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1071发布日期:2019-02-19 18:38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田灌溉中,水流通过管道或农渠直接对农田进行灌溉,水流流量过大时,水流常常对田地形成冲击,造成水土流失,另外从本世纪开始大范围地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节水改造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业粮食产能等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主要是对末级渠系进行硬化,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投资或技术上的限制,渠道和田间的配套设施没有完全满足农田灌溉和方便农户生产的需求,早期项目只是在渠道上安装一节涵管连通田间,首端没有任何控制,农民使用极不方便,水流方向也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免维护,经久耐用,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同时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田地,造成水土流失,实现出水的左右调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包括水池,水池的两端均设有插板闸门,水池内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出水口。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的下端与水池的底部进水口连接,出水口设置于进水管的上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口上设有水流开关。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口高于水池上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插板闸门上设有手柄。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水池为整体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免维护,经久耐用,水经进水管,从出水口流入水池,通过水池两端的闸门,根据实际需要对水进行分流,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同时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田地,造成水土流失,实现出水的左右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的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水池,2-进水管,3-出水口,4-插板闸门,5-手柄,6-水流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小农水插板式整体分水池,包括水池1(水池的底部设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进水管相连;插板闸门处的水池上设有出水口,由插板闸门实现该出水口的关闭或打开),水池1的两端侧壁(如左右端侧壁)上均设有插板闸门4,水池1内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上设有出水口3(进水管2的下端与水源相通);水经进水管2,从出水口3流入水池1,通过水池1两端的插板闸门(即插板式的闸门,或称闸门)4,根据实际需要对水进行分流,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同时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田地,造成水土流失,实现出水的左右调节。

进一步地,进水管2的下端与水池1的底部进水口连接,出水口3设置于进水管2的上端;水从水池1底部经进水管2,从出水口3流入水池1。

进一步地,出水口3上设有水流开关(节水阀)6。

进一步地,水流开关6为球阀。

进一步地,出水口3高于水池1上端。

进一步地,插板闸门4上设有手柄5。

进一步地,水池1为整体一次成型。

进一步地,进水管2偏置于水池1的一侧。

进一步地,插板闸门4竖直设置,插板闸门4的插板向上提起时插板闸门4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水从水池底部经进水管2,从出水口3流入水池1,将水池1左边的插板闸门4放下,水池1右边的插板闸门4打开,水流从右侧插板闸门4处流出,将水池1左边的插板闸门4打开,水池1右边的插板闸门4放下,水流从左侧插板闸门4处流出,通过水池1两端的插板闸门4,根据实际需要对水进行分流,实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流直接冲击田地,造成水土流失,实现出水的左右调节。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