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7161发布日期:2018-09-21 23:1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中的废料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石油领域,很多油气井完井之后,需要求产放喷,放喷时所产生工程废料的天然气量较少,对于回收价值较低,所以一贯采用燃烧的方法处理这一部分不可回收的天然气,而燃烧着的的火焰口温度较高,火焰较大,会有对周围村庄、动植物以及村民有可能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以上的伤害,油田普遍建造铁皮材质的防火墙以及水泥材质的蓄污池,防火墙用于将火焰进行分离,蓄污池用于储存工程废料,但此种防火墙弊端诸多,比如成本高,组装难,可煅烧融化,没有再利用的空间,后期更是回收困难;而蓄污池现目前油田多采用水泥修建的池坑,这种水池不能完全隔绝污水的渗透,会对地下水及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前期造价高,周期长,后期又需要人为破损这些水池,将这些破损后的渣土拉运至废物处理站,造成二次成本,这过程显而易见是存在很多弊端。

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针对蓄污池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蓄污池的组装难、成本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包括具有防火以及防渗作用的蓄污池,所述蓄污池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储存工程废料的凹腔,所述蓄污池的四周边沿围合形成有防火墙,所述蓄污池的表面材料为具有防火以及防渗作用的第一布料,所述防火墙的材料为具有防火作用的第二布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料为四层复式结构,由上至下,所述第一布料的材料结构依次为陶瓷纤维布料层、高硅氧布料层、铝箔布料层以及PVC布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布料为三层复式结构,所述防火墙形成有朝向所述蓄污池的内表面以及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由所述内表面至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二布料的材料结构依次为碳纤维布料层、高硅氧布料层以及玻璃纤维布料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将所述蓄污池以及所述防火墙进行拉伸支撑,且所述支架结构将所述蓄污池支撑在不低于地面的竖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还包括支架结构,所述蓄污池嵌入到地底,使所述蓄污池的开口处于地面位置,所述支架结构将所述防火墙拉伸支撑在所述蓄污池的四周边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料与所述第二布料的边沿缝合呈一体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通过使用防火防渗的布制的材料来制造蓄污池,使用防火的布制材料来制造防火墙,这样的结构使得对于放喷池结构整体的组装变得极其方便,并且相对于混凝土式的蓄污池而言,布制的蓄污池可拆装,便于搬迁运输,还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喷池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0-蓄污池11-凹腔20-防火墙30-喷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包括具有防火以及防渗作用的蓄污池10,蓄污池10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储存工程废料的凹腔11,蓄污池10的四周边沿围合形成有防火墙20,当然具体实际过程中,防火墙20也不是完全封闭的围合住蓄污池10,其会留出一个缺口,缺口处用来摆放点火及排污的喷头装置30。蓄污池10的表面材料为具有防火以及防渗作用的第一布料,防火墙20的材料为具有防火作用的第二布料,并且第一布料以及第二布料均已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防火防渗的可拆卸式的放喷池结构,通过使用防火防渗的布制的材料来制造蓄污池10,使用防火的布制材料来制造防火墙20,常见的防火布质材料耐温可达到1700℃,绝对满足油田废弃天然气燃烧的温度,有效的防止因温度过高对防火墙造成的影响,并且这样的结构使得对于放喷池结构整体的组装变得极其方便,相对于混凝土式的蓄污池10而言,布制的蓄污池10可拆装,便于搬迁运输,并且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一布料的防火以及防渗性能,第一布料设置为为四层复式结构,由上至下,第一布料的材料结构依次为陶瓷纤维布料层、高硅氧布料层、铝箔布料层以及PVC布料层。陶瓷纤维布起到防火、隔热的效果,耐温到达1200℃,主要作用用于火焰对下层高硅氧布料的直接燃烧,高硅氧布料层主要起到防火效果,耐温达到1700℃,铝箔布料起到防辐射、反热的作用,对于下层PVC防渗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兼顾起到一定防渗作用,PVC布料层主要作用防止油水混合物沉淀,渗透,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布料的防火性能,第二布料设置为为三层复式结构,防火墙20形成有朝向蓄污池10的内表面以及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由内表面至外表面,第二布料的材料结构依次为碳纤维布料层、高硅氧布料层以及玻璃纤维布料层。

由于布制材料的结构没有很好的刚性,所以不利于布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放喷池结构还包括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将蓄污池10以及防火墙20进行拉伸支撑,且支架结构将蓄污池10支撑在不低于地面的竖直位置,即单纯用第一布料即制成了蓄污池10的结构,支架结构将第一布料架起拉伸开,使第一布料形成有开口朝上的凹腔11即可。由于不用开挖基坑,直接用第一布料来受力装载工程废料,这样的结构使得蓄污池10能够搭建在任何适合的场合,不受场地的限制,并且拆装起来也相当方便。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放喷池结构也包括支架结构,但是蓄污池10开挖有特别的凹池,第一布料仅垫在了凹池的表面上起到防火防渗的作用,支架结构将防火墙20拉伸支撑在蓄污池10的四周边沿位置起到了隔离火源的作用。

为了更加的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的边沿缝合呈一体化,即第一布料与第二布料合为了一体,这样的结构使得对布料整体的搭建拆装和运输变得更加的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