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3879发布日期:2018-07-24 23: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农业水利用引水渠的导向装置,用于田间的漫灌过程。



背景技术:

水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采用人工开凿修葺的方式引出江河中的淡水,使其流经农业区域,便于沿渠的农业灌溉。受传统文化和水利设施缺乏的影响,当前我国比较大的一部分农业区域仍采用漫灌的灌溉模式,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作用浸润土壤。在引水时,农户先自行开挖小的引水渠,使引水渠流经自家地畔,再在地垄上开凿缺口,用水泵自大的水渠中向引水渠中抽水,引来的水会经地垄上的缺口流入到地块中。

传统的引水渠在向地块中引水时,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地垄上的缺口会在水流的冲击下逐渐变大,不容易控制灌水的量,这样不但影响作物的灌溉过程,也对水资源是一种浪费;其次,在一个地块中已经灌溉完成而其他地块仍需要灌溉时,需要对当前的地块上地垄的缺口进行封堵,往往需要垫入石块等才行,封堵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可避免引水渠中的水将地垄上的缺口冲大,同时便于封堵。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包括引水板,引水板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在引水板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所述的引水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卡柱,卡柱的轴向与引水板的轴向平行;所述的引水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半圆形结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位于所述的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柱上自卡柱的端板沿卡柱的轴向开设有一段半圆柱形的提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通槽,固定板的底部分布有插柱,所述的引水板可拆卸地安装在通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槽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卡套,卡套为半圆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槽的轴向长度大于卡套所在的通槽边缘到固定板边缘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柱为圆锥形结构,插柱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较大而另一端小。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柱上设置有圆形的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的板槽,板槽中装配有阻流板,阻流板上开设有提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发明利用引水板上开设的导水槽和地垄上的缺口配合,给水流进行导向,可减少水流对缺口的冲击,从而避免缺口过大而造成的灌溉过量问题;

2.本发明可对引水板进行有效的固定,拆装过程非常简单,并且在灌溉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水流的通过,从而有利于灌溉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引水渠、地垄和地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引水板,2—第一导水槽,3—第二导水槽,4—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卡柱,7—提槽,8—固定板,9—插柱,10—挡片,11—通槽,12—卡套,13—阻流板,14—板槽,15—提孔。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本发明面临的问题是,在引水渠和地块间的地垄上开设的缺口,会在水流不断的冲击作用下变得更大,不便于控制水量和封堵缺口。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向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包括引水板1,引水板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在引水板1的侧面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导水槽2和第二导水槽3;所述的引水板1的两端均固定有卡柱6,卡柱6的轴向与引水板1的轴向平行;所述的引水板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为半圆形结构,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位于所述的第一导水槽2和第二导水槽3的两侧。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一个引水板1,引水板1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可以看做是一段圆筒自轴心线劈开后形成的结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陶瓷等。引水板1的侧面上开设了第一导水槽2和第二导水槽3,如图1所示,导水槽用于和缺口匹配,导水槽可以是圆形槽,或者矩形槽等。两个导水槽在引水板1的侧面上对称设置,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引水板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卡柱6,卡柱6的作用是便于提起或放下引水板1,因为在引水板1扣在地垄的缺口上以后,淤泥会和引水板1之间有较大的粘结力,在取下引水板1时不方便,因此设置了卡柱6结构,只需握住一侧的卡柱6向上提起即可方便地从缺口上取下引水板1。前述的引水板1的轴向是指引水板1的长度方向,也即前述的圆筒的轴向。

为了避免在水流的冲击下使缺口越变越大,本方案中,引水板1的内部设置了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起到封堵作用,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的大小与引水板1内部相适应,为半圆形结构,位于两个导水槽的两侧。

本方案在使用时,将引水板1扣在地垄上,使第一导水槽2和第二导水槽3与缺口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此时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5将贴在缺口的两端。水流自引水渠穿过第一导水槽2,经过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之间的空间后,再穿过第二导水槽3到达地块中,由于端板的设置,使水流不能冲击到缺口两端,因此缺口不会被冲大;而引水板1的压覆作用,也使得缺口部分的土质更加密实,增加了缺口处的强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卡柱6上自卡柱6的端板沿卡柱6的轴向开设有一段半圆柱形的提槽7,如图1所示,提槽7相当于自卡柱6的端部沿轴向切下一段半圆柱形成的结构,这样可以便于通过卡柱6提起引水板1。

为了使引水板1的固定效果更好,本方案中,农业水利用引水渠导向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平台,固定平台包括固定板8,固定板8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8的通槽11,固定板8的底部分布有插柱9,所述的引水板1可拆卸地安装在通槽11上。固定平台的作用是对引水板1起到进一步加固作用,保证其位置不变动,同时也便于引水板1的安装和拆卸。如图3所示,通槽11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卡套12,卡套12为半圆筒形结构;当引水板1放在通槽11中后,引水板1两端的卡柱6正好卡在卡套12中,这样引水板1提起或放下都很方便。

本实施例中,提槽7的轴向长度大于卡套12所在的通槽11边缘到固定板8边缘的距离a,如图1所示,这是为了使引水板1安装后,卡柱6能长出一部分来,伸出固定板8边缘,这样上提时,更容易使力,便于引水板1的拆卸。

如图3所示,插柱9为圆锥形结构,插柱9靠近固定板8的一端较大而另一端小;插柱9上设置有圆形的挡片10。插柱9的作用是插入到缺口两端的地面中,起到稳定固定作用。挡片10可以防止固定平台的下沉。

为了实现阻流功能,本方案中,固定板8上开设有贯穿固定板8的板槽14,板槽14中装配有阻流板13,阻流板13上开设有提孔15。阻流板13可以是矩形板,也可以是下端呈半圆形结构的板体,用于封堵缺口。当暂时无需向地块中引水时,向下按阻流板13,使阻流板13插入到缺口中,起到阻流的作用;当再需要灌溉时,通过提孔15向上拔出阻流板13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