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9881发布日期:2019-04-09 21:05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综合管廊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中电力舱中有配电电压等级的10kV电力电缆、高压等级的110(66)kV、220kV电力电缆以及超高压等级的330kV~500kV电力电缆。综合管廊电力舱内高压、超高压电缆的分支电力隧道受转弯半径的限制,为水平转出。配电电缆的分支出线可随高压、超高压电力隧道一同出线。高压、超高压电缆路径终点为变电站,出线电力隧道少。配电电缆路径终点为各个地块,出线需求多,高压电力隧道无法满足配电电缆的出线需求。因此,配电电缆从综合管廊电力舱内出线方式还有隔墙引出和顶板引出的方式。目前,配电缆多从电力舱顶板引出,在引出时会占用电力舱内人员通道,现有的综合管廊电力配电电缆出线方案会占用人员通道,对运行、检修及隧道内监控系统造成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综合管廊的电力舱内电缆从管廊的中部顶板引入至综合管廊导致留给检修人员的通道狭小而给日常检修带来困难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综合管廊的电力舱内电缆从管廊的中部顶板引入至综合管廊导致留给检修人员的通道狭小而给日常检修带来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包括:

管廊电力舱(10),所述管廊电力舱(10)包括横截面为凹槽结构的通道,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包括远离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的外凹结构(11);

电缆支撑架(12),所述电缆支撑架(12)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侧壁上;

横担(13),所述横担(1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电缆支撑架(12)上,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形成自由端,所述横担(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壁面向通道内延伸;

电缆(14),所述电缆(14)架设在所述横担(13)上,由设置在所述外凹结构(11)的侧壁上的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引出并进入至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引出孔(15),其中,所述引出孔(15)设置在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所述外凹结构(11)的顶板上。

可选地,所述电缆支撑架(12)包括第一电缆支撑架和第二电缆支撑架,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外凹结构(11)的侧壁上;

所述横担(13)包括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横担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担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横担沿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相间隔地上下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担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横担沿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相间隔地上下布置。

可选地,各所述横担(13)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电缆。

可选地,下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三根电缆为两层布置,上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三根电缆为一层布置,设置在上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电缆(14)沿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引出并进入至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引出孔(15),其中,设置在上层的电缆的直径小于设置在下层的电缆的直径。

可选地,在距离所述引出孔(15)预定距离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引出电缆的固定点,其中,所述引出孔的直径至少为引出电缆直径的1.5倍。

可选地,所述外凹结构(11)沿所述通道的轴线的长度至少为3700mm。

可选地,具有所述外凹结构(11)的宽度至少为500mm。

可选地,所述综合管廊结构内具有步行通道,所述步行通道的宽度在800mm至1200mm之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进入管廊电力舱的位置设置有外凹结构,电缆从外凹结构进入至管廊电力舱内,管廊电力舱内安装有横担,横担用于支撑电缆,这样电缆从外凹结构进入至管廊电力舱内,不会占用之前给操作人员在管廊电力舱内进行检维修的空间,电缆不会对操作者人员形成阻碍,由于配电电缆出线的方式不占用人员通道且不影响电力舱内监控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综合管廊的电力舱内电缆从管廊的中部顶板引入至综合管廊导致留给检修人员的通道狭小而给日常检修带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结构的实施例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综合管廊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廊电力舱;11、外凹结构;12、电缆支撑架;13、横担;14、电缆;15、引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管廊电力舱(10),所述管廊电力舱(10)包括横截面为凹槽结构的通道,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包括远离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的外凹结构(11);

电缆支撑架(12),所述电缆支撑架(12)固定设置在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侧壁上;

横担(13),所述横担(1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电缆支撑架(12)上,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形成自由端,所述横担(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通道的壁面向通道内延伸;

电缆(14),所述电缆(14)架设在所述横担(13)上,由设置在所述外凹结构(11)的侧壁上的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引出并进入至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引出孔(15),其中,所述引出孔(15)设置在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所述外凹结构(11)的顶板上。

可选地,所述电缆支撑架(12)包括第一电缆支撑架和第二电缆支撑架,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的通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外凹结构(11)的侧壁上;

所述横担(13)包括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横担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担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横担沿所述第一电缆支撑架相间隔地上下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担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横担沿所述第二电缆支撑架相间隔地上下布置。

如图1所示,各所述横担(13)上设置有至少三根电缆。

如图1所示,下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三根电缆为两层布置,上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三根电缆为一层布置,设置在上层的所述横担(13)上的电缆(14)沿所述横担(13)的第二端引出并进入至所述管廊电力舱(10)的引出孔(15),其中,设置在上层的电缆的直径小于设置在下层的电缆的直径。

可选地,在距离所述引出孔(15)预定距离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引出电缆的固定点,其中,所述引出孔的直径至少为引出电缆直径的1.5倍。

可选地,所述外凹结构(11)沿所述通道的轴线的长度至少为3700mm。

可选地,具有所述外凹结构(11)的宽度至少为500mm。

可选地,所述综合管廊结构内具有步行通道,所述步行通道的宽度在800mm至1200mm之间。

将管廊电力舱(10)外侧墙局部放大后,可在同一位置同时引出2-12根配电电缆。

引出配网电缆出线处,需在顶板开2-12个引出孔(15),孔径不小于1.5倍的引出电缆外直径。引出配电电缆从电缆支撑架(12)垂直向上爬起,进入引出孔(15),在顶板引出孔(15)附近对引上电缆做一次固定。固定可采用吊链或者固定架。

从引出配网电缆出线位置附近开始,管廊电力舱(10)结构适应非引出电缆弯曲半径将侧墙成船形扩出,电缆支撑架(12)和非引出电缆也随侧墙位置外移,外扩最宽处隧道净宽变为3.1m,比常规管廊电力舱(10)净宽增加0.5m,局部扩大长度约为3.7m,扩大长度与非引出电缆最大弯曲半径有关,可根据情况调整。此位置处,非引出电缆沿结构船形弯转弯后,继续保持与管廊电力舱(10)底板水平延管廊电力舱(10)纵长方向向前敷设。

配电电缆出线时,首先将电缆换位至靠近引出孔(15)位置的一侧,然后直接引上至顶板预埋管引出管廊电力舱(10)。管廊电力舱(10)局部扩大后,外侧支架上的配电电缆都可从扩大区域顶板引出。该方案中,无需现场在横担上扳孔、加长支架,直接将电缆从外侧引上即可,施工方便。避免了对人员通道的占用,降低对巡检及检修的影响。减少了两侧支架内管廊电力舱顶板的占用,给管廊电力舱监控系统及未来安装巡检机器人预留了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