,塑料一体注塑检查井是指构成检查井的主要井座部分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井筒插口采用360度环型承载平台,井身及井座底部采用网状加强筋,各承插口采用环型加强筋设计。根据接管数和角度不同有起始井座、直通井座、45度弯头井座、三通井座、四通井座等。为了适应各种排水状况,塑料检查井同时配套有变径接头、汇流接头、井筒多接头等与之配套的塑料一体注塑成型配件。以保障整个排水系统的流畅和密封性。

传统的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结构较为简单,对管道的保护能力较差,且容易受力变形损坏,同时容易发生硬性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包括底部固定圈,所述底部固定圈底部通过支撑托架与底部垫板焊接,所述底部固定圈底部位于支撑托架的两侧对称焊接有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且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的底端均与底部垫板焊接,所述底部固定圈通过连接螺柱与顶部固定圈螺旋连接,所述顶部固定圈两端通过连接钢架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端通过固定螺母与底部垫板螺旋连接,所述顶部固定圈和底部固定圈内部均通过伸缩支撑结构弹性连接有固定圈,且固定圈内部粘贴有保护穿管外表壁用保护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部固定圈和底部固定圈均为半圆柱型结构,且顶部固定圈和底部固定圈的内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与底部垫板成三十度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个支撑杆、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的对称中线是同一条竖直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圈为弧形结构,且固定圈共连接有四个,四个固定圈一一相互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有支撑杆,从而配合支撑托架对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进行辅助支撑,显著的增强了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承重能力,防止其完全变形,提高了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品种,增大了市场的竞争力,其次,通过焊接有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可以对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进行多向减震,防止发生硬性损坏,延长了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使用寿命,防止去硬性断裂损坏,再有,通过设有伸缩支撑结构,可以自动对管道进行固定夹紧,防止管道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固定圈和底部固定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顶部固定圈、2-连接螺柱、3-连接钢架、4-支撑杆、5-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6-底部垫板、7-支撑托架、8-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9-底部固定圈、10-伸缩支撑结构、11-固定圈、12-保护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井体穿管装配模块,包括底部固定圈9,底部固定圈9底部通过支撑托架7与底部垫板6焊接,底部固定圈9底部位于支撑托架7的两侧对称焊接有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8,且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8的底端均与底部垫板6焊接,底部固定圈9通过连接螺柱2与顶部固定圈1螺旋连接,顶部固定圈1两端通过连接钢架3焊接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底端通过固定螺母与底部垫板6螺旋连接,顶部固定圈1和底部固定圈9内部均通过伸缩支撑结构10弹性连接有固定圈11,且固定圈11内部粘贴有保护穿管外表壁用保护垫片12。

顶部固定圈1和底部固定圈9均为半圆柱型结构,且顶部固定圈1和底部固定圈9的内径相等,顶部固定圈1和底部固定圈9可以上下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内部中空的圆柱型结构,从而对管道进行固定,支撑托架7上焊接有两个加强筋,且两个加强筋关于支撑托架7竖直中线相互都城,加强筋可以显著增强支撑托架7的承重能力,防止弯曲变形。

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8与底部垫板6成三十度角,两个支撑杆4、第一多向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多向弹簧减震器8的对称中线是同一条竖直线,固定圈11为弧形结构,且固定圈11共连接有四个,四个固定圈11一一相互对应。

工作原理: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使用时,首先通过底部垫板6对底部固定圈9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将管道嵌入到底部固定圈9的内部,再卡接上顶部固定圈1,然后通过连接螺柱2将底部固定圈9和顶部固定圈1进行螺旋连接,连接完成后将顶部固定圈1两侧的支持杆4通过连接螺母螺旋连接在底部垫板6上,支撑杆4可以增强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的称重能力,同时防止该井体穿管装配模块变形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