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5132发布日期:2018-11-07 10:5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综合管廊发展迅速,建设规模、建设区域非常广,然而,针对湿陷性地区建设的管廊,以及在软土地基区建设的管廊,所遇到因地基土壤所引起的管廊沉降问题一直困扰设计及施工管廊单位,一般采取地基打桩支护方式防范管廊沉降,这就导致项目工程投资增大、项目实施周期长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管廊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管廊的沉降量,结构简单合理,施工过程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包括管廊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基坑底面浇注一层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上施工有底层管廊;所述底层管廊与管廊基坑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底层管廊上施工有多层普通管廊,所述底层管廊与普通管廊上方填充土方。

优选地,所述底层管廊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普通管廊的截面呈矩形,所述间隙的截面呈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底层管廊包括第一底板、对称的倾斜侧壁和第一顶板;所述倾斜侧壁与管廊基坑形成间隙;所述倾斜侧壁的倾斜角度为45o~60o。

优选地,所述普通管廊包括第二底板、对称的竖直侧壁和第二顶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管廊的规划,在地面上对管廊位置进行定位放线,然后进行管廊基坑的挖掘以及支护;

步骤二:管廊基坑的挖掘以及支护完成后,在管廊基坑的底面上铺设混凝土垫层,然后分段进行管廊基坑内部管廊施工;

步骤三:第一段管廊施工,先在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完成底层管廊,然后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各普通管廊的施工;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第一段管廊的施工,沿管廊走向依次完成各段管廊施工;

步骤五:管廊施工完成后,向间隙中填充混凝土,然后进行管廊基坑的土方回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底层管廊的施工:先在混凝土垫层上先绑扎第一底板以及倾斜侧壁的骨架钢筋,在第一底板骨架钢筋的四周固定第一模板,然后在第一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底板;当第一底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一模板;在第一底板上放置第一预制内模,然后在左边倾斜侧壁的骨架钢筋左侧以及右边倾斜侧壁的骨架钢筋右侧分别固定第一外模板,所述第一外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第一预制内模固定;然后在倾斜侧壁的骨架钢筋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第二外模板,在第一预制内模、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形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倾斜侧壁;当倾斜侧壁达到强度要求后,绑扎第一顶板的骨架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顶板;当第一顶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一预制内模、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底层管廊施工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普通管廊的施工:先在底层管廊上先绑扎第二底板以及竖直侧壁的骨架钢筋,在第二底板骨架钢筋的四周固定第二模板,然后在第二模板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的第二底板;当第二底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二模板;在第二底板上放置第二预制内模,然后在左边竖直侧壁的骨架钢筋左侧以及右边竖直侧壁的骨架钢筋右侧分别固定第三外模板,所述第三外模板通过对拉螺栓与第二预制内模固定;然后在竖直侧壁的骨架钢筋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第四外模板,在第二预制内模、第三外模板和第四外模板形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竖直侧壁;当竖直侧壁达到强度要求后,绑扎第二顶板的骨架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二顶板;当第二顶板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二预制内模、第三外模板和第四外模板,普通管廊施工完成。

进一步地,模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内模的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内模的截面呈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由于底层管廊倾斜侧壁的存在,有效地减少管廊的沉降量,结构简单合理,施工过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管廊结构中底层管廊的底板施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管廊结构中底层管廊的倾斜侧板和顶板施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管廊结构中普通管廊的底板施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管廊结构中普通管廊的倾斜侧板和顶板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包括管廊基坑1,所述管廊基坑1底面浇注一层混凝土垫层2,所述混凝土垫层2上施工有底层管廊3;所述底层管廊3与管廊基坑1之间形成间隙4,所述间隙4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底层管廊3上施工有多层普通管廊5,所述底层管廊3与普通管廊5上方填充土方。

所述底层管廊3的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普通管廊5的截面呈矩形,所述间隙4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底层管廊3包括第一底板3.1、对称的倾斜侧壁3.2和第一顶板3.3;所述倾斜侧壁3.2与管廊基坑1形成间隙4;所述倾斜侧壁3.2的倾斜角度为45o~60o。所述普通管廊5包括第二底板5.1、对称的竖直侧壁5.2和第二顶板5.3。

上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管廊的规划,在地面上对管廊位置进行定位放线,然后进行管廊基坑1的挖掘以及支护;、

步骤二:管廊基坑1的挖掘以及支护完成后,在管廊基坑1的底面上铺设混凝土垫层2,然后分段进行管廊基坑1内部管廊施工;

步骤三:第一段管廊施工,先在混凝土垫层2上施工完成底层管廊3,然后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各普通管廊5的施工;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第一段管廊的施工,沿管廊走向依次完成各段管廊施工;

步骤五:管廊施工完成后,向间隙4中填充混凝土,然后进行管廊基坑1的土方回填。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步骤三中,底层管廊3的施工:先在混凝土垫层2上先绑扎第一底板3.1以及倾斜侧壁3.2的骨架钢筋,在第一底板3.1骨架钢筋的四周固定第一模板3.4,然后在第一模板3.4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的第一底板3.1;当第一底板3.1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一模板3.4;在第一底板3.1上放置第一预制内模3.5,然后在左边倾斜侧壁3.2的骨架钢筋左侧以及右边倾斜侧壁3.2的骨架钢筋右侧分别固定第一外模板3.6,所述第一外模板3.6通过对拉螺栓与第一预制内模3.5固定;然后在倾斜侧壁3.2的骨架钢筋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第二外模板3.7,在第一预制内模3.5、第一外模板3.6和第二外模板3.7形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倾斜侧壁3.2;当倾斜侧壁3.2达到强度要求后,绑扎第一顶板3.3的骨架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顶板3.3;当第一顶板3.3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一预制内模3.5、第一外模板3.6和第二外模板3.7,底层管廊3施工完成。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步骤三中,普通管廊5的施工:先在底层管廊3上先绑扎第二底板5.1以及竖直侧壁5.2的骨架钢筋,在第二底板5.1骨架钢筋的四周固定第二模板5.4,然后在第二模板5.4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的第二底板5.1;当第二底板5.1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二模板5.4;在第二底板5.1上放置第二预制内模5.5,然后在左边竖直侧壁5.2的骨架钢筋左侧以及右边竖直侧壁5.2的骨架钢筋右侧分别固定第三外模板5.6,所述第三外模板5.6通过对拉螺栓与第二预制内模5.5固定;然后在竖直侧壁5.2的骨架钢筋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第四外模板5.7,在第二预制内模5.5、第三外模板5.6和第四外模板5.7形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竖直侧壁5.2;当竖直侧壁5.2达到强度要求后,绑扎第二顶板5.3的骨架钢筋,然后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二顶板5.3;当第二顶板5.3达到强度要求后,拆卸第二预制内模5.5、第三外模板5.6和第四外模板5.7,普通管廊5施工完成。

上述模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所述第一预制内模3.5的截面呈梯形。所述第二预制内模5.5的截面呈矩形。

2017年10月份,该湿陷性黄土地区和软土基的管廊结构及施工方法使用于银川某管廊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该管廊基坑宽度8米,底层管廊的倾斜侧板呈45°角布置,倾斜侧板的长度为3米。管廊采用上下双仓结构,管廊内部包括燃气仓、水仓、电力仓、通讯仓四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