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墙模板及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7489发布日期:2018-06-12 19:2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连续墙模板及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续墙模板及通过该连续墙模板进行连续墙施工的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工程是一项基础工程,其主要作用是浇筑出一道墙体,以用于起到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等作用,进而对位于墙体内侧的建筑物进行保护。浇筑处的地下连续墙可适用于泵站、水池、建筑物基坑、地油库和仓库等;还用于市政管沟和涵洞盾等工程的竖井;此外,连续墙还可作为各种深基础和桩基、码头、护岸、干船坞水利水电、露天矿山、尾矿坝以及环保工程的防渗墙。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首先在地面上通过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进行深槽开挖,且深槽开挖需要在泥浆护壁的保护下进行,以避免开挖过程深槽侧壁出现坍塌。接着,在完成深槽开挖后,对开挖出的深槽进行清槽处理,之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以筑成地下连续墙的一个单元槽段,并根据上述操作对地下连续墙的剩余槽段进行逐段灌筑,以形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

但是,现有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需要对钢筋笼进行绑扎,且钢筋笼的结构复杂,增加了施工工作量。此外,被吊放的钢筋笼无法与深槽底部形成稳固的连接,导致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钢筋笼的稳定性及牢固性差,容易发生晃动。再者,在对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是通过一个或几根导管将混凝土注入其中,使得混凝土的注入容易存在不均匀、各部位混凝土注入不同步的情况,且易产生空隙,降低地下连续墙的灌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牢固性好且稳定性强的连续墙模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连续墙模板具有良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且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的连续墙模板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墙模板,其中,包括模板组件、第一端面模板和第二端面模板,模板组件包括一个模板单元或多个相连通且并排设置的模板单元,模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架板、第二钢架板、墙柱、平衡件、多条第一注浆支管、多条第二注浆支管和固定座,第二钢架板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钢架板的第一端连接,墙柱垂直于第一钢架板,墙柱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墙柱具有中空腔体,墙柱朝向第一钢架板的端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注浆口,注浆口穿过第一钢架板,墙柱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口和多个第二连接口,多个第一连接口沿墙柱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口沿墙柱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口、多个第二连接口均与中空腔体连通,平衡件与第一钢架板的第二面固定连接,平衡件位于墙柱的正上方,一条第一注浆支管的第一端与一个第一连接口连接,每一条第一注浆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浆孔,一条第二注浆支管的第一端与一个第二连接口连接,每一条第二注浆支管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浆孔,固定座与墙柱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端面模板与模板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面模板与模板组件的第二端连接。

由上可见,第一端面模板以及第二端面模板用于对模板组件的两端进行封闭,以使得连续墙模板以及开挖出的深槽的护壁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灌筑空间,固定座能够使得模板组件与深槽的底部的连接更加紧固,进而防止在进行连续墙的灌筑时模板组件出现偏移。墙柱通过注浆口与外部的注浆管进行连接,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将注浆管注入的混凝土输出至第一注浆支管和第二注浆支管内,进而通过第一注浆支管的第一出浆孔以及第二注浆支管的第二出浆孔将混凝土均匀地灌筑到连续墙模板内,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注浆过程中混凝土之间产生的空隙,提高连续墙的灌筑质量。此外,固定座、墙柱、第一注浆支管和第二注浆支管还用作连续墙的支撑结构,进而起到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增加灌筑出的连续墙的强度以及提高灌筑出的连续墙的整体的稳定性。平衡件用于调节、控制模板组件的整体的平衡,保证模板组件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对该连续墙模板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连续墙模板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牢固性好且稳定性强的优点。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固定座背向墙柱的一端设置有内扣支脚。

由上可见,在固定座上设置内扣支脚,使得固定座能够通过内扣支脚嵌入开挖出的深槽的底部,并存储较多的泥土或岩石,以提高连续墙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在灌筑过程中连续墙模板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座朝向墙柱的一端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嵌装有墙柱支板,墙柱支板与墙柱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墙柱支板能够提高墙柱与固定座的连接的紧固性,且在固定座内设置容纳腔,使得该容纳腔可以放置重物,以提高固定座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固定座还包括重压块,重压块设置在容纳腔内,且重压块位于容纳腔的底部和墙柱支板之间。

由上可见,在容纳腔内设置重压块能够提高固定座的稳定性,以使得固定座能够紧固在开挖出的深槽的底部,避免在注浆过程中连续墙模板出现偏移。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注浆支管与第一连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第二注浆支管与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

由上可见,在第一注浆支管和第一连接口之间设置第一密封环以及在第二注浆支管和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环,能够提高第一注浆支管、第二注浆支管与墙柱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注浆过程中混凝土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处渗漏,进而保证连续墙的灌筑质量。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墙柱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设置在注浆口处。

由上可见,在注浆口处设置缓冲垫能够有效的避免注浆过程中注浆管等设备与注浆口产生强烈撞击,进而防止注浆口发生变形,此外,缓冲垫能够从注浆口处直接取出,且缓冲垫对灌筑出的连续墙产生的创口一致,便于后期对连续墙进行修补。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墙柱沿自身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渗水道。

由上可见,墙柱上的渗水道能够用于排出施工过程中多余水分,以避免影响连续墙后期的施工效果。

进一步的方案是,模板单元的数量为一个,第一端面模板与第一钢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端面模板与第二钢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模板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模板单元的第二钢架板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与另一个模板单元的第一钢架板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模板单元的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模板单元的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端面模板与模板组件的首端的模板单元的第一钢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端面模板与模板组件的末端的模板单元的第二钢架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模板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开挖出的深槽的长度进行设置,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施工要求,提高连续墙模板的适用范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测量放样步骤,对连续墙的施工环境进行勘测后,划分连续墙施工区域并确定导墙中线、导墙宽度;导墙施工步骤,根据确定的导墙中线、导墙宽度选取成槽机进行导墙槽开挖,导墙槽完成开挖后,在导墙槽的两个槽壁安装导墙钢筋、支立导墙模板并进行导墙浇筑,导墙浇筑完毕后拆除导墙模板并设置横支撑;深槽开挖步骤,向导墙槽内注入泥浆,并通过抓斗机进行深槽开挖;连续墙模板安装步骤,连续墙模板包括至少一个模板组件、第一端面模板和第二端面模板,模板组件包括模板单元,模板单元包括第一钢架板、第二钢架板、墙柱、平衡件、第一注浆支管、第二注浆支管和固定座,连续墙模板的安装包括:采用连接件对第一钢架板、第二钢架板进行连接,将墙柱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并使墙柱的注浆口穿过第一钢架板,控制墙柱垂直于第一钢架板,在第一钢架板的第一面安装平衡件,并使平衡件位于墙柱的正上方,将第一注浆支管、第二注浆支管分别与墙柱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进行连接;固定座与墙柱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端面模板和第二端面模板分别安装在模板组件的两端,将安装好的连续墙模板吊放至深槽中,使固定座嵌装在深槽的底部,并使第一端面模板、第二端面模板均与深槽的两个槽壁邻接;连续墙的施工步骤,通过注浆设备向注浆口灌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连续墙模板,形成连续墙。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且施工方便的优点。而该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连续墙模板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牢固性好且稳定性强的优点,在进行连续墙浇筑时,将外部的注浆设备与连续墙模板的墙柱的注浆口连接,进而使得混凝土浆能从墙柱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分别流经第一注浆支管、第二注浆支管,进而通过第一注浆支管的第一出浆孔和第二注浆支管的第二出浆孔注入连续墙模板围成的浇筑腔内,实现对连续墙的浇筑。此外,连续墙模板的固定座、墙柱、第一注浆支管和第二注浆支管还用作连续墙的支撑结构,进而起到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增加灌筑出的连续墙的强度以及提高灌筑出的连续墙的整体的稳定性。平衡件则用于调节、控制模板组件的整体平衡,保证模板组件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墙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墙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连续墙模板100包括模板组件、第一端面模板2和第二端面模板3。其中,模板组件包括一个模板单元1包括第一钢架板11、第二钢架板12、墙柱14、平衡件15、多条第一注浆支管16、多条第二注浆支管17和固定座18。

具体地,第一钢架板11呈平板状设置,第二钢架板12的两端平齐,中部呈凹陷设置,且第一钢架板11的第一端与第二钢架板12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13固定连接。优选地,连接件13包括第一固定板131、第二固定板132和多个锁紧螺栓133,第一固定板131和第二固定板132分别连接在第一钢架板11的第一端和第二钢架板12的第一端的两侧,多个锁紧螺栓133均穿过第一固定板131、第二固定板132、第一钢架板11和第二钢架板12并对其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连接件13还包括第一密封垫133和第二密封垫135,第一密封垫133邻接在第一固定板131和第一钢架板11、第二钢架板12之间,第二密封垫135邻接在第二固定板132和第一钢架板11、第二钢架板12之间。通过连接件13能够实现对第一钢架板11和第二钢架板12的快速拆装,而在连接件13和第一钢架板11、第二钢架板1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垫133、第二密封垫135,使得第一密封垫133、第二密封垫135能够对第一钢架板11和第二钢架板12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在进行连续墙灌筑时,混凝土进入该缝隙,进而影响后期第一钢架板11和第二钢架板12的拆卸。

墙柱14的第一端垂直于第一钢架板11,且墙柱14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板11的第一面固定连接。此外,墙柱14具有中空腔体,且墙柱朝向第一钢架板11的端面设置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注浆口141,注浆口141穿过第一钢架板11,注浆口141用于与外部的注浆管进行连接,进而使得外部的注浆设备能够将混凝土注入墙柱14的中空腔体中。优选地,墙柱14还包括缓冲垫143,缓冲垫143设置在注浆口141处,缓冲垫143主要用于对注浆口141进行保护,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注浆过程中注浆管等设备与注浆口141产生强烈的撞击,以防止注浆口141发生变形,影响外部混凝土注入墙柱中。此外,缓冲垫143能够从注浆口141处直接去除,并且,缓冲垫143对灌筑出连续墙造成的创口能够保持一致,从而便于后期对灌筑出的连续墙进行修补。

墙柱14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口142和多个第二连接口,多个第一连接口142沿墙柱14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多个第一连接口142的轴心位于同一连线上,多个第二连接口沿墙柱14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多个第二连接口的轴心位于同一连线上。此外,多个第一连接口142均与墙柱14的中空腔体连通,多个第二连接口均与墙柱14的中空腔体连通。

平衡件15与第一钢架板11的第二面固定连接,且平衡件15位于墙柱14的正上方,平衡件15用于调节、控制模板组件00的整体的平衡,保证模板组件整体的稳定性。优选地,墙柱14朝向第一钢架板11的端面还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穿过第一钢架板11且连接部与平衡件15连接。

一条第一注浆支管16的第一端与墙柱14的一个第一连接口142连接,且每一条第一注浆支管16沿自身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浆孔161,一条第二注浆支管17的第一端与墙柱14的一个第二连接口连接,且每一条第二注浆支管17沿自身的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浆孔171,此外,每一条第一注浆支管16的第二端呈密封设置,每一条第二注浆支管17的第二端呈密封设置。第一注浆支管16用于将墙柱14的第一连接口142输出的混凝土通过自身的多个第一出浆孔161注入连续墙模板100围成的待浇筑腔体中,并使得混凝土能够通过多个第一出浆孔161均匀的流入连续墙模板中。第二注浆支管17用于将墙柱14的第二连接口输出的混凝土通过自身的多个第二出浆孔171注入连续墙模板100围成的待浇筑腔体中,并使得混凝土能够通过多个第二出浆孔171均匀的流入连续墙模板中。

优选地,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第一连接口142错开设置,相邻两个第二连接口错开设置。通过将多个第一连接口142相互错开设置以及将多个第二连接口错开设置,使得位于上方的第一注浆支管16输出的混凝土不会滴落在位于下方的第一注浆支管16上,同样使得位于上方的第二注浆支管17输出的混凝土不会滴落在位于下方的第二注浆支管17上,进而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均匀性以及灌筑出的连续墙的质量。

此外,第一注浆支管16与墙柱14的第一连接口14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4,第二注浆支管17与墙柱14的第二连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设置第一密封环4能够对第一注浆支管16与墙柱14的第一连接口14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设置第二密封环能够对第二注浆支管17与墙柱14的第二连接口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进而避免在注浆过程中混凝土重第一连接口142、第二连接口处发生渗漏,进而保证连续墙的灌筑质量。

固定座18与墙柱1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座18背向墙柱14的一端设置有内扣支脚181,内扣支脚181与固定座18的本体之间形成容纳腔1811。内扣支脚181用于与开挖出的深槽的底部进行连接,即内扣支脚181能够插入深槽的底部的土层中,进而实现将固定座18与深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保证固定座18的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而容纳腔1811能够用于存储土层中的部分泥土或岩石,降低固定座18的重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固定座18的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在灌筑连续墙过程中连续墙模板100发生偏移。

此外,固定座18朝向墙柱14的一端具有容纳腔182,容纳腔182内嵌装有墙柱支板183,墙柱支板183与墙柱1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墙柱支板183能够提高墙柱14与固定座18之间连接的紧固性。优选地,固定座18还包括重压块184,重压块184设置在容纳腔182内,且重压块184位于容纳腔182的底部和墙柱支板183之间。可见,容纳腔182可以用于容纳重压块184等重物,进而降低固定座18的中心,提高固定座18的稳定性,进而避免在进行注浆过程中连续墙模板100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墙柱14沿自身的轴向延伸地设置有渗水道144,渗水道144能够用于排出连续墙灌筑过程中出现的多余的水分,以避免影响连续墙后期的施工效果。

第一端面模板2与模板组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面模板3与模板组件的第二端连接。具体地,第一端面模板2与第一钢架板1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端面模板3与第二钢架板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使得模板组件、第一端面模板2、第二端面模板3以及开挖出的深槽的之间形成一个连续墙待浇筑腔体。

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应用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模板组件包括多个模板单元60,且一个模板单元60的第二钢架板62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63与另一个模板单元60的第一钢架板61的第二端连接;一个模板单元60的第二连接管65的第二端与另一个模板单元60的第一连接管64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端面模板7与模板组件的首端的模板单元60的第一钢架板6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模板组件的首端的模板单元60的第一连接管64的第二端呈密封设置。第二端面模板8与模板组件的末端的模板单元60的第二钢架板6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模板组件的末端的模板单元的第二连接管65的第二端呈密封设置。可见,模板组件的模板单元60的数量能够根据开挖出的深槽的长度进行设置,以便于连续墙模板600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要求,提高连续墙模板600的适用范围。

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使用了上述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100或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对连续墙进行施工,以下举例以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100对连续墙进行施工的步骤,该施工方法包括:

测量放样步骤:

在进行连续墙施工前,先对连续墙的施工环境进行勘测,已确定施工范围内的气管、水管、电缆等线路的分布情况,然后,划分处连续墙的施工区域,并确定连续墙的导墙中线、导墙宽度等参数。

导墙施工步骤:

根据确定的导墙中线、导墙宽度等参数选取合适的成槽机进行导墙槽开挖,即沿设计的导墙中线、导墙宽度进行导墙的导墙槽开挖。接着,在导墙槽开挖完成后,在导墙槽的两个槽壁上安装绑扎好的导墙钢筋并支立导墙模板。接着,向导墙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对导墙进行浇筑。导墙浇筑完毕后,拆除导墙模板,并在浇筑出的两面导墙之间设置横支撑。

深槽开挖步骤:

向导墙槽内注入泥浆,以在开挖深槽过程中泥浆能够对槽壁产生经压力,以及使得泥浆能够在槽壁上形成泥皮,进而有效的防止开挖深槽过程中深槽槽壁发生坍塌。泥浆注入完成后,通过抓斗机进行深槽的开挖。

连续墙模板安装步骤:

该连续墙模板采用的是上述连续墙模板第一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100,连续墙模板的安装包括:首先,采用连接件13对第一钢架板11和第二钢架板12进行连接,并将墙柱14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板11的第一面固定连接,在进行墙柱14安装时,控制墙柱14与第一钢架板11之间的垂直度,使得墙柱14垂直于第一钢架板11。此外,在对墙柱14进行安装时,使得墙柱14的注浆口穿过第一钢架板11。

接着,在墙柱14安装完成后,在第一钢架板11的第二面安装平衡件15,并使平衡件15位于墙柱14的正上方,以调节连续墙模板100的整体的平衡性。接着,将第一注浆支管16、第二注浆支管17分别与墙柱14的第一连接口142、第二连接口143进行连接,并对第一注浆16远离墙柱14的一端进行密封、对第二注浆支管17远离墙柱14的一端进行密封。

接着,使墙柱14的第二端与固定座18固定连接,并在固定座18的容纳腔182内防止合适的重压块184。接着,在模板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面模板2和第二端面模板3。

然后,将安装好的连续墙模板100吊放至开挖好的深槽中,吊放时,使连续墙模板100的固定座18的内扣支脚181嵌入深槽的底部,实现对连续墙模板100进行固定,进而防止连续墙模板100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偏移,以保证连续墙的浇筑质量。此外,吊放连续墙模板100时,保证第一端面模板2、第二端面模板3均与深槽的两个槽壁进行邻接,进而防止连续墙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从端面模板和槽壁之间的缝隙渗漏。

连续墙施工步骤: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连续墙的施工一般为分段施工,即在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上述深槽开挖步骤和连续墙模板安装步骤。具体地,在完成一个单元段的深槽开挖以及连续墙模板100的吊放后,将外部注浆设备与连续墙模板100的墙柱14的注浆口141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外部注浆设备将混凝土浆将注入墙柱14中,进而使得混凝土浆从第一注浆支管16和第二注浆支管17注入连续墙模板100内,完成对这个单元端的连续墙的施工。

在完成上述单元段的连续墙的施工后,进行下一单元段的施工,即重复上述深槽开挖步骤和连续墙模板安装步骤,接着,再次对该下一单元段的连续墙进行灌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连续墙单元段施工过程中,相邻两个连续墙单元段之间会由于端面模板的隔断而存在施工缝、连接缝,故在相邻两个连续墙单元段施工完成后,对预留的施工缝、连接缝进行补浆和维护,以消除施工缝、连接缝造成的影响。

接着,依次对各连续墙单元段进行施工,直至完成对连续墙的整体施工。其中,在连续墙施工后,需要对注浆口造成的创口进行修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对连续墙进行施工的施工步骤与上述施工步骤实施例相似,其区别仅在于连续墙模板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同,而该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的连续墙模板的连接方式由连续墙模板第二实施例即可得出,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综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的连续墙模板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