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5517发布日期:2018-12-25 20:23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调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沿黄平原地带非农用水量急剧增加,原本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引起的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在引黄水量受限条件下,地表水资源日趋紧张,迫切要求开采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但该区内常年春旱秋涝,浅层地下水又因其含水层颗粒细,成井取水困难,井易淤、易堵,导致开发利用率极低。

现有的调蓄模式可概况为两类:一类为利用渗入池、坑塘、沟渠或稍加整理的天然河道等地面设施,使水渗入地下。这类模式有其局限性,设用于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潜水含水层,特别是古河道地带,一般它们与上游水库联合运行,效果更好。另一类是通过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和廊道等疏水设施,补给地下水。这类模式占地少,且可向深部承压含水层注水,但投资高、设备复杂、注入水需预处理,泥沙浑浊度必须小于0.1%。

由于该地区常年春旱秋涝的特点,年降水量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份,这样对该区的雨洪设施压力很大,而且到了春季又出现无雨,少雨的现象,对当地的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影响。

故,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设计一种短时间内能应对强降雨且蓄水量多的雨水调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当地常年春旱秋涝的特点,提供一种能应对集中降雨且蓄水量多的雨水调蓄装置,解决当地农作物及当地人的用水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装置,包括下沉式绿地,主井,支井,斜坡,缓冲区;所述缓冲区位于下沉式绿地地面的正下方;所述缓冲区的水平面积与下沉式绿地的水平面积大小相同;所述主井位于下沉式绿地的中心位置;所述支井包括第一支井,第二支井,第三支井;所述第一支井,第二支井,第三支井以主井为中心平均分布;所述主井和支井的井口位于缓冲区;所述斜坡位于下沉式绿地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主井的深度大于支井的深度;所述主井的直径大于支井的直径;所述第一支井,第二支井,第三支井的深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一支井,第二支井,第三支井的底部分别和主井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井,第二支井,第三支井竖直方向的底端设有一个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为一个球体,球体的直径大于支井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主井和支井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雨水过滤网;所述井盖可拆卸的固定于井口上。

优选地,所述支井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

优选地,所述下沉式绿地的地表设置有砾石;所述砾石被网状结构的第一支撑体托起;所述砾石均匀的铺设在第一支撑体表面;所述第一支撑体和缓冲区之间设有数个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第一支撑体和缓冲区。

优选地,所述主井的底部设有砾石;所述砾石铺设的深度为1m。

优选地,所述斜坡上种植根系较深的植物和铺设网格状的水泥。

优选地,所述斜坡上流下雨水到达下沉式绿地的砾石上,受雨水冲击的区域放置软性材质的网状覆盖物。

优选地,所述主井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位于主井的底端,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泵;所述出水管固定于主井壁,并与主井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当雨水集中降落的时候该装置也可应对,且可以将集中降落的雨水存储起来,等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使用,后期的维护和维修也比较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井和支井之间的关系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井盖示意图;

图4为第一支撑区和缓冲区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支撑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主井,110、砾石,120、取水管,210、第一支井,220、第二支井,230、第三支井,211、支井缓冲空间,221、支井缓冲空间,231、支井缓冲空间,130、固定支架,30、缓冲区,40、砾石层,50、斜坡,510、植物,70、井盖,710、井盖的固定物,720、井盖过滤网,60、第一支撑体,80、第二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5,本发明一种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装置,包括下沉式绿地100,主井10,支井,斜坡50,缓冲区30;所述缓冲区30位于下沉式绿地地面100的正下方;所述缓冲区30的水平面积与下沉式绿地100的水平面积大小相同;所述主井10位于下沉式绿地100的中心位置;所述支井包括第一支井210,第二支井220,第三支井230;所述第一支井210,第二支井220,第三支井230以主井为中心平均分布;所述主井10和支井的井口位于缓冲区30;所述斜坡50位于下沉式绿地100的周围。

雨水经过第一层过滤流入缓冲区30,下沉式绿地100上面的砾石40可以过滤掉雨水中的较大杂质。所述下沉式绿地100的中心位置设置主井10,主井10及支井的井口位于缓冲区30,支井均匀的设置在主井的周围,所述主井10和支井的位置可设置成低洼,低于其他位置方便水流流向井口。

主井10的深度比其他的支井的深度深,主井10的直径比其他支井的直径大,因为主井作为取水井,蓄水量大。

第一支井210,第二支井220,第三支井230的深度个不相同,并且第一支井210,第二支井220,第三支井230的底部都与主井10相连通。当降水量达到最大,需要支井的缓冲空间来蓄水。主井10的井水深度大于支井与主井10相连通的入水口的时候,支井的缓存空间开始蓄水,来缓解主井蓄水的压力。

当降水量不大的时候,主井10的井水深度小于支井与主井相连通的入水口的时候,支井处于中空的状态。

各个支井的深度都不相同,支井竖直方向的底端设的缓冲空间类似与一个球体,球体的直径大于支井的直径,各个支井的缓冲空间的大小可不一样,这样可以应对各种级别的降水,有效的应对最大降水量带来的蓄水和排水的压力。

主井10和支井设有井盖70;井盖70上设有雨水过滤网720;雨水进入缓冲区30后接着会进入主井10和支井,井盖70上设又雨水过滤网720可以将较小的杂质过滤掉,由于井盖70在水中会有浮力故需用井盖固定物710将井盖70固定在井上,井盖70为可拆卸,在旱季检修的时候如有损坏将对井盖70或者雨水过滤网720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所述支井的数量可根据下沉式绿地100的大小和当地的降水量来适当的调整,甚至当当地的降水量增加后,此时再增加支井,很好的体现了此调蓄装置的灵活性。

下沉式绿地100的地表有一层被第一支撑体60托起的砾石层,第一支撑体60可以为铁丝网或者其他坚固的网状结构。第一支撑体和缓冲区之间设置第二支撑体80,第二支撑体80可以是圆柱形的石柱,均匀的分布在缓冲区30,当出现暴雨是雨水从斜坡50上面流下了会对砾石40层有一个大的冲击力,故第二支撑体80可以防止雨水的冲击力将调蓄装置造成损伤。

所述主井10的底部设有砾石110,砾石110铺设的厚度为1m,井底会有一些泥沙,铺了砾石层,避免了取水管容易堵塞,取水困难的现象。

所述斜坡50上种植根系较深的植物和铺设网格状的水泥,这样可以预防斜坡的塌陷,植物还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将雨水里面大型的杂物过滤掉。

所述斜坡上流下雨水到达下沉式绿地100的砾石40上,受雨水冲击的区域放置软性材质的网状覆盖物,覆盖物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网状结构覆盖物可以让水顺利的流下,不会因为有了覆盖物还减缓雨水的流下。

所述主井10中设有出水管120,出水管120的一端位于主井的底端,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抽水泵,当旱季来临农作物需要用上浇灌的时候就可以抽取主井里面的水使用了。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发明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明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