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9059发布日期:2019-09-24 20:41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东部软土地区,施工需要入岩的钻孔灌注桩,通常是用回旋钻孔和冲击钻孔工艺,但二者都存在泥浆污染、桩底有沉渣影响承载力,与工效较低的不足,如今,各城市对环保要求逾加严格,泥浆外排费用逐年上升,增加了基础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能满足在我国东部软土地区,施工入岩钻孔灌注桩,且无泥浆污染、桩端无沉渣、成桩速度快,施工成本不高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由带钢护筒的潜孔锤钻机成孔的,在孔洞中回灌砂及排出的岩屑与泥,取出钢护筒,再由长螺旋钻机自孔口向下钻进至孔底,自孔底桩端向上压灌混凝土,再从上向下插入钢筋笼形成的,桩径0.6-1.2m,桩长20-60m的钢筋混凝土灌注的桩。

本发明与现有回旋钻孔灌注桩和冲击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明显提高成桩速度,施工场地干净,无泥浆污染,钻孔内无泥浆,桩端无沉渣,较大幅度提高桩端承载力,以及施工成本不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面说明:a成孔,b回灌砂与排出的岩屑与泥,c成桩。

其中:1土层,2钢护筒,3基岩空孔,4基岩,5回灌的砂泥柱,6钢筋笼,7混凝土桩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工制作流程为:

1、在软土地区的施工现场,安装带钢护筒的潜孔锤钻机;

2、将钻机移至桩位上,开启上、下动力头,下动力头带动下端嵌有合金牙的钢护筒(2)向下旋转钻进土层(1),直至基岩(4)面上,上动力头带动潜孔锤在钢护筒(2)内边旋转,边向下钻进至基岩(4)内的设计标高,在基岩(4)中形成空孔(3),然后,取出潜孔锤,如图1a;

3、往钢护筒(2)内填入砂及施工排出的岩屑与泥,形成砂泥柱(5),再启动下动力头倒转抜出钢护筒(2),移走潜孔锤钻机,如图1b;

4、将安装好的长螺旋钻机移至桩位上,启动动力头,长螺旋钻头从回灌的砂泥柱(5)中旋转钻至设计标高的基岩(4)中,并泵送混凝土经长螺旋钻杆中心空腔至桩底基岩(4)的空洞(3)底部开始灌注,并且,钻杆倒转上提,同时,灌注混凝土至地面,形成混凝土桩身(7),再由吊车吊钢筋笼(6),用振动锤将钢筋笼(6)从混凝土桩身(7)中插入,直至桩身(7)底部,即完成本发明的制作,如图1c。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软土地区用双工艺无泥浆无沉渣后插筋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由带钢护筒的潜孔锤钻机成孔的,在孔洞中回灌砂及排出的岩屑与泥,取出钢护筒,再由长螺旋钻机自孔口向下钻进至孔底,自孔底桩端向上压灌混凝土,再从上向下插入钢筋笼形成的,桩径0.6‑1.2m,桩长20‑60m的钢筋混凝土灌注的桩。与现有回旋钻孔灌注桩和冲击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明显提高成桩速度,施工场地干净,无泥浆污染,钻孔内无泥浆,桩端无沉渣,较大幅度提高桩端承载力,以及施工成本不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融;钱圣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陈荣融
技术研发日:2018.03.14
技术公布日:2019.0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