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93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护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建设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性因素主要有:①由于岸坡面逐步冲刷引起的不稳定;②由于表层土滑动破坏引起的不稳定;③由于深层土滑动引起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具有土层结构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包括岸坡,所述岸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贯的下平坡和下立坡,所述下平坡上沿岸坡的边线嵌设有混凝土预制块,所述混凝土预制块与下立坡之间填充设置有坡面基层;所述坡面基层上覆盖设置有锁泥层,所述坡面基层上穿设有沿岸坡的边线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挡土板。

采用上述方案,将软质的土质结构换成以嵌入式排布的预制块为底托,相对较为硬质的材料作为坡面基底,并与底托产生联合锁止的效果,以阻止坡面发生坍塌的状况,或无法锁泥的状况;而后通过锁泥层的锁泥效果形成基部锁泥;立柱加挡土板的方式除了锁住表层的泥土之外还对锁泥层进行了限定,保持锁泥层的结构稳定;有挡土板的阻挡板的阻挡,冲向护岸的浪潮会首先得到阻挡,并且落潮的时候也不易将泥土带走,保证护岸植被的生存空间,保证护岸无论是在水上还是水下都能得到绿化,直接降低河道或江道水位对护岸绿化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锁泥层上覆盖设置有种植层,所述种植层阻挡在挡土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种植层加大岸坡植被的扎根、布根的范围,提高植被的抗冲击能力,而植土层本身由于挡土板的阻挡也不易被潮水带走。

进一步优选为:多个所述立柱共同固定有端部与岸坡顶部固定的观赏台,所述观赏台沿岸坡的边线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观赏台可以将多个立柱联合成为受力整体,并通过与岸坡的顶部固定达到与岸坡本身固接的效果,从而加强立柱的定位限制效果,并以此加强立柱对护坡结构的锁止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生态护坡系统还包括地下蓄水池,所述下立坡的顶部设置有上平坡,上平坡的上方设置有上立坡,所述上立坡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至地下蓄水池的蓄水通道,所述上平坡上架设有一侧堵住蓄水通道的混石笼。

采用上述方案,在河道水位上升至一定程度之后,通过泥土和混石笼的渗透效果,水会从装蓄水通道流入地下蓄水池内,经过处理后可以供人们用于所需,并且也扼制了河水水位过高,导致护岸植被生态被破坏的状况,也保护了混石笼上方的植被生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混石笼包括方形的笼架和填装在笼架内的石块;所述笼架的上表面以铺设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兜底层,所述兜底层的上方设置有植土层。

采用上述方案,笼架作为外部支撑,石块在笼内形成垫层,并且对进入到蓄水通道的水进行一定程度的过滤,两者组合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在其上铺设的兜底层可以在笼架的上表面形成基垫,并提供一定的锁水效果,减少植土层的水分流失,保持植土层的培养环境。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混凝土预制块沿垂向于岸坡的边线的方向上设置为五个,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分布为上层两个和下层三个,且五个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形成的缺口朝向岸坡。

采用上述方案,下层混凝土预制块提供稳定的基础,上层的混凝土预制块,上层的预制块与开挖之后的坡面之间形成储存容腔,对填装在其内的基质产生承托阻挡的效果,阻止坡面基层产生滑移。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混凝土预制块包括钢筋石笼和胶凝砂砾层,所述胶凝砂砾层填充并包裹钢筋石笼。

采用上述方案,钢筋骨架抗拉,在预制块导程较长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凝固效果,保持强度,而混凝土填装提供内部强度,包裹提供外部防水,防止钢筋生锈。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钢筋石笼包括盖体和笼体,所述盖体和笼体均包括环绕构成长方体的钢筋骨架和呈网状填充在钢筋骨架隔成的方形面内的分布钢筋。

采用上述方案,钢筋骨架为主要承力结构,且导程较长,需要选用较粗的钢筋,而分布钢筋的局部承力结构,在浇筑完成后为局部受力脉络,加强钢筋与胶凝砂石的受力联系。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立柱以至少六个为一组沿岸坡的边线间隔分布;其中每组立柱沿上下三排各分布为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因土质的变化,立柱能够埋入的深度不同,产生的固定效果也不同,采用三排立柱的方式可以很好的保证其上方的观赏台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锁泥层由多个六边形的预制砌块组成,所述预制砌块内设置有储泥槽,立柱从储泥槽内穿过。

采用上述方案,六边形的混凝土预制块组成蜂巢结构,具有极好的结构稳定性,立柱从储泥槽内穿过,既是对立柱的限位固定,也是对锁泥层的限位固定;从而产生极好的联结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易于在施工中建立基准,并快速获得土层锁止效果,以较容易的获得结构稳定的护岸;

2、将原本软质的岸坡转变为抗冲击能力和锁土效果较好的护岸,有效的提高了护岸植被的生存环境,提高绿化效果;

3、联合海绵城市建设用到的蓄水池,对河道、江道的水位高度进行限制,减少护岸长时间受浸泡产生软化而导致分离的被冲离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生态护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锁泥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笼体的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盖体的结构图。

图中,1、岸坡;2、混凝土预制块;3、坡面基层;4、锁泥层;5、种植层;6、立柱;7、观赏台;8、混石笼;9、蓄水池;11、下平坡;12、下立坡;13、上平坡;14、上立坡;21、笼体;22、盖体;23、钢筋骨架;24、分布钢筋;41、预制砌块;42、储泥槽;61、挡土板;81、兜底层;82、植土层;91、蓄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生态护坡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岸坡1上的种植系统和位于底面下方的蓄水池9;其中蓄水池9连通至护岸,可以略微调节河道、江道的水位;以保护护岸生态。岸坡1为河岸开挖之后的原坡面,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贯的下平坡11、下立坡12、上平坡13和上立坡14。

下平坡11上沿岸坡1的边线嵌设有混凝土预制块2,混凝土预制块2沿垂向于岸坡1的边线的方向上设置为五个,五个混凝土预制块2分布为上层两个和下层三个,且五个混凝土预制块2形成的缺口朝向岸坡1。

混凝土预制块2与下立坡12之间填充设置有坡面基层3;坡面基层3的填充基质为砂石、泥土组成的混合材料。坡面基层3上覆盖设置有锁泥层4,参照图2,锁泥层4由多个相互抵接排布的六边形的预制砌块41组成,预制砌块41内设置有储泥槽42,并在其内装有培养土质;锁泥层4上覆盖设置有种植层5,作为植被培养的主要布层。

混凝土预制块2上、坡面基层3、以及上平坡13上均布置有立柱6;立柱6从储泥槽42内穿过,以至少六个为一组沿岸坡1的边线间隔分布;其中每组立柱6沿上下三排各分布为两个。立柱6朝向岸边的一侧固定有挡土板61,挡土板61对种植层5的泥土进行承托。

每组立柱6上共同固定观赏台7,观赏台7一般配置为端部与岸坡1顶部固定或与岸边设置的廊道固定,可以用于悬空放置植被。适应于立柱6的排布特性,观赏台7沿岸坡1的边线间隔设置。

上立坡14的侧面设置有连通至地下蓄水池9的蓄水通道91,上平坡13上架设有一侧堵住蓄水通道91的混石笼8。混石笼8包括方形的笼架和填装在笼架内的石块;混石笼8的上表面以铺设混凝土的方式形成兜底层81,兜底层81的上方设置有植土层82。

参照同样3和图4,混凝土预制块2包括钢筋石笼和胶凝砂砾层,胶凝砂砾层填充并包裹钢筋石笼。钢筋石笼包括盖体22和笼体21,盖体22和笼体21均包括环绕构成长方体的钢筋骨架23和呈网状填充在钢筋骨架23隔成的方形面内的分布钢筋2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