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灌注桩的劈叉式桩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199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灌注桩的劈叉式桩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灌注桩的劈叉式桩基。



背景技术:

浇注混凝土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工作,具体做法是在现场定好的桩位上利用工程设备就地成孔,然后下放钢筋笼,再浇混凝土而形成灌注桩。在灌注桩成型之后,为了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还需要对灌注桩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做法是:灌注时在桩底或桩侧预置注浆管路,待桩身凝固至一定强度后,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压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这是一种在现场操作的后注浆技术,现场施工步骤相对繁琐。特别是由于前期灌注与后期注浆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注浆喷射头外侧容易产生凝固的水泥浆,以致注浆单向阀不易打开;现场的工人在每轮注浆开始前需要用高压清水才能压开注浆喷射头上的注浆单向阀,操作复杂,且经常会出现注浆喷射头堵塞、注浆压力不稳定等情况,导致无法顺利注浆,影响注浆质量及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加固采用的是现场后期注浆的方法,操作工艺复杂,注浆效率低、质量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灌注桩的劈叉式桩基,包括一个圆台预制块和多个楔形预制块;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均为混凝土预制块;圆台预制块呈圆台形,楔形预制块的截面呈楔形,多个楔形预制块围绕在圆台预制块的周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楔形预制块的内表面与圆台预制块的侧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桩基均为在工厂加工生产的混凝土预制品,桩基具有多种不同的尺寸,施工单位依据待施工灌注的桩身的尺寸自主选择合适尺寸的桩基;具体使用方法是:

(1)在现场定好的桩位钻孔,并清理孔底;

(2)使用铁丝捆扎桩基,即将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捆扎为一个完整的圆柱体桩基;

(3)将捆扎好的桩基放入桩孔底部;

(4)使用钻杆前端的液压机下压楔形预制块,楔形预制块将沿着圆台预制块的倾斜的侧面下移;

(5)使用钻杆前端的液压机向下压圆台预制块,随着圆台预制块的下移,圆台预制块与楔形预制块之间产生缝隙;

(6)在圆台预制块与楔形预制块的缝隙注入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

(7)向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桩身。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上均设置有预留孔,预留孔是沿着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高度方向的通孔,预留孔有助于在下压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时排出泥浆。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预制块的最小圆截面的直径小于待灌注的桩身的直径。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桩基为预制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采购之后直接挤压进桩孔底部即可使用,操作方便,代替了传统灌注桩的后注浆加固工艺,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2)本实用新型的桩基为劈叉式结构,桩基在经过外力下压之后截面扩大,对桩孔底部产生扩孔作用,桩基与土层之间的承载面积增大,桩基与土层之间的结合紧密,提高了整个灌注桩的承载能力,降低了灌注桩的沉降量。(3)本实用新型的桩基在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上均设置有预留孔,有助于在下压圆台预制块和楔形预制块时排出泥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桩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桩基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桩基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其中:1、圆台预制块;2、楔形预制块;3、预留孔;4、浆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灌注桩的劈叉式桩基,包括一个圆台预制块1和四个楔形预制块2;圆台预制块1和楔形预制块2均为混凝土预制块;圆台预制块1呈圆台形,楔形预制块2的截面呈楔形,圆台预制块1和楔形预制块2上均设置有预留孔3,预留孔3是沿着圆台预制块1和楔形预制块2高度方向的通孔,圆台预制块1的最小圆截面的直径小于待灌注的桩身的直径。

桩基均为在工厂加工生产的混凝土预制品,桩基具有多种不同的尺寸,施工单位依据待施工灌注的桩身的尺寸自主选择合适尺寸的桩基;具体使用方法是:

(1)在现场定好的桩位钻孔,并清理孔底;

(2)使用铁丝捆扎桩基,即将圆台预制块1和楔形预制块2捆扎为一个完整的圆柱体桩基,捆扎好的桩基的俯视图如图2;

(3)将捆扎好的桩基放入桩孔底部;

(4)使用钻杆前端的液压机向下压楔形预制块2,楔形预制块2将沿着圆台预制块1的倾斜的侧面下移;

(5)使用钻杆前端的液压机向下压圆台预制块1,随着圆台预制块1的下移,圆台预制块1与楔形预制块2之间产生缝隙,位于桩孔底部的经过下压的桩基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虚线表示的是将要灌注的桩身的轮廓;

(6)在圆台预制块1与楔形预制块2的缝隙注入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4;

(7)向桩孔内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桩身。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