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382发布日期:2018-07-31 20:45阅读:35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中大型住宅小区由于规划车位配比及用户真实使用需求,地下室的面积都比较大,地下室基本都占满了建筑用地。为了便于地下室顶板的排水,常在地下室顶板的两侧设计0.5%的排水坡度,使地下室顶板的两侧形成斜坡,两个斜坡在地下室顶板的顶部相交形成交线,其中地下室顶板的底部与交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由于地上建筑的给排水管均需通过地下室顶板铺设进入地上建筑,故需在地下室顶板上埋设给排水管。由于排水管需要排水坡道及保护厚度,故需地下室顶板最低1m深度的覆土深度作为给排水走管及保护的覆土深度。而增加覆土的深度就等于地下室顶板的底部与交线之间的高度。

以400X300米用地规模的住宅小区为例,地下室顶板按0.5%排水坡度设计,地下室顶板的底部与交线的高差相差750毫米,按照排水管最低1米覆土深度的要求,为了保证覆土完成面基本平整,则最深覆土处需增加750毫米,最终的覆土深度达1750毫米。

因此,传统的地下室顶板的排水结构会增加局部覆土深度,从而导致结构荷载增大,地下室结构梁柱增大,钢筋及混凝土用量也会相应增加,另外,覆土深度增加也会增加回填土方量的增加,这些,都会导致建设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以减少局部的覆土深度,节约建筑材料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是: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地下室顶板包括顶层和底层,顶层的面积小于底层的面积,顶层的边沿与底层的边沿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水坡度为0.5%的斜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地下室顶板上的顶层有积水时,积水会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将顶层的积水排掉。由于地下室顶板上设有顶层,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在同等的排水坡度下,顶层与底层之间的高度小于现有技术中地下室顶板的底部与交线之间的高度,故在增加局部覆土深度时,增加的局部覆土深度减小,从而减少了结构载荷,减小了地下室结构梁柱,也减少了钢筋及混凝土的用量和回填土方量,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顶层的边沿与底层的边沿之间固定连接有斜坡,从而可知,斜坡位于地下室顶板的四周,积水可从地下室顶板的四周排出,而现有技术中,斜坡位于地下室顶板的两侧,积水只能从地下室顶板的两侧排出,故本方案使地下室顶板排水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进一步,顶层和底层均为方形,斜坡与顶层的连接处、斜坡与底层的连接处均设有圆角。圆角更加光滑,可使积水排放的更加顺畅。

进一步,顶层的长度为320m,顶层的宽度为220m,底层的长度为400m,底层的宽度为300m,顶层的边沿与底层的边沿的水平距离均为40m。由此可知,整个地下室顶板为对称结构,地下室顶板的建造相对容易,地下室结构梁柱受力均匀。并且,地下室顶板结构对称,可使斜坡的长度均相等,使斜坡的排水率相同。

进一步,地下室顶板由内到外分别包括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隔离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疏水层、滤水层和种植土层,疏水层中设有塑网渗排水管。种植土层用来种植植被,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具有一定的自身防水性能,提高了地下室顶板的防水性能,防水涂料层将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包裹住,对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具有一定的防水、保护作用。防水卷材层和防水涂料层具有防水作用,并且,还可防止植被的根须穿入到防水涂料层中。隔离层对防水卷材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进行隔离,防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的混凝土将防水卷材层磨破。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也具有一定的防水和保护作用。疏水层中为碎石组成,碎石之间具有间隙,积水可在疏水层中来回流动,并流动到塑网渗排水管中,将积水排到地下室顶板外。滤水层将疏水层和种植土层隔离,防止种植土中的土进入到疏水层中,将疏水层中的间隙堵住而降低疏水层的排水性。

进一步,防水涂料层中的防水涂料为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在地下室顶板与地下室侧壁的相交处向下弯折。非固化橡胶沥青施工时材料不会分离,可形成稳定、整体无缝的防水层。

进一步,防水卷材层中的防水卷材为耐根穿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隔离层的材料为纸胎沥青。耐根穿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和纸胎沥青均为常见的沥青,便于购买,成本较低。

进一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设有双向钢筋。双向钢筋提高了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设有伸缩缝,伸缩缝的缝内嵌有聚苯乙烯泡沫,缝口嵌有聚氨酯密封油膏。聚苯乙烯泡沫具有一定缓冲性,防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受到压力时,压力过大,对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造成损坏。聚氨酯密封油膏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可防止积水流入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地下室顶板防水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层1、底层2、斜坡3、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5、防水涂料层6、防水卷材层7、隔离层8、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疏水层10、种植土层11、地下室顶板12。

如附图1-图2所示:地下室顶板排水结构,包括地下室顶板12,地下室顶板12包括方形的顶层1和方形的底层2,顶层1的面积小于底层2的面积,顶层1的长度为320m,顶层1的宽度为220m,底层2的长度为400m,底层2的宽度为300m,顶层1的边沿与底层2的边沿的水平距离均为40m,顶层1的边沿与底层2的边沿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水坡度为0.5%的斜坡3,斜坡3与顶层1、底层2的连接处均设有圆角。

如图3所示,地下室顶板由内到外分别为钢筋混凝土自防水顶板5、非固化橡胶沥青的防水涂料层6、耐根穿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防水卷材层7、纸胎沥青的隔离层8、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疏水层10、聚酯土工无纺布的滤水层和种植土层11,疏水层10中设有塑网渗排水管。防水涂料层6在地下室顶板与地下室侧壁的相交处向下弯折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中设有双向钢筋,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上设有伸缩缝,伸缩缝的缝内嵌有聚苯乙烯泡沫,缝口嵌有聚氨酯密封油膏。

当暴雨时,地下室顶板12有积水时,水会沿着周边斜坡3不断流走,地下室顶板12水位会不断降低;当停止暴雨时,地下室顶板12中的水位会不断下降,水为降至较低时,剩余的水量由疏水层10内置塑网渗排水管排掉,再加上种植土层11和植被的根系有保水吸水作用,故不会出现长期积水的现象。

由于地下室顶板12上设有顶层1,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在同等的排水坡度下,顶层1与底层2之间的高度小于现有技术中地下室顶板12的底部与交线之间的高度,故在增加局部覆土深度时,增加的局部覆土深度减小,从而减少了结构载荷,减小了地下室结构梁柱,也减少了钢筋及混凝土的用量和回填土方量,降低了建设成本。并且,顶层1的边沿与底层2的边沿之间固定连接有斜坡3,斜坡3位于地下室顶板12的四周,积水可从地下室顶板12的四周排出,而现有技术中,斜坡3位于地下室顶板12的两侧,积水只能从地下室顶板12的两侧排出,故本实施例使地下室顶板12排水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