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8121发布日期:2018-08-14 18:4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围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沿海滩涂围垦造地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沿海等水域的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施工围堤,然而,新近淤积的土料含水率很高、强度很低,为超软土,排水板的打设和砂垫层的铺设均非常困难,因此地基土需达到一定的固结度后方可进行上部施工。

上述方法中建造的围堤,工程战线长、地基软弱、工期长、施工条件差,并且围堤造价较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工程占线长、地基软弱、工期紧、施工条件差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高强土工布进行地基处理,为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赢得了时间,使得围堤施工顺利完成,且通过后期对围堤的位移及沉降监测,结果显示围堤堤基处理效果明显,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稳定性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基围堤结构,包括:底层通袋、土工布和上层袋体,所述底层通袋沿堤基长度布置;所述底层通袋上铺设有所述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一端压在所述底层通袋下部,另一端悬挂有充填砂袋;所述上层袋体压覆在所述土工布上方;其中:

所述土工布包括土工布本体,所述土工布本体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底面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土工布固定在所述堤基上;所述土工布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土工布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垫板、所述土工布本体和所述第二垫板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形状为倒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本体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本体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本体底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

进一步地,所述折线条的夹角设置为130°-150°。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本体由无纺布层和编织布层针刺为一体,无纺布层设置在编织布层上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袋体包括内部填充有外棱体的砂袋。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堤基上铺设底层通袋;

在底层通袋上铺设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一端压在所述底层通袋下部并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堤基上,另一端连接充填砂袋进行充填砂;

铺设所述土工布后及时在所述土工布上方压上层袋体,压牢所述土工布。

本发明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软基围堤结构,包括:底层通袋、土工布和上层袋体,底层通袋沿堤基长度布置;底层通袋上铺设有土工布,土工布一端压在底层通袋下部,另一端悬挂有充填砂袋;上层袋体压覆在土工布上方;其中:土工布包括土工布本体,土工布本体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底面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土工布固定在所述堤基上;土工布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土工布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结构简单,采用高强土工布与软基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加筋作用,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其结构能力;通过选用高强土工布进行软土堤基处理,可减小围堤不均匀沉降,增强整体稳定性,从而达到了在短时间、高强度加载条件下围堤的快速形成,施工过程中为更好的发挥高强土工布的作用,防止高强土工布铺设过程中发生褶皱,利用“外压内拉”的结构,即外侧利用上层袋体压牢高强土工布和内侧端部悬挂充填砂袋,利用充填砂袋的自重形成的拉力,拉平高强土工布。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解决了工程占线长、地基软弱、工期紧、施工条件差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高强土工布进行地基处理,为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赢得了时间,使得围堤施工顺利完成,且通过后期对围堤的位移及沉降监测,结果显示围堤堤基处理效果明显,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处理围堤软基,从而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按照本施工方法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工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工布有折线条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底层通袋;2-土工布;3-上层袋体;4-固定组件;5-连接件;6-充填砂袋;21-加强筋;22-防滑凸起;23-折线条;24-无纺布层;25-编织布层;41-第一垫板;42-第二垫板;4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基围堤结构,包括:底层通袋1、土工布2和上层袋体3,底层通袋1沿堤基长度布置;底层通袋1上铺设有土工布2,土工布2一端压在底层通袋1下部,另一端悬挂有充填砂袋6;上层袋体3压覆在土工布2上方;其中:

土工布2包括土工布2本体,土工布2本体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设置在底面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将土工布2固定在堤基上;土工布2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件5,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土工布2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结构简单,采用高强土工布2与软基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加筋作用,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其结构能力;通过选用高强土工布2进行软土堤基处理,可减小围堤不均匀沉降,增强整体稳定性,从而达到了在短时间、高强度加载条件下围堤的快速形成,施工过程中为更好的发挥高强土工布2的作用,防止高强土工布2铺设过程中发生褶皱,利用“外压内拉”的结构,即外侧利用上层袋体3压牢高强土工布2和内侧端部悬挂充填砂袋6,利用充填砂袋6的自重形成的拉力,拉平高强土工布2。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解决了工程占线长、地基软弱、工期紧、施工条件差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高强土工布2进行地基处理,为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赢得了时间,使得围堤施工顺利完成,且通过后期对围堤的位移及沉降监测,结果显示围堤堤基处理效果明显,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稳定性良好。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垫板41、第二垫板42和用于连接第一垫板41、土工布2本体和第二垫板42的固定件43。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43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垫板41和第二垫板42,第一垫板41和第二垫板42用于夹持固定高强土工布2,采用第一垫板41和第二垫板42夹持固定高强土工布2,然后将底层通袋1压在高强土工布2上,这样能充分保证高强土工布2牢牢固定,固定更加可靠,第一垫板41和第二垫板42上均设置有防滑凸起22,防滑凸起22为倒三角形,防滑凸起22能够提高对高强土工布2的夹紧力度,提高夹持效果。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固定件43的形状为倒锥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43采用倒锥形,施工过程中能方便容易的插入地面中,使用便捷,提升施工效率。土工布2上设置有倒锥形的固定件43,能使土工布2牢固的固定在施工的堤基上,防止土工布2滑动而影响施工进程。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土工布2本体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1。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土工布2本体上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21,能增强土工布2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节约成本。土工布2上表面上设置的加强筋21能提升土工布2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保证使用过程中土工布2的安全性,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土工布2本体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22。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土工布2本体底面上设置有防滑凸起22,能增强土工布2与堤基间的摩擦,进一步防止土工布2相对施工堤基表面滑动。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土工布2本体底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23。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土工布2本体底面上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折线条23,增加了土工布2与堤基表面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防止土工布2的滑动。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折线条23的夹角设置为130°-150°。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土工布2本体由无纺布层24和编织布层25针刺为一体,无纺布层24设置在编织布层25上面,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土工布2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更进一步地,上层袋体3包括内部填充有外棱体的砂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土工布2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堤基上铺设底层通袋1;

在底层通袋1上铺设土工布2,土工布2一端压在底层通袋1下部并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在堤基上,另一端连接充填砂袋6进行充填砂;

铺设土工布2后及时在土工布2上方压上层袋体3,压牢土工布2。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土工布2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处理围堤软基,从而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软基围堤结构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按照本施工方法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施工效率高,施工成本降低。

在铺设高强土工布2前,先行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底层通袋1即通长充泥管袋,再铺设经向断裂强度为500kn/m的高强有纺土工布2,加强堤身底部稳定,减小堤身不均匀沉降,保证后期堤身稳定。高强土工布2的外侧利用外棱体管袋作为上层袋体3压牢高强土工布2,然后再在内侧头部上缝制的一只充填砂袋6进行充填砂,高强土工布2垂直堤线方向长度比底层通长充填砂袋6长3m。这样处理,防止高强土工布2受潮水影响,出现褶皱现象,影响其地基处理效果。该工法是在围堤占线长、地基软弱、工期紧、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按照由下到上,由内到外的总体施工原则,采取多作业面、分段流水作业施工的方式,完成一段、检查验收一段,以加快施工进度。

需要说明的是,施工中,注意各工序间的衔接。堤基清理、找平完成后,即进行底层通袋1的施工,若堤基清理完成1周内未进行上部施工时,在进行底层通袋1即充泥管袋施工时,须重新进行清理,防止因清理完成后较长时间受潮水冲刷等因素导致堤基不满足施工要求。

高强土工布2铺设完成后,尽早进行上层袋体3施工,及时压护高强土工布2,避免长期暴露在外,易导致强度降低,另外防止被波浪卷起,产生褶皱,降低加筋作用。

为确保高强土工布2施工时铺平并拉紧,采用“外压内拉”的施工工艺,在高强土工布2的外侧利用装有外棱体的上层袋体3压牢高强土工布2,然后再在内侧端部上缝制的一只充填砂袋6进行充填砂,高强土工布2垂直堤线方向长度比底层通袋1即通长充填砂袋6长3m。这样处理,可以防止高强土工布2受潮水影响,出现褶皱现象,影响其地基处理效果。

使用该工法施工,解决了工程占线长、地基软弱、工期紧、施工条件差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高强土工布2进行地基处理,为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赢得了时间,使得围堤施工顺利完成,且通过后期对围堤的位移及沉降监测,结果显示围堤堤基处理效果明显,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稳定性良好。

通过对传统围堰软基处理方法的优化改进,采用高强土工布2加筋垫层法对软基进行处理,加强了堤身底部的稳定,减小了堤身不均匀沉降,从而保证后期堤身的稳定,确保了工程质量。施工成本较高强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法可降低10%,较通长砂被加筋垫层法降低25%,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程进度。

采用本工法对软基进行处理,保证了堤身的快速加载,满足工程工期要求。通过比较分析,施工工期较高强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法节约20%,较通长砂被加筋垫层法节约30%。

通过采用本工法,取得了较好的地基处理效果。通过推广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积累了一套采用高强土工布2进行软基处理的经验,可将该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到其它类似工程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鉴于本工法施工材料、设备及工艺情况,施工中可通过有效可行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保效益良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软基围堤结构及高强土工布2处理围堤软基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或变更。本发明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变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