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7688发布日期:2018-08-24 19: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指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连接的排水器具,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现有市面上的地漏主要分为水封地漏和非水封地漏两种,相对于非水封地漏,水封地漏造价更低,推泛更广,也更容易被大多数居民群众所接受。

尤其是对于洁净度有特殊严格要求的食品加工车间、药品车间、甚至是注射剂生产车间,都需要安装地漏,因此对地漏的防倒灌、防微小生物飞入等要求也甚为严格,细小的泄漏都可能造成产品大批量污染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水封地漏水封高度和次数不够,水封容易挥发干涸,使排水管道内的臭气溢入室内;在阴风或刮风天气,气压不断变化,管道内的正压会引起扣碗上浮,臭气从水中溢出,而管道内的负压会将水封抽吸破坏,管道失去屏障,臭气也会溢入室内。现有的地漏结构体与混凝土固定困难,容易跑位,常常需要外加铆接点,而盖板通常是直接盖合式,不能有效地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密封,地漏中存在较多死角,导致污垢大量产生,给细菌繁殖带来便利。此外现有很多地漏是复杂的多组件焊接或一体成型结构,不能完全将底壳和排水管口漏出,以供彻底消毒和清洗;在拆卸和安装时都及其不便,影响产品的生产制造加工,地漏的产成速率变慢。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水封地漏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地漏采用一次水封装置,容易造成水封挥发失效,导致室内空间直接与污水管道相同而被污染,且固定困难,拆卸安装不便,清洗不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包括地漏预埋壳体(1)、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螺旋盖板(10)和烧结网(12),其中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内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外侧套设有稳固圈(16),该稳固圈(16)嵌至地基下;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均为顶部具有外延伸部的空心筒状结构,均设有中央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顶端外延伸部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上端连接处设置有两条o型密封圈(3)(4);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内部,且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顶端外延伸部与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侧相互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6);在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之间设有第一阻隔挡碗(11),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阻隔挡碗(14),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均包含上部的碗部和底部的镂空支脚;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下方具有缩径部,该缩径部插入到排水管(15)中;在该缩径部中设有烧结网(12),该烧结网(12)通过固定环(13)固定在该地漏预埋壳体(1)的缩径部内壁上;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搁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中央通孔的孔壁上部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结合有过水筛网板(8),所述过水筛板(8)与所述台阶部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9);在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上方还盖合有螺旋盖板(10),该螺旋盖板(10)的四周边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内壁连接,该螺旋盖板(10)起到闭合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中央通孔的作用。

借此,当打开该螺旋盖板(10)时,水从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进入暂存于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内,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的水满溢出后,进入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并通过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进入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水满溢出后,流经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进入地漏预埋壳体(1)下方的缩径部,排至到排水管(15)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顶端外延伸部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7);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其上端外壁设有内凹形环槽,使该地漏预埋壳体(1)稳固地被固定在地基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卡合连接,且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连接端为弧形结构设计,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内底部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外底部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内放置第二阻隔挡碗(14)。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第二阻隔挡碗(14)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侧壁与内底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为t字型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长度,使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底部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内放置第一阻隔挡碗(11)。

优选地,所述螺旋盖板(10)和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内壁以螺纹连接,且使所述螺旋盖板(10)的顶部表面和地漏预埋壳体(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顶部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是搁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底部或者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螺纹结合;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设为相互之间具有间距齿片或孔洞。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材质均为不锈钢304材料。

优选地,所述烧结网(12)和固定环(13)设计为焊接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环(13)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缩径部内壁结合,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镂空支脚隔着在所述固定环(13)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的碗部上沿高于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碗部上沿,高出的距离大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内部空间高度的1/5,增大倒灌压力值。在要发生倒灌时,必须克服该高度差的水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设计为易于拆卸安装的结构。其中除过水筛网板(8)、螺旋盖板(10),烧结网(12)等部件外,形成双水路水封的主体构件被分为5个零散、每个结构都很简单的部件,极大的方便地漏内部的卫生清理,且方便该地漏的生产制造,节省了单个地漏生产所需消耗的时间和成本。在维修更换时,只需要对相应部件拆离和更换即可,避免浪费和整体抠挖置换等问题。

(2)本发明的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形成两个s连接的密封水路,形成两次水柱密封,有效防止室内、外压差所造成的气流倒灌和杜绝了因密封水挥发所造成的一道水封失效的风险。所述第一阻隔挡碗的碗部上沿高于所述第二阻隔挡碗的碗部上沿,两水封的高差设计,增加水封倒灌压力值,使倒灌风险有效降低。

本发明采用多环路上、下绕行设计,使倒灌阻力增加,确保气、水倒灌风险降至最低,增加微小昆虫的侵入难度,通过空间的隔离,也有效地降低细菌的扩张,采用螺旋密封盖板(10),在水封排水不工作时,彻底杜绝了外界任何物质的侵入。

地漏预埋壳体(1)外壁面上巧妙的内凹形环槽设计,使得地漏预埋壳体的固定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从而确保地漏的排水点高度不变,始终保证原始安装高度;地漏预埋壳体底部的缩径部,插入排水管的设计,保证了排水的顺畅。与室内相连的各个组件间之间均采用o型密封环(3)(4)(6)(8)等进行密封结合,有效地杜绝了各组件之间的间隙泄漏。地漏预埋壳体(1)、第二阻隔挡碗(14)、第一阻隔挡碗(1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底边拐角处的圆弧形过渡设计,防止出现死角,也避免在生产及安装过程中划伤工人手部或各组件互相划伤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装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烧结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阻隔挡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阻隔挡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密封定位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密封定位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漏预埋壳体,2、第一密封定位套管,3、第一o型密封圈,4、第二o型密封圈,5、第二密封定位套管,6、第三o型密封圈,7、加强筋,8、过水筛网板,9、第四o型密封圈,10、螺旋盖板,11、第一阻隔挡碗,12、烧结网,13、固定环,14、第二阻隔挡碗,15、排水管,16、稳固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包括地漏预埋壳体(1)、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螺旋盖板(10)和烧结网(12),其中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内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外侧套设有稳固圈(16),该稳固圈(16)嵌至地基下;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均为顶部具有外延伸部的空心筒状结构,均设有中央通孔;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顶端外延伸部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上端连接处设置有两条o型密封圈(3)(4)(如图6所示,第一密封定位套管顶端外部有o型密封圈的固定环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内部,且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顶端外延伸部与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侧相互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6);在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之间设有第一阻隔挡碗(11),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之间设有第二阻隔挡碗(14),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均包含上部的碗部和底部的镂空支脚;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下方具有缩径部,该缩径部插入到排水管(15)中;在该缩径部中设有烧结网(12),该烧结网(12)通过固定环(13)固定在该地漏预埋壳体(1)的缩径部内壁上;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搁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安装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中央通孔的孔壁上部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结合有过水筛网板(8),所述过水筛板(8)与所述台阶部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9);在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上方还盖合有螺旋盖板(10),该螺旋盖板(10)的四周边缘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内壁连接,该螺旋盖板(10)起到闭合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中央通孔的作用。

借此,当打开该螺旋盖板(10)时,水从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进入暂存于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内,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的水满溢出后,进入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并通过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进入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水满溢出后,流经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进入地漏预埋壳体(1)下方的缩径部,排至到排水管(15)中。

结合图1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卡合连接,且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连接端为弧形结构设计,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的内底部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外底部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内放置第二阻隔挡碗(14)。

结合图1-2所示,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第二阻隔挡碗(14)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侧壁与内底部之间的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圆弧形过渡的边角可避免安装时划破工作人员手。减少地漏构件上的锐角设计,拆卸清洗更加安全。

结合图1所示,所述螺旋盖板(10)和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内壁以螺纹连接,且使所述螺旋盖板(10)的顶部表面和地漏预埋壳体(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顶部表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结合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底部的镂空支脚是搁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底部或者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中央通孔螺纹结合;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的镂空支脚设为相互之间具有间距齿片或孔洞。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材质均为不锈钢304材料。

结合图3所示,所述烧结网(12)和固定环(13)设计为焊接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环(13)和地漏预埋壳体(1)的缩径部内壁结合,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镂空支脚隔着在所述固定环(13)上。

结合图1所示,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的碗部上沿高于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碗部上沿,高出的距离大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内部空间高度的1/5,增大倒灌压力值。在要发生倒灌时,必须克服该高度差的水压。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顶端外延伸部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7);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其上端外壁设有内凹形环槽,使该地漏预埋壳体(1)稳固地被固定在地基中。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为t字型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长度,使所述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底部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内放置第一阻隔挡碗(11)。

其中,o型密封圈3、o型密封圈4,o型密封圈6、o型密封圈9均设计为拆卸安装结构,有效地杜绝了各组件间的间隙泄漏,且方便密封圈的拆卸维修更换。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管径小于过水筛网板8的直径,方便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和过水筛网板8安装拆卸,保证污水的良好流通,且避免过水筛网板8的安装掉落,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顶部铺设有过水筛网板8,且过水筛网板8和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连接处安装有第四o型密封圈9,螺旋盖板10位于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上方,且螺旋盖板10的边侧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侧相互连接,螺旋盖板10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内壁螺纹连接,且螺旋盖板10的顶部和地漏预埋壳体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并且螺旋盖板10的底部和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过水筛网板8的顶部相互贴合,保证地漏在不使用的完全密封,杜绝外界任何物质的侵入,且确保地漏排水点高度不变,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之间设置有第一阻隔挡碗11,且第一阻隔挡碗11的下端固定于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的底部,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的底部均设计为镂空结构,且第一阻隔挡碗11的固定高度大于第二阻隔挡碗14的固定高度。组装完成后,所述第一阻隔挡碗(11)的碗部上沿高于所述第二阻隔挡碗(14)的碗部上沿,高出的距离大于所述地漏预埋壳体(1)内部空间高度的1/5,增大倒灌压力值。在要发生倒灌时,必须克服该高度差的水压。

其中,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材质均为不锈钢304材料,方便地漏内污水的流通,且采用两水封高差设计,增加水封倒灌压力值,使倒灌风险降低,第一阻隔挡碗11与地漏预埋壳体1、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之间均留有间距,且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的外壁和第二阻隔挡碗1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多环路上、下绕行设计,增加倒灌阻力,增加微小昆虫的侵入难度,有效的降低细菌的扩张,烧结网12固定安装于固定环13的内壁上,且固定环13位于地漏预埋壳体1的底部,并且地漏预埋壳体1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之间设置有第二阻隔挡碗14,烧结网12和固定环13设计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固定环13和地漏预埋壳体1贴合连接,并且固定环13的环径大于第二阻隔挡碗14底部管厚,方便烧结网12和第二阻隔挡碗14的固定,第二阻隔挡碗14通过固定环13和地漏预埋壳体1相互连接,且地漏预埋壳体1的外侧套设有稳固圈16,并且地漏预埋壳体1的下端设置于排水管15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易拆易装式双水封地漏时,首先旋转螺旋盖板10,将螺旋盖板10底部的过水筛网板8外露,污水通过过水筛网板8,在过水筛网板8的作用下,污水中的大型杂质被留于地漏表面,污水通过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倒入第一阻隔挡碗11,在第一阻隔挡碗11内被留下部分,随后从第一阻隔挡碗11的碗口溢出,通过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和第一阻隔挡碗11之间的间隙进入第二阻隔挡碗14内,留下部分后从第二阻隔挡碗14的碗口溢出,通过地漏预埋壳体1导入排水管15内排出。污水进入地漏时,多个o型密封圈减少各地漏组件之间的间隙,防止污水的外泄,在污水停止进入地漏后,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内的水对地漏进行封堵,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和细菌通过地漏进入室内,第一阻隔挡碗11和第二阻隔挡碗14共同形成为多环路上、下绕行设计;的上沿存在高度差,该高度差可增强室内、外压差造成的气流倒灌阻力,降低倒灌风险,在需要对地漏进行清洗时,依次取下过水筛网板8、第二密封定位套管5、第一阻隔挡碗11、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和第二阻隔挡碗14,拆卸安装方便,地漏进行存放不参与使用时,旋转螺旋盖板10,将螺旋盖板10和第一密封定位套管2固定,有效的对地漏进行完成密封,防止外物进行地漏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