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式锚固桩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8796发布日期:2018-08-21 19:06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施工基础设施,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植根式锚固桩钉。



背景技术:

目前,建设施工采用的物体固定方式一般都是将普通桩钉直接打入介质,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存在锚固力小或承载力不够,往往难以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靠的植根式锚固桩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套筒分支器和组合桩钉芯等组成,所述套筒分支器顶端设置了圆环形顶帽,末端设置了圆锥状筒尖,并在筒尖的圆锥面均匀设置了导向孔。所述组合桩钉芯上部呈圆柱形,下部设置了与筒尖圆锥面均匀设置的导向孔相对应的桩钉爪,并在桩钉爪内侧设置了弹性倒刺,顶部设置了桩钉帽。在套筒分支器圆环形顶帽与组合桩钉芯顶部桩钉帽之间设置了可拆卸的排链式支撑杆。还可在所述组合桩钉芯内设置了灌浆导孔分别延至下部桩钉爪内侧设置的弹性倒刺前端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桩钉芯下端设置了桩钉爪,通过套筒分支器使桩钉爪象树根一样植入使用介质内,从而使锚固桩钉的固定力量得到极大增加,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施工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物体固定或增加承载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排链式支撑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链式支撑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套筒分支器,2为圆环形顶帽,3为筒尖,4为导向孔,5为组合桩钉芯,6为桩钉帽,7为桩钉爪,8为倒刺,9为介质,10为排链式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植根式锚固桩钉是由套筒分支器1和组合桩钉芯5等组成,所述套筒分支器1顶端设置了圆环形顶帽2,末端设置了圆锥状筒尖3,并在筒尖的圆锥面均匀设置了导向孔4。所述组合桩钉芯5下部可按需要由三、四、五或更多只桩钉爪7组成,桩钉爪7下端部制作成尖锐形状,并在内侧设置锯齿状弹性倒刺8,每只桩钉爪7尖锐端部插入套筒分支器1末端筒尖圆锥面的导向孔4内,上部压制成一束呈圆柱形,顶部设置了桩钉帽6。在套筒分支器1圆环形顶帽2与组合桩钉芯5顶部桩钉帽6之间设置了可拆卸的排链式支撑杆10。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对于非坚硬介质,使用时先应察看插入的介质,一般介质可直接将一体式植根式锚固桩钉加力打入介质内,直至套筒分支器1的圆环形顶帽2(设计深度),使圆环形顶帽2承受上托力,然后在组合桩钉芯的桩钉帽6上继续加力,组合桩钉芯5下部对应导向孔4内的桩钉爪7将按分支方向和角度开始延伸,直至组合桩钉芯5的桩钉帽6与导向套简1的圆环形顶帽2重合时,组合桩芯下端的桩钉爪7即延伸到位(如图5所示)。如果特别需要加固,可在组合桩钉芯设置导孔至延伸弹性倒刺,对介质实行灌浆加固,可以提高锚固力或承载力。如果介质稍微坚硬,则须在套筒分支器1圆环形顶帽2与组合桩钉芯5顶部桩钉帽6之间放置可拆卸的排链式支撑杆10的辅助支架,在加力时保证组合桩钉芯与套筒分支器同时运动,直至套筒分支器的圆环形顶帽开始承受压力时(设计深度),再拆除辅助支架排链式支撑杆10,然后继续加力,直至组合桩钉芯下端的桩钉爪7完全延伸。如果是松软介质,则应加大套筒分支器1的圆环形顶帽2,使套筒分支器圆环形顶帽2上托力能够承受组合桩钉芯桩钉帽的下压力,直至组合芯完全延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