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350发布日期:2019-01-04 22:5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它被安装于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等各个场所的地面。地漏的体积虽小,但是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

为此,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申请号为CN201510334420.8,公告号为:CN104912179B的一种磁悬浮地漏。该磁悬浮地漏,包括外筒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内筒体和位于内筒体上方的面板,所述进水口与面板相连通,所述内筒体内设置有密封板和能使密封板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导向机构,所述密封板位于出水口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筒和导向杆,所述导向筒位于密封板上部,所述内筒体固定连接有永磁铁一且永磁铁一位于密封板下部,所述密封板连接有永磁铁二且永磁铁二位于密封板上部,所述永磁铁一和永磁铁二同极相邻设置,所述密封板抵靠在出水口处的内筒体内侧壁上。利用复位机构的磁性可对密封板产生向上的作用力而使其密封出水口;反之,当地漏的密封板上侧积有水量,则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可推动密封板下降并打开出水口实现出水。这样的结构可在地漏不下水时实现自动密封,避免臭气从地漏处溢出。

但是,在地漏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磁性相斥原理,密封板越打开,所受到的磁力越大,很难使密封板打开到最大状态,致使地表被水淹没。由于管道内有气压存在,密封板根本无法打开现象存在。上述地漏在上下层落差较大情况下,底层用户被水流倒灌。由于密封板靠软硅胶垫和出水口内壁贴合形成密封。密封板和出水口内壁存在间隙,由于硅胶垫存在延展性。水流倒灌水压达到一定程度,会压迫密封板陷进出水口,从而无法达到密封,致使房间被水淹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包括:

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上端为第一进水口,且设置有第一磁铁,下端为第一出水口;

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上端为第二进水口,下端为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向下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中部设置有第二磁铁;

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限位机构之间;

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竖直设置,且下端与所述密封板的中心固定连接,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下端,所述导流筒下端设置有第三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三磁铁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三磁铁的磁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磁极与第三磁铁磁极相反,二者之间相互吸引,第二磁铁与第三磁铁磁极相同,二者之间相互排斥,组成了可承载式的打开方式;密封板既能保证密封,也可以防止水流倒灌;提高了地漏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导流筒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下端,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三磁铁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水口沿径向设置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中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上端均与所述下筒体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中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所述密封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出水口内侧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填充有密封胶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悬浮地漏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磁悬浮地漏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上筒体;110、第一进水口;120、第一出水口;130、第一横梁;131、第一通孔;140、第一磁铁;200、下筒体;210、第二进水口;220、第二出水口;221、密封槽;222、密封胶圈;300、限位机构;310、第一纵梁;320、第二横梁;321、第二通孔;330、第二纵梁;340、第二磁铁;400、密封板;500、导流筒;510、第三磁铁;52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载式双密封磁悬浮地漏,包括上筒体100、下筒体200、密封板400和导流筒500。具体的,所述上筒体100的上端为第一进水口110,且设置有第一磁铁140,下端为第一出水口;下筒体200,所述下筒体200的上端为第二进水口210120,下端为第二出水口220,所述第二进水口210120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220向下连接有限位机构300,所述限位机构300中部设置有第二磁铁340;密封板400,所述密封板400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口220与所述限位机构300之间;导流筒500,所述导流筒500竖直设置,且下端与所述密封板400的中心固定连接,上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磁铁140的下端,所述导流筒500下端设置有第三磁铁510;所述第一磁铁140与所述第三磁铁510的磁极相反,所述第二磁铁340与所述第三磁铁510的磁极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浮地漏,第一磁极与第三磁铁510磁极相反,二者之间相互吸引,第二磁铁340与第三磁铁510磁极相同,二者之间相互排斥,组成了可承载式的打开方式,增大了密封板400打开排水量;密封板400既能保证密封,也可以防止水流倒灌;提高了地漏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出水口沿径向设置有第一横梁130,所述第一横梁130中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通孔131,所述第一磁铁140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131内。

如图1-2所示,所述限位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纵梁310、第二横梁320和第二纵梁330,所述第一纵梁310和第二纵梁330的上端均与所述下筒体200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梁320的中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二磁铁34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321内。密封板400在限位机构300内活动,能对密封板400的行程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流筒500内设置有导向杆520和第三磁铁510,所述导向杆52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磁铁140的下端,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三磁铁510的上端。同时,所述第二出水口220内侧设置有密封槽221,所述密封槽221内填充有密封胶圈222。

为了保证磁悬浮地漏的效果,所述第二出水口220内侧设置有密封槽221,所述密封槽221内填充有密封胶圈222。这样,能够保证第一磁铁140和第三磁铁510之间、第二磁铁340和第三磁铁510之间的作用力更强,效果更好。

为了达到双密封的效果,所述密封板40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水口220的内径,这样密封板400在第二磁铁340和第三磁铁510之间的排斥力的作用下,紧贴在第二出水口220的下端面上,和密封板400凹槽内所剩余的余水形成水封,保证了第一层的密封。此外,所述第二出水口220内侧设置有密封槽221,所述密封槽221内填充有密封胶圈222,保证了第二层的密封。由于密封板400比下筒体200内侧的第二出水口220大,即使水流倒灌,也不会破坏密封结构,只会使密封性越来越好。

此外,第一磁铁140和第二磁铁340外面均套设有套筒,外侧通过螺钉加以保护。第一磁铁140和第二磁铁340均可以做成可调节状态。由于每家管道内存在的气压不相同。可调节两端磁极,使密封板400更加容易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正常使用时,第一进水口110处进水,水流依次通过第一出水口120、第二进水口210和第二出水口220,水流不断累积压在密封板400上,水的重力克服第二磁铁340与第三磁铁510之间的排斥力,使得密封板400和导流筒500向下运动,当水流减少时,密封板400和导流筒500向上运动,直至与第二出水口220贴合。此外,当有水倒灌时,密封板400与下筒体200的贴合更加紧密,不会造成倒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