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钢房屋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825阅读:3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钢房屋地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轻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轻钢房屋地基。



背景技术:

轻钢房屋、活动板房都是用钢材为结构,再加上夹芯板或手工板组装而成,组装轻钢房屋和活动板房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轻钢房屋的使用地基,有的自身较重,则不使用地基;而轻钢房屋的特点在于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因此轻钢房屋的地基很少使用砖混或桩基。

目前轻钢房屋地基通常就是将钢管或钢材打入地下,以此为基础进行房屋建设,这种方式能够起到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受力过多的情况下会倾斜,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钢房屋地基,该地基具有较佳的支撑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钢房屋地基,包括基座板,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板的定位套筒、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三安装套筒;

所述定位套筒竖向设置于所述基座板中心,所述定位套筒贯穿所述基座板;

所述基座板呈四边形,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由上到下逐渐向前方倾斜,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前端,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和基座板前端的夹角呈30-50度;

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由上到下逐渐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左端,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和基座板左端的夹角呈30-50度;

所述第三安装套筒由上到下逐渐向右侧倾斜,所述第三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右端,所述第三安装套筒和基座板右端的夹角呈30-50度;

还包括桩管,所述桩管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三安装套筒。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套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板前端部的左右两个部分;

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左端后侧;

所述第三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右端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板上以基座板中心为基准,呈矩形阵列状竖向固定设有四根螺杆;

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四个和螺杆匹配的孔,所述承载板上方的螺杆部和下方的螺杆部均设有螺母。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三安装套筒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用于和桩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桩管底端呈尖锐状。

较佳地,所述基座板的定位套筒、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第三安装套筒、桩管、螺杆、承载板和螺母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基座板中心设有定位套筒,在使用时,先竖向打入定位的桩管,再将基座板的定位套筒套装在定位的桩管并固定,之后再依次顺应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三安装套筒的倾斜状态,分别套入桩管并打入地下,使基座板从三个方向都能够收到支撑力,进而使基座板长期保持稳定;基座板的这种结构,在没有使用时体积小,重量轻,在使用时组装简单,支撑可靠;2、第一安装套筒、第二安装套筒和第三安装套筒的设置方式尽量的延长了三种支撑方向之间的间距,进而增大了支撑的角度,使支撑力更好,此外,三种支撑方向呈散开状设置,也保证了基座板均匀的收到支撑力,进而能够均匀的分散基座板收到的载荷;3、将承载板套装在螺杆,在调整了承载板高度之后,通过螺杆上部和下部的螺母将承载板上方和下方固定住,从而在地基有高低误差时,通过螺杆和承载板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地基上方建筑物的水平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其中:基座板100、定位套筒200、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第三安装套筒500、桩管600、螺杆700、承载板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轻钢房屋地基,包括基座板1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板100的定位套筒200、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和第三安装套筒500;

所述定位套筒200竖向设置于所述基座板100中心,所述定位套筒200贯穿所述基座板100;

所述基座板100呈四边形,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由上到下逐渐向前方倾斜,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前端,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和基座板100前端的夹角呈30-50度;

所述第二安装套筒400由上到下逐渐向左侧倾斜,所述第二安装套筒40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左端,所述第二安装套筒400和基座板左端的夹角呈30-50度;

所述第三安装套筒500由上到下逐渐向右侧倾斜,所述第三安装套筒50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100右端,所述第三安装套筒500和基座板100右端的夹角呈30-50度;

还包括桩管600,所述桩管600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和第三安装套筒500。

基座板100中心设有定位套筒,在使用时,先竖向打入定位的桩管600,再将基座板的定位套筒200套装在定位的桩管600并固定,之后再依次顺应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和第三安装套筒500的倾斜状态,分别套入桩管600并打入地下,使基座板100从三个方向都能够收到支撑力,进而使基座板100长期保持稳定;基座板的这种结构,在没有使用时体积小,重量轻,在使用时组装简单,支撑可靠。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板100前端部的左右两个部分;

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左端后侧;

所述第三安装套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板右端后侧。

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和第三安装套筒500的设置方式尽量的延长了三种支撑方向之间的间距,进而增大了支撑的角度,使支撑力更好,此外,三种支撑方向呈散开状设置,也保证了基座板100均匀的收到支撑力,进而能够均匀的分散基座板收到的载荷。

其中,所述基座板100上以基座板100中心为基准,呈矩形阵列状竖向固定设有四根螺杆700;

还包括承载板800,所述承载板800上开设有四个和螺杆700匹配的孔,所述承载板800上方的螺杆部和下方的螺杆部均设有螺母。

将承载板800套装在螺杆700,在调整了承载板800高度之后,通过螺杆上部和下部的螺母将承载板800上方和下方固定住,从而在地基有高低误差时,通过螺杆700和承载板800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地基上方建筑物的水平度。

此外,所述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和第三安装套筒500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用于和桩管600固定连接。

三种不同方位的倾斜,不使用固定装置也能够限制基座板的位置,通过螺栓将桩管固定,避免基座板100和桩管600之间脱落,使装置的稳定性更佳。

其中,所述桩管600底端呈尖锐状。

桩管600底端为尖锐状,更容易插入地下。

此外,所述基座板100的定位套筒200、第一安装套筒300、第二安装套筒400、第三安装套筒500、桩管600、螺杆700、承载板800和螺母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涂设防锈涂层,使装置耐腐蚀性更强,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