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025发布日期:2018-08-14 17:22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石边坡生态恢复领域以及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



背景技术:

裸露岩体边坡的生态恢复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裸露岩石生态条件十分恶劣,缺水危机对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尤为明显。面对裸露岩石边坡的植物恢复与用水间矛盾,尝试转变雨水管理概念,让自然降雨进入自然水循环,经过实践,逐渐形成“雨水边坡”理念,并在裸露岩石边坡生态恢复中予以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它能对自然降雨进行收集、存储和释放,对植物根系补充水源,满足植物基本生存需求,实现边坡生态恢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由雨水花园、蓄水渗水井和花管组成。蓄水渗水井及花管设置在雨水花园内部。蓄水渗水井的数量,根据雨水边坡长度确定,花管与蓄水渗水井连通并横穿蓄水渗水井。

所述的雨水花园,包括岩石边坡、浆砌块石挡土墙、种植土和绿植。种植土要求是本地区渗透系数较大的砂质土,其主要成分中砂子含量为60%-85%。绿植选择耐旱、耐涝的藤蔓植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雨水花园;2-蓄水渗水井;3-花管;4-岩石边坡;5-浆砌块石挡土墙;6-种植土;7-绿植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水渗水井放大图。

图中:6-种植土;8-底座;9-井壁;10-净石硝滤水层;11-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蓄水渗水井与花管结合式雨水边坡,包括雨水花园1、蓄水渗水井2及花管3。

所述的雨水花园1,为简易型雨水花园,包括岩石边坡4、浆砌块石挡土墙5、种植土6和绿植7。

浆砌块石挡土墙5,作用是防止岩石边坡侧方土石坍塌造成的压力,保持雨水花园内土层的稳定性,也能防止水流对岩石边坡地面的冲刷和腐蚀。高度为1300mm,宽度为300mm。

种植土6选择沙土,沙土的铺垫高度为1200mm,比挡土墙低100mm,利于雨水收集。

绿植7选择耐旱、耐涝的藤蔓植物。

蓄水渗水井2直径为800mm,高度为1200mm,包括底座8、井壁9、净石硝滤水层10、井盖11。井盖11,是直径700mm,厚度100mm的混凝土多孔收水井盖。底座8,是直径为1400mm,厚100mm的C15混凝土圈座。井壁9是由M7.5水泥砂浆MU7.5砖堆砌而成,高度为1100mm,横截面长度为240mm,以混凝土圈座为底,并且距离混凝土圈座最外沿60mm的距离堆砌而成。井壁9上设置矩形渗水孔,渗水孔长100mm,宽50mm。净石硝滤水层10,是在井壁外壁围绕厚度为500mm、高度为800mm的圆柱空心体,内部由直径为15-20mm净石硝滤水层填充,在滤水层的顶部分别向蓄水井的左右方向横向凸出。为保护土层,净石硝滤水层外围用无纺布以每平米300g进行铺设,铺设时一定要保证局部无凸凹。

花管3是直径50mm的PVC渗水花管,花管在蓄水渗水井左右横向凸出的边长为200mm的正方形净石硝滤水层10里,并贯通蓄水渗水井2。

为保护土层及防治水源外渗,在雨水花园挡土墙内侧,岩石边坡内侧,种植土底层及蓄水渗水井底座下方,整体铺设复合土工布一层。施工时基础层面要清理干净,局部不能有凹凸不平现象,不允许有杂物,清理干净后要夯实平整。

雨水边坡内部,从蓄水渗水井2的中心沿轴线切开,由下往上依次为复合土工布、净石硝滤水层、无纺布、种植土、藤蔓植物。

雨水边坡内部,从没有蓄水渗水井2但有花管3的位置垂直切开,由下往上依次为复合土工布、种植土、无纺布、净石硝滤水层、无纺布、种植土、藤蔓植物,净石硝滤水层中心处为50mm的花管。

雨水边坡内部,从既没有蓄水渗水井2也没有花管3但靠近浆砌块石挡土墙5的土层垂直切开,由下往上依次为复合土工布,种植土,藤蔓植物。

蓄水渗水井2的数量,根据雨水边坡长度确定,一般情况下,每隔9米设置一个。蓄水渗水井中心距浆砌块石挡土墙1000mm,便于施工。

雨水花园1内,绿植7以3000mm间距种植,全部为耐旱、耐涝的藤蔓植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