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977发布日期:2018-07-24 21:5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共沟敷设电缆的管廊,特别是一种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主要应用于工业(产业)园区内的新建区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绝大多数的线路包括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均无法在地面上敷设,不但不利于市容市貌,且占地多,容易与建筑物发生干涉,为了解决此问题,城市开发地下空间,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各管线均敷设到市政主干道的地下管廊中。根据 GB 50838的规定,综合管廊的定义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而城市建设中,也将架空转地下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

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首先沿着管廊轴线开挖基槽、而后浇筑或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来建设钢筋混凝土管廊结构,在管廊结构浇筑完成后,进行防水作业,最后回填基槽,并进行地面结构层的施工或绿化恢复,并在内部进行通风、排水、照明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如此才具备敷设各类管线的条件。

然而,在城市的新兴工业(产业)园区,除了建筑物和道路较为密集的居住区外,在工业园区,需要为工业厂房配备大量的供能管线,这些管线需要随着道路敷设。然而工业园区的厂房的逐步进驻的,跨越时间可能很长,若管线采用各自埋地式敷设,不仅面临检修繁琐,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开挖,影响园区内的交通;若采用综合管廊敷设地下管线,不仅建设周期长,对周围环境影响大,而且投资也巨大,不利于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检修和维护的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

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单墩支撑构件和综合管廊,单墩支撑构件一端支撑安装在地面基础或者支撑面上,综合管廊包括有多个管廊段,每个管廊段均包括有侧壁、顶盖和底板,侧壁包括左、右两侧壁,垂直立于底板的两侧边上,位于顶盖和底板之间,顶盖呈人字型构造,底板则与单墩支撑构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侧壁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架设各种管线的悬臂式支架,所述管廊段为预制钢构件,在现场基础浇筑后,进行现场安装拼接,将前后管廊段的开口面进行连接,最终组成整体综合管廊。

所述单墩支撑构件是指单一支柱支撑管廊,所述综合管廊为封闭式长廊构造,由若干管廊段拼接而成,顶盖设计为同传统屋顶的人字形构造,既有美感同时也能够有利于顶部排水。本发明所述综合管廊以架空方式安装在地面上,将原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管廊改为安装在地面上架空,管廊内可敷设中压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和给水管道等不同的供能管线。管廊采用全钢结构预制拼装,除了基础需要现场浇筑外,其余构件包括支撑构件和管廊段均采用工厂预制,当现场基础浇筑完毕,所有预制构件直接到现场进行拼装,由此大大减小了现场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通过工业园区的规划,仅需单墩支撑于地面,一般敷设在道路或工厂区域的绿化带内,不影响园区用地,可以根据园区的规划进行适应性设计,随着园区的建设逐步跟进,不影响园区的建筑建设调整,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架空式的管廊设计方便了检修和维护工作,且通风、排水、照明等附属设施的建设可以相对减少,即减少了施工量和施工成本又给予线缆更多的布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所述多个悬臂式支架呈多层次布置,为单侧多层次布置,当多个悬臂式支架安装在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时,相对的另一侧空间设置为检修走道。

或者是:所述多个悬臂式支架呈多层次布置,为双侧多层次布置,两侧壁上均分布有悬臂式支架,且两侧悬臂式支架中间的空间为检修走道。

根据上述两种不同的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综合管廊可分为单侧布置式构造和双侧布置式构造,可以根据园区的实际建设需求进行选择。

管廊段的两内侧设置有通透式的百叶窗,底板采用栅格板铺成。

通透式百叶窗是指可完全闭合,同时还可以以一定的角度与外界连通,这样,既满足防晒和防雨的要求,亦可满足管廊内部的通风、照明要求。

所述单墩支撑构件的基础或者为独立的板式支柱基础,或者为桩基支撑基础。

根据园区的土壤性质,单墩支撑构件的基础有所区别:当地基土的为粘性土或其他可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地层时,基础采用独立的板式支柱基础;当地基土为软弱土时,则可采用桩基作为支撑墩的基础。这是单墩支撑构件支撑在土地上的情况,当需要支撑在其他基建上时可根据支撑条件进行设计,确保支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所述单墩支撑构件采用等壁厚钢管,钢管上为热镀锌防腐层,上端部与管廊段底板连接处设置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垂直于管廊段底板的下端面并沿钢管的环周分布。

所述单墩支撑构件上端面设置有端面平台,所述管廊段置放在端面平台上,并与端面平台固定连接。

端面平台可与支撑构件一体化预制。

所述综合管廊的管廊段采用全钢结构预制拼装,纵向上的侧壁采用衍架结构。

由此,纵向采用桁架结构受力,横向采用钢架体系,确保结构的稳固性。

支撑综合管廊的多个单墩支撑构件中,每相邻两个单墩支撑构件间沿着管廊走向的方向间距为8-12m。

以综合管廊走向为纵向,每隔8-12m分布一个单墩支撑构件,一般敷设在道路或工厂区域的绿化带内,不影响园区用地,不占用园区建设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以单墩支撑的方式将原来埋设在地底下的电力综合管廊改为架空安装,管廊内可敷设中压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和给水管道等不同的供能管线,满足工业园区工厂范围的相关需求。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管廊采用全钢结构预制拼装,除了基础需要现场浇筑外,其余构件均采用工厂预制,加工精度高,造价低廉,并且能够大大减小现场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

2、架空式的管廊无需进行复杂的土建施工,其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可直接利用自然条件,相比地下管廊可以大大缩减相关设备,简化了施工程序,减少了施工工程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架空式管廊不受地层土壤条件限制,没有隐蔽工程,因此也减小了施工风险。

3、仅需单墩支撑于地面,一般敷设在道路或工厂区域的绿化带内,不影响园区用地。

4、人员检修维护更为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双侧布置式构造为例,单侧布置式构件可参考理解。参照附图1-2,单墩支撑单舱式架空综合管廊,包括有单墩支撑构件1和综合管廊,沿着综合管廊的走向方向,每间隔8-10m布置一个单墩支撑构件。所述单墩支撑构件1采用等壁厚钢管,规格可为Φ325/12,采用热镀锌防腐,架空高度为4.0m~6.0m不等;单墩支撑构件1一端支撑安装在地面基础9或者支撑面上,当地基土的为粘性土或其他可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地层时,基础采用独立的板式支柱基础;当地基土为软弱土时,则可采用桩基作为支撑墩的基础。单墩支撑构件1为预制构件,当地面基础浇筑完成后,单墩支撑构件1可直接现场连接安装。

综合管廊包括有多个管廊段,每个管廊段均包括有侧壁2、顶盖3和底板4,侧壁2包括左、右两侧壁,垂直立于底板4的两侧边上,位于顶盖3和底板4之间,顶盖3在横断面上呈人字型构造,便于防雨排水,底板4则与单墩支撑构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可增加加强肋辅助固定。侧壁2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架设各种管线的悬臂式支架10,所述多个悬臂式支架呈多层次双侧布置,即两侧壁上均分布有悬臂式支架,且两侧悬臂式支架中间的空间为检修走道8;管廊内部净空间尺寸为:3.0m宽×2.4m高,中间设置一道检修通道,通道净尺寸为:1.0m宽×1.9m高。

所述管廊段为预制钢构件,在现场基础浇筑后,进行现场安装拼接,将前后管廊段的开口面进行连接,最终组成整体综合管廊,纵向采用桁架结构11受力,横向采用钢架体系(参照附图2)。综合管廊内部可以布置3回35kV/10kV中压电缆5,同时能够布置若干回的通讯电缆6和2根给水管7;悬臂式支架支撑长度均为1.0m,层间距符合相关规程要求,一般情况下,电力电缆净间距为460mm、通讯电缆支架层净间距为360mm;电力电缆和通讯电缆的下方分别布置1根DN200~DN600的给水管或原水管。

相比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其土建造价在2.5万/m~3.0万/m之间,且工期较长,常规超过1.0km的工程,施工工期多超过9个月,且土建工序复杂。而本实用新型除了基础采用现场现浇外,其余均采用工厂预制,加工精度高,且造价低廉,一般情况下,管廊主题延米的造价在0.8万/m~1.2万/m之间,不到传统管廊的40%,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与此同时,由于主要构件都采用工厂预制,其现场施工工期短,从基础开挖开始至管廊结构完成,不考虑天气因素,建设超过1.0km的管廊工程整体工期不超过2个月,工期缩短十分显著,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