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2518发布日期:2018-10-02 20:3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在汛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建筑与小区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起端,占据了城市近70%的面积。在建筑与小区的的开发建设中,对原有下垫面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场地的不透水面积,降低了场地对雨水的渗透和吸纳能力,使区域内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增加。同时改变了场地原有的自然排水方式,采用管道快速排放,使洪峰流量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这些都使得建筑与小区的开发建设成为了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一大诱因。

另外,城市地表径流污染是仅次于农业污染的第二大面源污染,城市地表雨水径流中含有悬浮物质、有机物、重金属、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质。建筑与小区在城市中占比面积最大,研究表明,小区屋面雨水径流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其中初期雨水中的cod最高可达300mg/l,ss浓度最高可达500mg/l,远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对ⅴ类水的水质要求。

我国是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地下水超采严重,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面硬化率的增加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隔,路面及周边小区的雨水从城市雨污水管网白白流走,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水资源,因此,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在建筑与小区的设计中,通常场地设计时主要考虑交通、建筑和景观设计,较少考虑雨水的生态自然排放。绿地设计时也以景观为主,并未充分利用有效的绿化空间,以实现雨水的就地入渗、径流排放以及生态功能;场地排水设计以雨水管道等灰色基础设施为主,目的是将雨水快速排放,不仅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而且使区域内涝更易发生,也未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所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区域,不仅可以实现雨水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还能实现雨水的净化、储存和生态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基本杜绝了雨污混接问题,同时还减少灰色设施的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成本。

一种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区域,包括生态传输设施以及雨水湿地,所述生态传输设施设置于所述建筑周围,所述生态传输设施的标高大于所述雨水湿地的标高且小于所述道路的标高;

所述雨水湿地及/或所述生态传输设施接收所述道路汇流的雨水;及/或,所述生态传输设施将接收的雨水汇流至所述雨水湿地。

上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充分利用场地的绿化空间和竖向标高,合理布置各项雨水生态设施,能够削减小区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削减及延缓洪峰流量、实现雨水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第二、雨水主要依赖生态传输设施和雨水湿地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可有效避免暗管铺设,减少因施工管理不善造成的雨污串接,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提高水质环境。第三、可以减少或基本取消灰色设施的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道路下方设置有连通所述生态传输设施的排水设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道路具有连通所述建筑的出入口,所述排水设施设置在所述出入口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区域内还包括硬化空地,所述排水设施设置在所述硬化空地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设施为排水沟或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建筑与所述生态传输设施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雨水管道,雨水通过所述雨水管道进入所述生态传输设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态传输设施为生态草沟、旱溪、卵石沟、下沉式绿地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雨水回用系统,用于回用所述雨水湿地中的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水设施连通生态传输设施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排水设施连通生态传输设施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雨水控制利用处理流程图。

图中:1、道路;2、生态传输设施;3、雨水湿地;4、建筑;11、高点;12、次高点;13、洼点;14、出入口;15、排水沟;16、管道;17、硬化空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可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在本实施例中,所示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用于包括建筑和道路的区域,不仅可以实现雨水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还能实现雨水的净化、储存和生态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基本杜绝了雨污混接问题,同时还减少灰色设施的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成本。

如图1所示,在一包括建筑4和道路1的区域内,包括生态传输设施2以及雨水湿地3,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设置于所述建筑4周围。可以理解,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可以设置在所述建筑4的周围的任何一处,或者任何一侧面,更或者可围绕所述建筑4设置。在所述区域内,有高点11、次高点12和洼点13,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的标高大于所述雨水湿地3的标高且小于所述道路1的标高。所示道路1的纵坡和横坡的设计满足相应道路的设计要求。

图1中,“箭头”方向为雨水的径流方向,从图1可知,由于本发明优化了所述区域内的总体竖向标高设计,实现了区域内的微地形塑造。所述雨水湿地3及/或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接收所述道路1汇流的雨水,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为生态草沟、旱溪、卵石沟、下沉式绿地中的至少一种,雨水经生态传输设施2就地下渗处理。当雨水量超过生态传输设施2就地下渗的负荷时,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将接收的雨水汇流至所述雨水湿地3。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道路1下方设置有连通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的排水设施,所述排水设施为排水沟15或管道16,可实现各生态传输设施2之间的雨水互通。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所述道路1具有连通所述建筑4的出入口14,以及在所述区域内,比如建筑4的旁边设置至少一硬化空地17,所述硬化空地17可用于停车、堆放货物、活动区域等。而出入口14和硬化空地17会将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分隔开。此时,所述排水设施可设置在所述出入口14和硬化空地17的下方,实现生态传输设施2中的雨水的连通。优选的,当所述排水设施采用图2的排水沟15时,排水沟15上可以铺盖板的方式作为出入口14的路面以及硬化空地17的硬化面。而当所述出入口14的路面以及硬化空地17的硬化面的强度要求较高或因其它原因不宜采用排水沟时,可采用图3的管道16连接方式,通过管道16的下穿连接方式完成雨水的连通。

优选的,所述建筑4与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雨水管道,雨水通过所述雨水管道进入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实现建筑4中雨水的自然排放。可以理解,所述建筑4与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之间的雨水管道的设置方式不限,实现将所述建筑4的雨水排入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即可,优选的,所述建筑4的雨水采用立管断接的方式排入所述生态传输设施2。

优选的,所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还包括雨水回用系统,用于回用所述雨水湿地3中的雨水。从雨水湿地3内取水,回用于浇洒绿地和道路、补充景观用水、冲洗车辆等,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生态循环。

如图4所示,上述雨水控制利用在应用于小区及建筑的建设中时,所述道路1的雨水可直接径流至雨水湿地3中。或者与建筑4的雨水一起排至生态传输设施2中,经生态传输设施2就地下渗。或者经生态传输设施2径流至雨水湿地3中,对雨水进行净化和储存。雨水湿地3中的雨水可通过雨水回用系统回用于浇洒绿地和道路、补充景观用水、冲洗车辆等,形成的道路雨水重新循环进入生态传输设施2或雨水湿地3中,实现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可以理解,在雨水湿地3中还铺设有溢流雨水管,当雨水湿地3中雨水量超过负荷时,可通过溢流雨水管排出。

上述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充分利用场地的绿化空间和竖向标高,合理布置各项雨水生态设施,能够削减小区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削减及延缓洪峰流量、实现雨水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第二、雨水主要依赖生态传输设施和雨水湿地的下渗处理和自然排放,可有效避免暗管铺设,减少因施工管理不善造成的雨污串接,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提高水质环境。第三、可以减少或基本取消灰色设施的建设,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的成本。第四、雨水湿地不仅可以实现雨水的净化和储存,同时提升了小区的景观效果、改善了微气候。第五、雨水湿地中的雨水通过雨水回用系统可回用于浇洒绿地和道路、补充景观用水、冲洗车辆等,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生态循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