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1688发布日期:2018-06-28 03:20阅读:16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下凹式绿地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化导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显著变化,致使区域雨水截留、下渗、蒸发等水文要素及产汇流过程发生变化,加大了区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及运行压力。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诸多生态环境效应。

近年来,国内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及建设中,下凹式绿地是绿地雨水调蓄技术的一种,较普通绿地而言,下凹式绿地利用下凹空间充分蓄集雨水,显著增加了雨水下渗时间,具有渗蓄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等优点。一般的下凹式绿地结构为:绿地高程低于路面高程,雨水口设在绿地内,雨水口低于路面高程的绿地并高于绿地高程,下凹式绿地汇集周围道路、建筑物等区域产生的雨水径流,雨水径流先流入绿地,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一般较小以免对周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普通的下凹式绿地能够储存的雨水量较小,雨量较大时对渗蓄雨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地表径流污染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在无雨时期,绿地植物需进行洒水维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维护成本的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蓄水能力高的下凹式绿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下凹式绿地部,还包括储水池、调节水池,储水池、调节水池位于下凹式绿地部的两侧,储水池的第一进水口、调节水池的第二进水口均位于下凹式绿地部的上部,且第二进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水口的高度。

进一步的是,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进一步的是,第二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的是,储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结构层,底部和侧部设置有防渗层。

进一步的是,储水池中设置有潜水泵,还包括水管道、洒水头,洒水头位于下凹式绿地部的上方,水管道一端与潜水泵相连接,另一端与洒水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储水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是,下凹式绿地部、调节水池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物理过滤净化层、生物过滤净化层。

进一步的是,调节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结构层。

进一步的是,调节水池中设置有溢流口。

进一步的是,溢流口处设置有第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下凹式绿地部、储水池、调节水池,降雨时,由于下凹式绿地部的高程低于储水池、调节水池的进水口,首先对下凹式绿地部进行浇灌,小量降雨直接通过下凹式绿地部排放至地下;对于较大量的降雨时,下凹式绿地部排放不过来,多余的降雨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储水池中,削减了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还可将储水池的雨水对绿色植物进行灌溉,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更大量的降雨时,超过储水池的储水容量,更多的雨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调节池中,进一步削减了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显著提高了下凹式绿地结构蓄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下凹式绿地部1、储水池2、第一进水口21、第一混凝土结构层22、防渗层23、出水口24、调节水池3、第二进水口31、第二混凝土结构层32、溢流口33、潜水泵4、水管道5、洒水头6、物理过滤净化层7、生物过滤净化层8、绿色植物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下凹式绿地部1、储水池2、调节水池3,储水池2、调节水池3位于下凹式绿地部1的两侧,储水池2的第一进水口21、调节水池3的第二进水口31均位于下凹式绿地部1的上部,且第二进水口31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水口21的高度。

由于下凹式绿地部1的高程低于储水池2、调节水池3的进水口,首先对下凹式绿地部1进行浇灌,小量降雨直接通过下凹式绿地部1排放至地下;对于较大量的降雨时,下凹式绿地部1排放不过来,多余的降雨通过第一进水口21进入储水池2中,削减了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还可将储水池2的雨水对绿色植物9进行灌溉,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更大量的降雨时,超过储水池2的储水容量,更多的雨水通过第二进水口32进入调节池3中,进一步削减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显著提高了下凹式绿地结构蓄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具体的,由于雨水中含有杂质,存在污染物质,下凹式绿地部1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物理过滤净化层7、生物过滤净化层8,其中物理过滤净化层7由碎石子、中粗砂混合组成,体积比为1:9,生物过滤净化层8由碎石子及厌氧微生物组成,碎石子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场所,部分经过下凹式绿地部1雨水通过物理过滤净化层7、生物过滤净化层8净化后排放至地下,由于下凹式绿地部1中的绿色植物9在较大降雨时,可能会被淹没,所以该处的绿色植物耐淹性较好。

储水池2的作用将削减了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还可将储水池2存储的雨水对绿色植物进行灌溉,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为在储水池2中设置有潜水泵4,还包括水管道5、洒水头6,洒水头6位于下凹式绿地部1的上方,水管道5一端与潜水泵4相连接,另一端与洒水头6相连接,通过潜水泵4将储水池2存储的雨水对下凹式绿地部1的绿色植物9进行灌溉,当然将洒水头6设置在储水池2、调节水池3上方,即可对储水池2、调节水池3上的绿色植物9进行灌溉。可见,对储水池2中雨水有一定要求,特别是某些杂质对潜水泵4的使用有较大影响,所以在第一进水口21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在储水池2的上方设置防冲刷隔板。同时在储水池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凝土结构层22,底部和侧部设置有防渗层23,第一混凝土结构层22保证储水池2的强度,防止其坍塌,防渗层23防止储水池2的雨水渗透至地下,防渗层23也可为混凝土结构。为了便于对潜水泵4进行维修,在储水池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4,出水口24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进行连接。

调节水池3的作用是进一步削减了降雨洪峰的流量,减轻了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排水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所以在调节水池3的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物理过滤净化层7、生物过滤净化层8,调节水池3中雨水进行净化后,慢慢地排放至地下,而对于进入调节水池3中雨水,也需要经过处理,在第二进水口31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为了提高调节水池3的排水能力,还可在调节水池3中设置有溢流口33,溢流口33处设置有第三过滤网,溢流口33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相连接。为了保证调节水池3的强度,调节水池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结构层3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