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保护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5432发布日期:2018-12-19 05:53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保护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的保护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个集约化和科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管线进行维修和扩容所导致出现的“蜘蛛网”等方面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城市形象,对于创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环节多,周边地下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高铁供电110kv埋地高压电缆,高铁供电网络中断对高铁运营秩序和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对110kv埋地高压电缆保护加固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极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的保护加固体系及加固方法,应用方便、保护加固安全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保护加固体系,其包括:承重支墩,设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两端的所述承重支墩各自包括设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的灌注桩和连接于两侧的所述灌注桩的顶部的盖梁;承重梁,连接于两端的所述承重支墩的所述盖梁的顶部;悬吊加固结构,包括横跨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底部两侧的兜底梁,所述兜底梁的两端通过吊索悬吊连接于所述承重梁的下方;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承重支墩的内侧的斜插组合钢板桩,所述斜插组合钢板桩包括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且所述第一斜插钢板桩和所述第二斜插钢板桩由上至下逐渐倾斜靠拢。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承重支墩包括二灌注桩,二所述灌注桩沿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的轴向布置。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插组合钢板桩沿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的轴向布置。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下方的所述第一斜插钢板桩和所述第二斜插钢板桩之间未靠拢的缺口采用阻泥板封闭。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板焊接于两端的所述第一斜插钢板桩和所述第二斜插钢板桩的相对内侧。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穿设于电缆排管中,所述电缆排管固定于所述兜底梁上。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保护加固方法,其包括步骤: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设置承重支墩,包括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施工灌注桩,于两端的施工完成的所述灌注桩的顶部施工盖梁;于两端的所述承重支墩的所述盖梁的顶部吊装称重梁;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所述被穿越段处开挖工作坑,开挖至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下方;利用所述工作坑于安装悬吊加固结构,包括利用吊索将兜底梁的两端悬吊连接于所述承重梁的下方,所述兜底梁横跨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底部两侧;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设置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于两端的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设置斜插组合钢板桩,所述斜插组合钢板桩包括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并位于所述承重支墩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斜插钢板桩和所述第二斜插钢板桩由上至下逐渐倾斜靠拢。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在施工所述灌注桩时,令施工完成的所述灌注桩高出桩顶设计标高一段距离,并且,在施工所述盖梁之前,凿除该段距离的所述灌注桩,于经凿除桩顶的所述灌注桩的顶部施工盖梁。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在施工完成所述斜插组合钢板桩之后,还包括步骤:于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的下方的所述第一斜插钢板桩和所述第二斜插钢板桩之间未靠拢的缺口采用阻泥板封闭。在所述加固体系的实施例中,所述埋地高压电缆穿设于电缆排管中,在悬吊连接所述兜底梁时,将所述电缆排管固定于所述兜底梁上。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对110kv埋地高压电缆进行临时加固,待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完毕后恢复原状。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基本原理是通过桩基、盖梁、承重钢梁、吊索和兜底梁的悬吊法,对混凝土满包110kv埋地高压电缆进行保护加固的工艺,确保开挖过程中混凝土满包110kv埋地高压电缆结构安全,且不影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下综合管廊与埋地高压电缆的排布关系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体系中埋地高压电缆的平面布置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体系中承重支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盖梁的配筋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体系中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剖面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体系中悬吊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体系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图9为图8的b-b剖面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固方法的主工艺流程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实施例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0及同步建设地下暗埋一组110kv埋地高压电缆11,埋地高压电缆11暗埋地下埋深约1m,采用混凝土满包电力排管工艺保护,埋地高压电缆11上穿地下综合管廊10。此埋地高压电缆11与本工程设计的地下综合管廊10相交。因110kv埋地高压电缆11为城市电力供应专线,根据常规的改迁会导致高铁专线停运,对高铁运营秩序和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改迁手续繁多、难度大,耗时长。如何解决110kv埋地高铁电力专供线不改迁、不断电,确保110kv埋地高压电缆混凝土外包结构安全和高铁正常运行不受影线,同时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不受埋地高压电缆的影响是个难点。通过方案对比分析,采用本发明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对电力排管进行临时加固,主要包括:承重支墩、承重梁、悬吊加固结构和基坑支护结构四个部分,其中,承重支墩设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两端的承重支墩各自包括设于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的灌注桩和连接于两侧的灌注桩的顶部的盖梁;承重梁连接于两端的承重支墩的盖梁的顶部;悬吊加固结构包括横跨于埋地高压电缆的底部两侧的兜底梁,兜底梁的两端通过吊索悬吊连接于承重梁的下方;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且位于承重支墩的内侧的斜插组合钢板桩,斜插组合钢板桩包括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且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由上至下逐渐倾斜靠拢。采用上述方案,主要解决了如下问题:(1)解决了110kv埋地高铁电力专供线不改迁、不断电的情况下,确保110kv埋地高压电缆混凝土外包结构安全和高铁正常运行不受影响,同时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不受埋地高压电缆的影响。(2)解决了常规的110kv高压电缆改迁导致高铁专线停运的难题,避免了改迁手续繁多、难度大,耗时长等缺点。(3)采用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比采用混凝土“板凳式”门架悬吊法更加经济、缩短工期和绿色环保。具体加固方法如下:1、如图2所示,对本实施例的110kv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措施采用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对电力排管111进行临时加固,电力排管包裹在多道埋地高压电缆的外侧,待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完毕后恢复原状,110kv埋地高压电缆的平面位置如图2所示。2、如图3和图4所示,承重支墩12设于埋地高压电缆11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两端的承重支墩12(即每一承重支墩12)各自包括设于埋地高压电缆11的两侧的灌注桩121和连接于两侧的灌注桩121的顶部的盖梁122。进一步地,每一承重支墩12包括二灌注桩121,二灌注桩121沿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10的轴向布置并与地下综合管廊10隔开一定距离。具体地,采用φ800mm的灌注桩121及800mmx1000mm矩形钢筋砼的盖梁122构成门型的承重支墩12,灌注桩121采用端承桩,冲击式成孔方式,进入基岩1米。3、如图5和图6所示,承重梁13作为受力主梁,连接于两端的承重支墩12的盖梁122的顶部。其中,承重梁13采用4mmx工63c型工字钢131,工字钢131间采用10mm的加劲钢板132相连。4、如图7所示,悬吊加固结构包括横跨于埋地高压电缆11的底部两侧的兜底梁141,兜底梁141的两端通过吊索142悬吊连接于承重梁13的下方。埋地高压电缆11套设于电力排管111中,电力排管111底部固定于兜底梁141上,兜底梁141采用20a型工字钢,即电力排管111底部采用20a型工字钢兜底。悬吊连接方式采用5t手拉葫芦,5t手拉葫芦设于吊索142上,承重梁13的顶部开设吊点,吊点间距1000mm等距布置,构成电力排管悬吊加固体系。5、如图8和图9所示,基坑支护结构15为电力排管下方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基坑支护结构,设于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基坑中。该基坑支护结构15包括设于埋地高压电缆11的被穿越段的两端且位于承重支墩12的内侧的斜插组合钢板桩,每组该斜插组合钢板桩包括第一斜插钢板桩151和第二斜插钢板桩152,且第一斜插钢板桩151和第二斜插钢板桩152由上至下逐渐倾斜靠拢。进一步地,斜插组合钢板桩沿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10的轴向布置并与地下综合管廊10隔开一定距离(斜插组合钢板桩贴合着待施工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基坑侧壁设置)。具体地,电力排管11下方基坑支护采用在后方斜插钢板桩方式,并在基坑内采用20mm钢板作为阻泥板153焊接在斜插组合钢板桩上,阻挡两侧基坑边坡坍塌。基坑排水采用坑顶排水沟+坑内明水抽排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加固结构的加固施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埋地高压电缆上穿地下综合管廊保护加固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01、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设置承重支墩,包括于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施工灌注桩,于两端的施工完成的灌注桩的顶部施工盖梁;步骤102、于两端的承重支墩的盖梁的顶部吊装称重梁;步骤103、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处开挖工作坑,开挖至埋地高压电缆的下方;步骤104、利用工作坑于安装悬吊加固结构,包括利用吊索将兜底梁的两端悬吊连接于承重梁的下方,兜底梁横跨于埋地高压电缆的底部两侧;步骤105、于埋地高压电缆的被穿越段的两端设置基坑支护结构,包括于两端的埋地高压电缆的两侧设置斜插组合钢板桩,斜插组合钢板桩包括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并位于承重支墩的内侧,且第一斜插钢板桩和第二斜插钢板桩由上至下逐渐倾斜靠拢。下面结合图10和具体施工,对上述施工方法展开说明如下:一、施工准备场地清理及拆除准备:人工配合机械清除基坑周边的模板、架管、待用钢筋等堆弃材料,将施工场地周边放置的材料堆放至指定地点。测量放点:利用全站仪进行灌注桩施工坐标放点。平整并开挖场地,安放钢护筒及泥浆池,冲击钻设备及护筒等到达指定位置。二、冲孔灌注桩施工施工工艺如图11所示,施工方法为:(1)测量放点:用全站仪根据测量控制点和测定出各桩位的中心位置,并放好护桩。(2)埋设钢护筒:钻孔深度达到3m左右时,提钻(锤)下套管(护筒)。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大于50mm。护筒采用5mm钢板卷制,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护筒的埋设深度一般在2.0~4.0m,其高度应满足高出地面300mm,孔内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确保不坍孔,其上部开设溢浆孔。护筒到位后,要测定其顶面标高。护筒底及其周围要用粘土夯实,确保不漏浆。(3)安装钻机:钻机就位前,必须先平整场地,钻机的安放要平正、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移动。(4)泥浆制备: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泥浆护壁要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要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要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b、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筑混凝土。c、浇筑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要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d、在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要采取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e、废弃的泥浆、渣要按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处理。(5)冲击成孔:采用冲击钻时,上部采用低锤冲击,当在地面下2-3m可改为中-高锤冲击,在岩层变层时采用低锤冲击,并检查一次孔斜以防偏孔。(6)终孔、清孔①、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停止钻进,请监理工程师做成孔检查,测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等,批准后开始清孔。②、确保第一次清孔后孔内无泥块,相对密度达1.2左右。③、清孔后的孔底0.2~1m处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泥浆的含砂率应≤8%,粘度应≤28s。④、清孔后的孔底沉渣磨擦桩不得大于150mm,嵌岩桩不得大于50mm。在浇灌水下砼前必须复测沉渣厚度,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合格后方可浇注水下砼。⑤、清孔时,应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以防坍孔。(7)制安钢筋笼①、制作钢筋笼的主筋、箍筋,直径、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将钢筋笼分为锚固段(伸入盖梁0.5m)、标准钢筋段,施工时要认真按实际孔深进行下料和绑扎。②、钢筋笼分段制作,每根桩基钢筋笼一般分为两节吊装,场地受限制时,以8~12m段吊装,吊装搭接采用帮条焊。③、钢筋笼直径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示:其外径应比钻孔设计直径小140mm,其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④、钢筋笼吊运时,应采取措施,离止扭转、弯曲,钢筋笼用吊车吊入孔内,吊点部位要设十字加固筋,长钢筋笼分段吊装,井口焊接。⑤、清孔后可立即吊放钢筋笼,并固定在井口护筒上,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不浮起。安装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坏孔壁。⑥、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设置定位钢筋环。⑦、钢筋笼安装完毕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及时浇注水下砼,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以防沉淀和坍孔。(8)安放导管①、导管用无缝钢筋制作,导管壁厚不小于3mm,管径采用φ200~250mm。导管分节长度:底管长度不小于4m,中间每节长2m,上部两节各为1m。节与节之间用法兰接头或双螺丝扣快速接头连接。②、导管使用前先在地面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为0.6~1.0mpa,然后用吊车吊起进行安放。③、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应设置锥形护罩。④、准备齐与导管配套使用的储料斗和隔水栓,隔水栓应用砼预制。(9)浇注水下砼①、水下浇注的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坍落度宜为180~220mm。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干净的中、粗砂,混凝土搅拌物中的砂率控制在40~50%。粗骨料宜采用碎石,其粒径5~40mm。水下砼宜掺加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等),掺用量由试验确定。②、开始灌注时,隔水栓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泥浆面,导管离孔底的距离应以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为宜,一般为0.3~0.5m。③、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1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量。④、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保持2~4m,不宜大于6m,并不得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提出混凝土面,避免造成断桩。⑤、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继,因此灌注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辅助措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以及导管堵塞等,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同时作好记录。⑦、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笼内3~4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高于钢筋笼底端,以免钢筋笼上浮。⑧、应控制好最后混凝土的灌注量,使灌注完毕的混凝土顶面满足凿除浮浆层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桩身质量。一般应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约0.5~1.0m。(10)拔导管、截桩头①、水下混凝土浇注完毕,导管吊出桩外,分节卸开,管节和连接零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涂油,并摆放保管。②、超浇的混凝土采用人工清除。在桩身混凝土浇完后6小时,即可人工挖去多浇的砼,直至高出桩顶设计标高20cm为止,待要灌注承台砼时再凿除这20cm砼。注意不要扰动桩身砼。施工时遇有溶洞可采用以下方案:①当溶洞埋深较浅,范围不大,洞高较小,溶洞内有填充物或部分填充物,溶洞不连通时,在冲穿溶洞不会造成大规模漏浆,塌孔的,可采用在冲穿溶洞时及时补浆,保持孔内的水位高度,同时向孔内投入1:1的小直径片石和袋装土,采用慢速钻进将抛填物挤入溶洞孔壁或溶洞裂缝,堵塞溶洞,效果不明显时加投袋装水泥,直至孔内浆面稳定,不漏浆和塌孔,然后再缓慢进尺,穿过岩溶区进入下部相对稳定层1.5m。②当溶洞埋深较深,溶洞比较大且溶洞没有充填,但没有连通时,施工时在方案①的基础上加振打直径100cm、壁厚不小于5mm的钢护筒护壁,钢护钢长度为打至岩面。③当溶洞很大难以填充时,在入岩前先用振动锤将直径100cm的钢护筒下沉至岩面标高,下沉过程中采用冲击钻辅助钻进.到达溶洞前利用冲击钻对桩基进行冲孔(孔径90cm),进入溶洞后,先往孔内加注泥浆直到孔内情况稳定,然后在原钢护筒内采用直径90cm、壁厚不小于5mm的钢护筒进行跟进,不断接长钢护筒直到其穿过溶洞到达溶洞底板,再改为原来桩基直径进行嵌岩钻孔施工。三、盖梁施工施工工艺如图12所示,施工方法为:(1)桩顶混凝土凿除及桩头清理按每根桩桩头标高标记,将超灌的钻孔灌注桩桩头混凝土凿除。桩头凿除时,只能从水平方向往桩芯凿,不能从桩头向下凿,以免桩头成为锥型,同时不能随意将钻孔灌注桩桩内的钢筋左右前后搬动。桩头凿到盖梁底标高以上5cm后,将松动的混凝土块清除掉,用气泵把开凿面吹喷干净,并浇筑垫层混凝土,经质检员验收后,方可绑扎钢筋。(2)施工放样盖梁中心线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盖梁中心线控制点加密引至桩顶,施放完盖梁中心点,将各点连成线,作为盖梁施工控制中心线。(3)钢筋绑扎a、孔桩钢筋调直:根据盖梁中心线,左右分出盖梁边线。钻孔灌注桩钢筋若有偏出盖梁边线的,或影响模板安装的,用钢管钳将钢筋掰到盖梁内;若钢筋实在掰不到盖梁内,可以适当把盖梁尺寸放大。若有个别钢筋不直时,用钢管钳将其调直。b、钢筋制作及安装:盖梁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完成后,搬运到现场安装,安装时注意钢筋的摆放尺寸及主筋的位置,主筋分布在梁的两侧及上下面,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及间距安装。钢筋锚固和搭接按设计要求施工,主筋采用搭接焊连接方式,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d(d为钢筋直径),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得小于0.3d,焊缝宽度不得小于0.8d(d为钢筋直径),焊缝应饱满,且要保证主筋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钻孔灌注桩主筋放在盖梁钢筋的内侧。主钢筋与箍筋交叉节点可采用梅花型绑扎或点焊,使主筋与箍筋有效的连接牢固。盖梁采用分段施工,在每段的接头部位注意预留连接钢筋。(4)模板施工①模板构造:盖梁模板由侧板、木档、平撑、斜撑、木桩等组成。侧模用长条木板加钉竖向木档。平撑和斜撑钉在木桩与木档之间。②施工时,先在基底砂浆找平层上弹出盖梁边线,再把侧模对准边线垂直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斜撑和平撑钉牢。如盖梁较长,应先安装盖梁两端的端模板,校正后,再在侧模上口拉通线,依照通线再安装侧板。③侧模底部应修整平整,确保模板底部不会漏浆,保证混凝土质量;压脚条的固定采用50cm长的钢筋条固定,每间隔50cm设置一道。④钢管固定:在侧模中部,采用双钢管进行固定,钢管先用铁定固定到模板上后,上部再用钢管和扣件拉结固定好;模板侧面采用斜撑与地面成45度角和平撑进行固定,底部采用钢筋条,钢筋条打入地面以下不少于30cm。⑤模板拆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0%,且在24小时后方可进行侧模的拆除;模板拆除时应小心不要破坏梁表面混凝土。(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用运输车运至浇筑地点配合溜槽进行浇筑,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的浇筑方式,注意分层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按排式布点,布点间距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振捣半径的1.5倍。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左右。振捣过程随时掌握振捣时间与距离,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振捣按混凝土泛浆、表面平坦、无气泡冒出、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为振捣密实的标志进行控制,混凝土捣实后1.5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振捣过程中注意振捣棒和模板的距离,防止振捣棒碰撞模板影响外观质量。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位置,防止出现跑模、涨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人工收面,保证表面平整、光滑。盖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工作,养护周期为14天,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覆盖浇水养护。(6)拆模拆模条件: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模,一般灌注完毕1~2天就可拆模,由项目部试验下达可拆模通知单后方可进行拆模。拆模顺序:拆除可调支撑→拆除横撑及竖撑→拆除模板→清除模板并进行防锈处理→模板、支撑等堆码→盖梁养护拆模要求:①拆模完毕后如果盖内侧存在突出物,须及时进行清理找平,混凝土出现缺陷须及时上报,同意后按要求进行处理,以便下道工序施工。②进行拆模时须小心,严禁碰掉盖梁角部。③模板拆除后与下段相接处及时进行凿毛处理。④模板拆除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堆码整齐,模板拆除完毕后就及时进行场地清理。四、承重钢梁制作及安装(一)施工工艺顺序:材料验收→放样下料→组立→构件焊接→构件安装→质量检查验收→交工。(二)施工方法(1)材料验收: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到货材料经自检合格后应报监理进行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2)放样下料:①放样平台应平整稳固表面不得有焊瘤和杂物;②放样和号料应按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等加工余量及焊接收缩余量,杆件接头应避开孔眼位置,号料时应核对材质及规格。③放样工作完成后,应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制作样板。大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用的样板、样杆应经常复验。④放样和样板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0.5mm宽度、长度±0.5mm对角线长度差±1.0mm孔距±0.5mm角度±20`⑤钢尺直接号料的允许偏差见下表⑥气体切割前应清除切割区域铁锈、污物等,气割后用磨光机清除熔渣和飞溅物,小型角钢、扁钢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材切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等。⑦气割的允许偏差见下表(3)组立焊接:①焊接前,制定焊接作业指导书,填写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卡施焊焊工每人一份,随身携带,在现场由技术员、质量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工艺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②焊条应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烘烤。③焊工应有相应焊接项目的合格证,做到持证上岗。④焊接接头坡口两侧各50mm范围内应清除泥污和浮锈。⑤构件在施焊前应放平垫稳,防止焊接中产生变形。⑥手工电弧焊时,风速大于8m/s,雨雪环境下应停止施焊。⑦q235b材质的钢材焊接时采用j422焊条,为减少焊接变形,应正确选择焊接顺序。可根据构件情况,采用对称焊、退步焊、间断焊等方法控制变形。(4)构件运输安装①钢构件的运输采用25吨汽车吊和20吨汽车平板车进行吊装、卸车和运输;②吊车的选用:对于小型构件采用25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5)安装①安装前,对在吊装时易于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强度与稳定性校核验算。临时加固用钢结构施工技术要求应与正式施工相同。②钢结构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a、设计文件齐全且已经会审;b、基础已经验收且合格;c、构件齐全,有明显标记,质量合格,并有明细表,产品质量证明书、预组装记录及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d、施工现场规划应符合业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e、安装所涉及的材料准备妥善;f、机械设备运行情况良好;g、水、电、气源能满足施工要求并保证其连续性。③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施工程序及时找正。不应在未经找正的构件上继续安装其他构件。五、悬吊加固系统施工(一)工作坑开挖在电力排管两侧各1.7m范围内,开挖深度约0.8m工作坑16,如图7所示。工作坑采用小型机械开挖,挖土时,应避免碰触电力排管111。工作坑开挖基底应人工清底,坑底应至少比排管底面低0.2m-0.3m。(二)2、安放并悬吊兜底梁141在电力排管111底部指定位置(顶部钢梁横梁垂直投影位置)掏挖0.25mx0.25m的矩形空洞,空洞紧贴排管底,施工时一并将排管底外露下方的垫层混凝土剔除。本工程采用工20a型工字钢作为底部兜底梁141,采用人工锤击法将工字钢安放至排管底部,两侧用5t手拉葫芦将工字钢兜底梁141吊起,悬吊牢固后方可施工下一处兜底梁141。六、基坑支护施工悬吊加固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因电力排管下方无法插打钢板桩,采用两侧钢板桩倾斜一定角度防水,防止基底淤泥隆起。电力排管下方基坑侧墙采用焊接20mm厚钢板临时阻挡淤泥流出。基坑排水以基顶截排水沟+坑内明水抽排的方式,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剖面图如图8和图9所示。申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技术应用方便、保护加固新技术安全稳定1)钢结构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钢结构构件便于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2)钢结构构件成品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工地拼装速度快、耗时短。3)解决了110kv埋地高铁电力专供线不改迁、不断电的情况下,确保110kv埋地高压电缆安全和高铁正常运行不受影线,同时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不受110kv埋地高压电缆的影响,缩短施工工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采用钢结构,经济、缩短工期和绿色环保1)钢结构体系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一半,可以大大减少造价,工期短。2)通过对钢结构“板凳式”门架悬吊法与混凝土“板凳式”门架悬吊法进行对比,采用钢结构,施工时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材料可100%回收,在拆除时,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造成垃圾,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3)采用现场焊接组装,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