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4181发布日期:2018-12-25 20:1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入河坝上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

背景技术

鱼群都喜欢从下游游至上游,鱼在逆水时能够更好地呼吸氧气,也能更轻易的捕食,有些鱼会根据产出时的记忆,导致有些鱼会游会到上游出生地进行产卵,在鱼群从下游游至上游的过程中,鱼群中的有些鱼可能因为水流的速度过快到达不了上游,从而导致跟鱼群分散,造成单只鱼难以捕食的现象,也耽误了有些鱼的产卵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有些鱼因为水流的速度过快到达不了上游,从而跟鱼群分散,造成单只鱼难以捕食的现象,也耽误了有些鱼的产卵期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引导辅助鱼群快速进入河坝上游的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包括有倒游箱、流通管道、第一水管、调节箱、第一导向杆、第一挡板、水箱、第一弹簧、第二水管、止水板、第一支杆、滑套、滑杆和第一悬浮球,倒游箱的顶部右侧开有第一通孔,倒游箱的上方左部连接有流通管道,流通管道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水管,倒游箱的内顶部连接有调节箱,第一通孔位于调节箱右侧,调节箱的右部开有第二通孔,调节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顶端连接有水箱,第一导向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穿过第二通孔,第一导向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水箱连接,第一弹簧的底端与调节箱连接,流通管道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水管,水箱的右部上侧开有第三通孔,水箱内底部右侧开有放置槽,放置槽位于第三通孔正下方,第三通孔内滑动式连接有止水板,止水板的底部位于放置槽内,水箱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右端连接有滑套,滑套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底端与止水板的顶端连接,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悬浮球,第一悬浮球位于水箱内。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卡紧机构、第一拉绳、第一定向轮、第二悬浮球、第二拉绳、铁块、第二导向杆、卡块、第二弹簧、第二支杆和第二定向轮,水箱的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向轮,第一定向轮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悬浮球,第一拉绳的左部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底端连接有铁块,铁块和第二悬浮球位于水箱的内下部,滑套上设有卡紧机构,滑套内左上部开有第二凹槽,滑杆的左侧中部开有多个卡槽,第二凹槽左侧的滑套上开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凹槽和第二导向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右端连接有卡块,卡块与卡槽配合,第二导向杆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卡块连接,第二弹簧的左端与第二凹槽左侧连接,滑套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定向轮,第一拉绳绕过第二定向轮与第二导向杆的左端连接。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第二挡板、固定座和连杆,调节箱的左侧下部开有第四通孔,第一挡板的下方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杆,第四通孔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右部与连杆转动式连接。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时,用户将本发明安装在河坝下游处,上游的水会从流通管道进入到倒游箱内,在水进入流通管道内时,有水会从第一水管流到水箱内,同时也有水从第二水管流到倒游箱外侧,当水箱内的水积到适当程度时,水箱向下移动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向杆向下移动,压缩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第一导向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挡板向下移动,从而打开第一通孔,因为有水流到倒游箱的外侧引导鱼群进入倒游箱内,此时水箱内的水到适当高度时会使第一悬浮球向上悬浮,使得滑杆向上移动,滑套起导向作用,滑杆向上移动带动止水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水从水箱内排出,当水箱内的水排完后,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水箱向上复位,第一挡板挡住第一通孔,鱼群不会从第一通孔游出,由于第一悬浮球没有水的浮力,第一悬浮球和滑杆复位,此时鱼群从流通管道向上游至上游,如此能够引导鱼群进入河坝的上游。

当水箱内的水排完时,由于铁块的重力会向下带动拉绳和第二悬浮球,通过拉绳带动第二导向杆向左移动,第二弹簧被压缩,第一定向轮和第二定向轮起导向作用,第二导向杆向左移动带动卡块向左移动并脱离卡槽,同时第一悬浮球在没有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滑杆向下复位,滑套起导向作用,滑杆向下移动复位带动止水板向下复位,当止水板向下复位完成后,同时铁块向下移动至水箱的内底部,当水箱内有水时,在水的浮力下,第二悬浮球抵消铁块部分重量,第一拉绳被放松,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导向杆和卡块向右复位且卡块卡在与其相对应的卡槽内,卡住滑杆,如此能够防止水箱内的水还未排完止水板向下移动复位,使水无法从水箱排出。

当第一挡板向上移动复位挡住第一通孔时,第一挡板向上移动带动固定座向上移动,固定座向上移动带动连杆向上移动,连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挡板向右移动,此时鱼群可以通过流通管道游至上游,当第一挡板向下移动打开第一通孔时,第一挡板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座向下移动,固定座向下移动带动连杆向下移动,连杆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挡板向左移动,此时鱼群不能通过流通管道游至上游,如此能够防止水流太大鱼群较难进入倒游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流通管道将水流到倒游箱内,水从第一水管流到水箱内,使水箱向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挡板打开第一通孔,水从第二水管流到倒游箱的外侧,引导鱼群进入倒游箱内,通过第一浮球、第二浮球和铁块使得止水板打开排出水箱内的水,第二挡板在第一挡板打开第一通孔时,挡住流通管道,在第一挡板挡住第一通孔时,第二挡板打开流通管道,从而能够防止水流太大鱼群较难进入倒游箱内,如此能够引导辅助鱼群快速进入河坝上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紧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倒游箱,101.第一通孔,2.流通管道,201.第一水管,3.调节箱,4.第二通孔,5.第一导向孔,6.第一导向杆,7.第一挡板,8.水箱,9.第一弹簧,10.第二水管,11.第三通孔,111.放置槽,12.止水板,13.第一支杆,14.滑套,15.滑杆,16.第一悬浮球,17.卡紧机构,18.第一拉绳,19.第一凹槽,20.第一定向轮,21.第二悬浮球,22.第二拉绳,23.铁块,171.卡槽,172.第二凹槽,173.第二导向孔,174.第二导向杆,175.卡块,176.第二弹簧,177.第二支杆,178.第二定向轮,24.第四通孔,25.第二挡板,26.固定座,2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倒游箱1、流通管道2、第一水管201、调节箱3、第一导向杆6、第一挡板7、水箱8、第一弹簧9、第二水管10、止水板12、第一支杆13、滑套14、滑杆15和第一悬浮球16,倒游箱1的顶部右侧开有第一通孔101,倒游箱1的上方左部连接有流通管道2,流通管道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水管201,倒游箱1的内顶部连接有调节箱3,第一通孔101位于调节箱3右侧,调节箱3的右部开有第二通孔4,调节箱3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导向孔5,第一导向孔5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6,第一导向杆6的顶端连接有水箱8,第一导向杆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穿过第二通孔4,第一导向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与水箱8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调节箱3连接,流通管道2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水管10,水箱8的右部上侧开有第三通孔11,水箱8内底部右侧开有放置槽111,放置槽111位于第三通孔11正下方,第三通孔11内滑动式连接有止水板12,止水板12的底部位于放置槽111内,水箱8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杆13,第一支杆13的右端连接有滑套14,滑套14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底端与止水板12的顶端连接,滑杆1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悬浮球16,第一悬浮球16位于水箱8内。

实施例2

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倒游箱1、流通管道2、第一水管201、调节箱3、第一导向杆6、第一挡板7、水箱8、第一弹簧9、第二水管10、止水板12、第一支杆13、滑套14、滑杆15和第一悬浮球16,倒游箱1的顶部右侧开有第一通孔101,倒游箱1的上方左部连接有流通管道2,流通管道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水管201,倒游箱1的内顶部连接有调节箱3,第一通孔101位于调节箱3右侧,调节箱3的右部开有第二通孔4,调节箱3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导向孔5,第一导向孔5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6,第一导向杆6的顶端连接有水箱8,第一导向杆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穿过第二通孔4,第一导向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与水箱8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调节箱3连接,流通管道2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水管10,水箱8的右部上侧开有第三通孔11,水箱8内底部右侧开有放置槽111,放置槽111位于第三通孔11正下方,第三通孔11内滑动式连接有止水板12,止水板12的底部位于放置槽111内,水箱8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杆13,第一支杆13的右端连接有滑套14,滑套14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底端与止水板12的顶端连接,滑杆1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悬浮球16,第一悬浮球16位于水箱8内。

还包括有卡紧机构17、第一拉绳18、第一定向轮20、第二悬浮球21、第二拉绳22、铁块23、第二导向杆174、卡块175、第二弹簧176、第二支杆177和第二定向轮178,水箱8的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凹槽19,第一凹槽19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向轮20,第一定向轮20上绕有第一拉绳18,第一拉绳18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悬浮球21,第一拉绳18的左部连接有第二拉绳22,第二拉绳22的底端连接有铁块23,铁块23和第二悬浮球21位于水箱8的内下部,滑套14上设有卡紧机构17,滑套14内左上部开有第二凹槽172,滑杆15的左侧中部开有多个卡槽171,第二凹槽172左侧的滑套14上开有第二导向孔173,第二凹槽172和第二导向孔173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74,第二导向杆174的右端连接有卡块175,卡块175与卡槽171配合,第二导向杆174上绕有第二弹簧176,第二弹簧176的右端与卡块175连接,第二弹簧176的左端与第二凹槽172左侧连接,滑套14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杆177,第二支杆177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定向轮178,第一拉绳18绕过第二定向轮178与第二导向杆174的左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辅助鱼群进入河坝上游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倒游箱1、流通管道2、第一水管201、调节箱3、第一导向杆6、第一挡板7、水箱8、第一弹簧9、第二水管10、止水板12、第一支杆13、滑套14、滑杆15和第一悬浮球16,倒游箱1的顶部右侧开有第一通孔101,倒游箱1的上方左部连接有流通管道2,流通管道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水管201,倒游箱1的内顶部连接有调节箱3,第一通孔101位于调节箱3右侧,调节箱3的右部开有第二通孔4,调节箱3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导向孔5,第一导向孔5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杆6,第一导向杆6的顶端连接有水箱8,第一导向杆6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穿过第二通孔4,第一导向杆6上绕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与水箱8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调节箱3连接,流通管道2的右侧下部连接有第二水管10,水箱8的右部上侧开有第三通孔11,水箱8内底部右侧开有放置槽111,放置槽111位于第三通孔11正下方,第三通孔11内滑动式连接有止水板12,止水板12的底部位于放置槽111内,水箱8的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杆13,第一支杆13的右端连接有滑套14,滑套14内滑动式连接有滑杆15,滑杆15的底端与止水板12的顶端连接,滑杆1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悬浮球16,第一悬浮球16位于水箱8内。

还包括有卡紧机构17、第一拉绳18、第一定向轮20、第二悬浮球21、第二拉绳22、铁块23、第二导向杆174、卡块175、第二弹簧176、第二支杆177和第二定向轮178,水箱8的右侧上部开有第一凹槽19,第一凹槽19内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定向轮20,第一定向轮20上绕有第一拉绳18,第一拉绳18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悬浮球21,第一拉绳18的左部连接有第二拉绳22,第二拉绳22的底端连接有铁块23,铁块23和第二悬浮球21位于水箱8的内下部,滑套14上设有卡紧机构17,滑套14内左上部开有第二凹槽172,滑杆15的左侧中部开有多个卡槽171,第二凹槽172左侧的滑套14上开有第二导向孔173,第二凹槽172和第二导向孔173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74,第二导向杆174的右端连接有卡块175,卡块175与卡槽171配合,第二导向杆174上绕有第二弹簧176,第二弹簧176的右端与卡块175连接,第二弹簧176的左端与第二凹槽172左侧连接,滑套14的顶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杆177,第二支杆177的左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定向轮178,第一拉绳18绕过第二定向轮178与第二导向杆174的左端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挡板25、固定座26和连杆27,调节箱3的左侧下部开有第四通孔24,第一挡板7的下方连接有固定座26,固定座26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杆27,第四通孔24内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25,第二挡板25的右部与连杆27转动式连接。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时,用户将本发明安装在河坝下游处,上游的水会从流通管道2进入到倒游箱1内,在水进入流通管道2内时,有水会从第一水管201流到水箱8内,同时也有水从第二水管10流到倒游箱1外侧,当水箱8内的水积到适当程度时,水箱8向下移动带动左右两侧的第一导向杆6向下移动,压缩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9,第一导向杆6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挡板7向下移动,从而打开第一通孔101,因为有水流到倒游箱1的外侧引导鱼群进入倒游箱1内,此时水箱8内的水到适当高度时会使第一悬浮球16向上悬浮,使得滑杆15向上移动,滑套14起导向作用,滑杆15向上移动带动止水板1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水从水箱8内排出,当水箱8内的水排完后,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水箱8向上复位,第一挡板7挡住第一通孔101,鱼群不会从第一通孔101游出,由于第一悬浮球16没有水的浮力,第一悬浮球16和滑杆15复位,此时鱼群从流通管道2向上游至上游,如此能够引导鱼群进入河坝的上游。

当水箱8内的水排完时,由于铁块23的重力会向下带动拉绳和第二悬浮球21,通过拉绳带动第二导向杆174向左移动,第二弹簧176被压缩,第一定向轮20和第二定向轮178起导向作用,第二导向杆174向左移动带动卡块175向左移动并脱离卡槽171,同时第一悬浮球16在没有浮力的作用下带动滑杆15向下复位,滑套14起导向作用,滑杆15向下移动复位带动止水板12向下复位,当止水板12向下复位完成后,同时铁块23向下移动至水箱8的内底部,当水箱8内有水时,在水的浮力下,第二悬浮球21抵消铁块23部分重量,第一拉绳18被放松,在第二弹簧176的作用下,第二导向杆174和卡块175向右复位且卡块175卡在与其相对应的卡槽171内,卡住滑杆15,如此能够防止水箱8内的水还未排完止水板12向下移动复位,使水无法从水箱8排出。

当第一挡板7向上移动复位挡住第一通孔101时,第一挡板7向上移动带动固定座26向上移动,固定座26向上移动带动连杆27向上移动,连杆27向上移动带动第二挡板25向右移动,此时鱼群可以通过流通管道2游至上游,当第一挡板7向下移动打开第一通孔101时,第一挡板7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座26向下移动,固定座26向下移动带动连杆27向下移动,连杆27向下移动带动第二挡板25向左移动,此时鱼群不能通过流通管道2游至上游,如此能够防止水流太大鱼群较难进入倒游箱1内。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