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704发布日期:2018-06-30 04:16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深基坑是开挖深度约为5米的基坑,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是基石的作用。

深基坑在开挖时产生的泥土多,传统的深基坑在开挖时利用起吊装置将泥土吊起或人工利用铲子将泥土铲到基坑外,这种方式耗费人力,需要再次转到小车上进行运输,耗时长,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能有效的实现基坑内部泥土的提升和输送,一体化结构,省力省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包括:储料斗;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储料斗的侧部;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连接于所述储料斗的底部;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滑块、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开设于所述储料斗的侧部,且所述第一滑轨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且所述第一滑轨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滑块连接;提升斗,所述提升斗设于所述储料斗的侧部;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手柄、转筒、穿绳耳、钢丝绳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穿绳耳固定于所述储料斗的顶部,且所述穿绳耳的内部贯穿所述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转筒的外侧,且所述转筒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手柄;滑轮,所述滑轮设于所述储料斗的顶部,且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储料斗的侧部设有侧防护机构,且所述侧防护机构包括侧挡板、第一磁块和第二转轴;所述侧挡板插入到所述储料斗的两侧,且所述侧挡板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二转轴;所述侧挡板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磁块。

优选的,所述侧挡板设有对称的两个,且所述侧挡板与所述储料斗之间转动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储料斗的侧部转动连接活动门,且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储料斗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

优选的,所述活动门的一端转动连接锁杆,所述储料斗的侧部固定锁套,且所述锁杆配合连接所述锁套。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第二磁块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轨。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储料斗的转动角度为0°-90°,且所述推动杆的长度与所述推动杆到所述行走轮底部的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提升斗的外侧边缘处与所述储料斗的一侧均固定所述穿绳耳,且所述穿绳耳与所述滑轮在一条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提升斗的截面采用弧形结构,且所述提升斗的背部与所述储料斗紧密贴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采用所述储料斗的形式对泥土进行运输,通过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使所述提升斗的位置下降至基坑处进行泥土的接料;避免人工在开挖时使用铲子进行泥土的提升,省时省力,在泥土通过所述电动推杆提升后,利用所述转筒锁紧所述钢丝绳使所述提升斗旋转进行倾倒,而后进行循环使用,可大大的加快深基坑开挖、运土的进程,便捷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侧防护机构、储料斗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旋转驱动机构,11、转动手柄,12、转筒,13、穿绳耳,14、钢丝绳,15、第一转轴,2、侧防护机构,21、侧挡板,22、第一磁块,23、第二转轴,3、活动门,4、滑轮,5、滑动机构,51、电动推杆,52、滑块,521、第二磁块,53、第一滑轨,54、第二滑轨,6、提升斗,7、行走轮,8、储料斗,9、推动杆,9a、锁杆,9b、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侧防护机构、储料斗连接示意图。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包括:储料斗8;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转动连接于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行走轮7,所述行走轮7连接于所述储料斗8的底部;滑动机构5,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电动推杆51、滑块52、第一滑轨53和第二滑轨54,所述第一滑轨53开设于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且所述第一滑轨53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54;所述第一滑轨53和所述第二滑轨5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52,且所述第一滑轨53的底部通过所述电动推杆51与所述滑块52连接;提升斗6,所述提升斗6设于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旋转驱动机构1,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包括转动手柄11、转筒12、穿绳耳13、钢丝绳14和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52,所述穿绳耳13固定于所述储料斗8的顶部,且所述穿绳耳13的内部贯穿所述钢丝绳14;所述钢丝绳14缠绕于所述转筒12的外侧,且所述转筒12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手柄11;滑轮4,所述滑轮4设于所述储料斗8的顶部,且所述滑轮4滑动连接所述钢丝绳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土的掉落,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设有侧防护机构2,且所述侧防护机构2包括侧挡板21、第一磁块22和第二转轴23;所述侧挡板21插入到所述储料斗8的两侧,且所述侧挡板21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二转轴23;所述侧挡板21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磁块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所述侧挡板21的收放,所述侧挡板21设有对称的两个,且所述侧挡板21与所述储料斗8之间转动角度为0°-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卸下运输的土,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转动连接活动门3,且所述活动门3与所述储料斗8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所述活动门3进行锁紧固定,所述活动门3的一端转动连接锁杆9a,所述储料斗8的侧部固定锁套9b,且所述锁杆9a配合连接所述锁套9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所述第二滑轨54进行收纳,所述滑块52的外侧设有第二磁块521,所述第二滑轨54与所述第一滑轨53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第二磁块52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轨5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所述推动杆9的双重作用,既能进行拉动,旋转后能实现支撑,所述推动杆9与所述储料斗8的转动角度为0°-90°,且所述推动杆9的长度与所述推动杆9到所述行走轮7底部的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所述提升斗6的旋转,所述提升斗6的外侧边缘处与所述储料斗8的一侧均固定所述穿绳耳13,且所述穿绳耳13与所述滑轮4在一条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避免泥土提升、旋转出现掉落,所述提升斗6的截面采用弧形结构,且所述提升斗6的背部与所述储料斗8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运输车运输到基坑开挖处,旋转所述推动杆9,使之对所述储料斗8进行支撑,使所述提升斗6位于基坑开挖的一侧,驱动所述电动推杆51向下拉伸,带动所述滑块52向下滑动至基坑开挖处,将基坑开挖的泥土置于所述提升斗6的内部,而后使所述电动推杆51复位,当所述提升斗6上升到最顶部时,手摇所述转动手柄11,对所述钢丝绳14进行收卷,随着所述钢丝绳14的锁紧带动所述提升斗6出现旋转,将所述提升斗6内部的泥块倒入到所述储料斗8的内部,当所述储料斗8内土块堆满时,可旋转使所述第二滑轨54与所述第二磁块521吸引对所述第二滑轨54进行固定,旋转取出所述推动杆9,拖动所述推动杆9移动到卸料处,旋转取出所述锁杆9a,打开所述活动门3对内部进行卸料,完成土的输送。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运土装置,采用所述储料斗8的形式对泥土进行运输,通过所述电动推杆51推动所述滑块52在滑轨上滑动,使所述提升斗6的位置下降至基坑处进行泥土的接料;避免人工在开挖时使用铲子进行泥土的提升,省时省力,在泥土通过所述电动推杆51提升后,利用所述转筒12锁紧所述钢丝绳14使所述提升斗6旋转进行倾倒,而后进行循环使用,可大大的加快深基坑开挖、运土的进程,便捷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