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434发布日期:2018-12-14 22:3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

背景技术

道路上会设置很多的排水沟,用于雨天道路路面的排水,为了防止影响车辆以及行人,一般都会在排水沟上端开口端安装一个安装座,由于排水沟深度不是很深,因此雨水量很大时水流在排水沟内快速排放,雨水会穿过安装座并涌出至外部,因此安装座会因为混乱的水流使得安装座发生位移,或者涌出排水沟,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另外,安装座安装于排水沟上端时,由于支撑力全靠整个安装座,因此对于安装座的横向支撑力要求高,防止车辆经过时压坏安装座,因此为了保证支撑强度,其成本会大大增加,而且使用寿命还是很短;

由于现有技术中很多的安装座都采用硬质塑料材质,为了增加强度,会在内部填充钢筋,这些钢筋在外部保护层损坏之后,便会漏出,车辆轮胎经过时很容易会与凸出的钢筋接触,导致轮胎破损,因此,这种硬性挤压是造成轮胎破损的主要原因;

另外,排水沟的水流量很小时,很容易因为流速慢,水中的泥土等固体颗粒会位于排水沟的底部,很容易沉积,导致排水沟的深度变浅,排水压力越来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能够有效防止排水沟积水,又能作为挤压时的弹性缓冲以及支撑,缓解因为压力出现的安装座破损问题,且能够使得水流排放更加的平稳,不会涌出排水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包括并排安装于排水沟上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间镂空,并悬空安装一个中间盒,中间盒的外壁环绕中间盒一圈固定焊接一根以上的金属弹性杆,正对金属弹性杆的安装座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通孔,所述金属弹性杆的另一端伸入于固定通孔内,且外壁与固定通孔内壁焊接固定;

所述中间盒的底部穿过安装座并伸出于安装座的下端面,其伸出端伸入于排水沟内,中间盒的底面与排水沟底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层,所述中间盒中间具有一个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上端面开口,其上端面开口端并排焊接一根以上的防护杆,相邻两防护杆之间均形成一个第一进水腔,中间盒外壁与安装座之间形成一个第二进水腔,雨水从第二进水腔进入到排水沟内,雨水从第一进水腔进入到排水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盒的底部伸出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延伸部,延伸部中间具有一个排水通道,相邻两个中间盒之间通过延伸部互相对接,排水通道与排水通道之间首尾对接,形成一个悬空的中间排水通道,延伸部中间的排水通道与第一进水腔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部的外侧端面上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凹腔,每个凹腔内均嵌入设置一磁铁,相邻两延伸部之间通过磁铁互相吸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部中间的排水通道上下面分别开设一个以上的支撑轴孔,上下端的支撑轴孔内均装入一加强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的中间盒由于底部伸出于安装座,因此在受到车辆碾压时,能够利用弹性杆缓冲,利用弹性杆的变形力,使得中间盒向着排水沟的底面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中间盒底部与排水沟底面接触,利用中间盒以及安装座共同作为支撑,增加整体支撑能力;

二、本发明由于中间盒在受压与排水沟底面接触时,能够利用中间盒挤压排水沟底面的淤泥,使得被带起的淤泥能够随着水流排放,并最终跟随水流排入到下水道中;

三、本发明在雨水量不大时,利用第二进水腔进行排水,在雨水量很大时,利用中间盒中间的第二排水腔进行排水,因此将多余涌入的雨水通过中间盒中间形成的中间排水通道进行排放,有效分散水流,使得水平排放更加的平稳,有效解决排水时水流混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安装座之间的组合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排水腔,2为加强杆,3为金属弹性杆,4为安装座,5为磁铁,6为排水通道,7为延伸部,8为中间盒,9为第一进水腔,11为防护杆,12为第二进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市政道路排水沟的安装座,包括并排安装于排水沟上端的安装座4,安装座4中间镂空,并悬空安装一个中间盒8,中间盒8的外壁环绕中间盒8一圈固定焊接一根以上的金属弹性杆3,正对金属弹性杆3的安装座上均设置有一个固定通孔,金属弹性杆3的另一端伸入于固定通孔内,且外壁与固定通孔内壁焊接固定;

中间盒8的底部穿过安装座并伸出于安装座的下端面,其伸出端伸入于排水沟内,中间盒8的底面与排水沟底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层;

中间盒8中间具有一个排水腔1,排水腔1的上端面开口,其上端面开口端并排焊接一根以上的防护杆11,相邻两防护杆11之间均形成一个第一进水腔9,中间盒8外壁与安装座4之间形成一个第二进水腔12,雨水从第二进水腔12进入到排水沟内,雨水从第一进水腔进入到排水腔1内。雨水量不大时,可通过外侧的第二进水腔进水,使得雨水排入到排水沟中,当雨水量很大时,雨水会穿过第一进水腔,进入到中间盒内部的排水腔内,利用中间排水通道进行排水,实现分层排放,使得排水更加的平稳。

其中,如图2所示,中间盒8的底部伸出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延伸部7,延伸部7中间具有一个排水通道6,相邻两个中间盒8之间通过延伸部7互相对接,排水通道6与排水通道6之间首尾对接,形成一个悬空的中间排水通道,延伸部7中间的排水通道6与第一进水腔9相通。在车辆经过中间盒并下压中间盒时,下压的中间盒的延伸部会与两侧的延伸部错位,使得中间排水通道被打断,等车辆经过之后,利用弹性金属杆实现对中间盒的归位,进而使得中间排水通道恢复导通,继续进行排水。

其中,延伸部7的外侧端面上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凹腔,每个凹腔内均嵌入设置一磁铁5,相邻两延伸部之间通过磁铁5互相吸合,延伸部在归位之后,能够利用磁铁的磁吸力自动归位。

其中,延伸部7中间的排水通道上下面分别开设一个以上的支撑轴孔,上下端的支撑轴孔内均装入一加强杆2,通过加强杆2进一步增加整个中间盒的支撑能力,使得抗压能力更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的中间盒由于底部伸出于安装座,因此在受到车辆碾压时,能够利用弹性杆缓冲,利用弹性杆的变形力,使得中间盒向着排水沟的底面方向移动,并最终使得中间盒底部与排水沟底面接触,利用中间盒以及安装座共同作为支撑,增加整体支撑能力;

二、本发明由于中间盒在受压与排水沟底面接触时,能够利用中间盒挤压排水沟底面的淤泥,使得被带起的淤泥能够随着水流排放,并最终跟随水流排入到下水道中;

三、本发明在雨水量不大时,利用第二进水腔进行排水,在雨水量很大时,利用中间盒中间的第二排水腔进行排水,因此将多余涌入的雨水通过中间盒中间形成的中间排水通道进行排放,有效分散水流,使得水平排放更加的平稳,有效解决排水时水流混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