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522发布日期:2018-11-24 10:0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尤其适用于既有建筑外部加装钢结构电梯工程,属于基础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7年1月10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正式发布。可见,国家对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极大,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的电梯井基础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该类基础存在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污染环境、重复利用率低及力学性能差等缺陷。加之既有建筑增设电梯时,由于操作空间小,施工不方便,使得装配式基础引起重视。

格陵兰岛的某空军基地雷达系统信号塔基础使用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基础,由于格陵兰岛靠近北极,地基属于永久性冻土,常年低温,风速大,只有三个月的夏季施工期,这给现场湿作业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和后勤挑战,并且严重消耗有限的施工时间。该新型装配式基础的预制构件在美国生产,预制构件仅有两种形式,直接运输到格陵兰岛进行安装,通过现场拼接,后拉锚固,再灌浆的形式形成整体,上述问题得到很好的避免和解决。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514412.6,公开了一种人工装配式基础。该人工装配式基础,包括基础单元块,所述的基础单元块呈正方形,基础单元块的上表面边角处设置有定位凸起,基础单元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另一个基础单元块的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坑,定位凸起处贯穿基础单元块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贯穿有定位杆,定位杆上端设置有锁紧螺母。该发明具有能够进行拆卸、便于更换塔基位置、有效地提高塔基的利用率等有益效果,但同时具有对各个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工序繁琐,基础抗冲切和抗水平滑移稳定性不易保证等缺陷。

综上所述,装配式基础具有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湿作业量少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虽然国内外对于输电塔和通信基站的装配式基础的研发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针对于钢结构电梯井装配式基础,相应的研发成果却很少。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研发经验,总结已有预制装配技术,研发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基础,以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大量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设计一种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对环境污染小,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尤其适用于既有建筑外部加装钢结构电梯工程。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是:该结构体系由凹形混凝土预制块、凸形混凝土预制块、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钢柱、地脚螺栓、垫片、螺帽及砖墙等构成。装配式筏板基础设计原则为竖直方向采用块体间的凹凸槽卡扣连接,水平方向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连接,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钢柱为方钢管柱,与基础连接一端焊接有端板,端板上预留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方案是:凹形混凝土预制块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均采用特定的模具成型,均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预留孔,成型质量高,力学性能优良,便于现场装配。

进一步的方案是:凹形混凝土预制块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之间通过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张拉连接,采用特定的锚具对预应力钢绞线两端进行锚固,最后形成装配式筏板基础。

进一步的方案是:锚具由钢套管及夹片组成,能够很好地对预应力钢绞线两端进行锚固。

进一步的方案是:地脚螺栓穿过装配式筏板基础的螺栓孔,然后穿过钢柱的端板,将钢柱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成为整体。

进一步的方案是:待钢柱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成整体后,在每一侧的钢柱与钢柱间砌筑一定高度的砖墙,防止周围土体进入电梯基坑,保证电梯正成运行,最终形成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结构体系现场湿作业量少,环境污染小,施工周期短;混凝土预制块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质量轻,成型精度高;混凝土预制块间通过便于拼装及拆卸。其积极响应了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号召,高度符合绿色建造的生产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式筏板基础及其上部结构体系三维示意图。

图2为凹形混凝土预制块三维示意图。

图3为凸形混凝土预制块三维示意图。

图4为混凝土预制块间拼装示意图。

图5为锚具三维示意图。

图6为锚具三维断面图。

图7为地脚锚栓及其组件三维示意图。

图8为钢柱与端板连接示意图。

图中:1、钢柱;2、端板;3、砖墙;4、凹形混凝土预制块;5、凸形混凝土预制块;6、预应力钢绞线;7、预留孔;8、锚具;9、地脚螺栓;10、螺栓孔;11、垫片;12、螺帽;13、夹片;14、钢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8,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是:该结构体系由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预应力钢绞线6、锚具8、钢柱4、地脚螺栓9、垫片11、螺帽12及砖墙3等构成。装配式筏板基础设计原则为竖直方向采用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之间的凹凸槽卡扣连接,水平方向通过预应力钢绞线6进行张拉连接,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钢柱1为方钢管柱,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一端焊接有端板2,端板2上预留有螺栓孔10。

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均采用特定的模具成型,均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预留孔7,成型质量高,力学性能优良,便于现场装配。

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之间通过预应力钢绞线6进行张拉连接,采用特定的锚具8对预应力钢绞线6两端进行锚固,最后形成装配式筏板基础。

锚具8由钢套管14及夹片13组成,能够很好地对预应力钢绞线6两端进行锚固。

地脚螺栓9穿过装配式筏板基础的螺栓孔10,然后穿过钢柱1的端板2,将钢柱1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成为整体。

待钢柱1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成整体后,在每一侧的钢柱1与钢柱1间砌筑一定高度的砖墙3,防止周围土体进入电梯基坑,保证电梯正成运行。

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为:

步骤一: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及设计要求,准备好钢柱1、端板2、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预应力钢绞线6、锚具8、地脚锚栓9、垫片11及螺帽12等构件;

步骤二:将预应力钢绞线6穿过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之间的预留孔7,对预应力钢绞线6进行张拉,采用特定的锚具8对预应力钢绞线6两端进行锚固,最后形成装配式筏板基础;

步骤三:将地脚螺栓9依次穿过装配式筏板基础及钢柱1的端板2,安装垫片11,拧紧螺帽12,使得钢柱1与装配式筏板基础连接成整体;

步骤四:在每一侧的钢柱1间砌筑一定高度的砖墙3,防止周围土体进入电梯基坑,保证电梯正成运行,最终形成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如图1‑图8,一种适用于钢结构电梯的装配式筏板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是:该结构体系由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预应力钢绞线6、锚具8、钢柱4、地脚螺栓9、垫片11、螺帽12及砖墙3等构成。装配式筏板基础设计原则为竖直方向采用凹形混凝土预制块4和凸形混凝土预制块5之间的凹凸槽卡扣连接,水平方向通过预应力钢绞线6进行张拉连接,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江;陈俊颖;刘恩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17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